亚稀褶红菇染毒实验动物与中毒人群心肌毒性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4 08:31
目的为研究亚稀褶红菇中毒人群与染毒实验动物心肌损伤相关性。方法采用发生过食物中毒原产地经鉴定为亚稀褶红菇的蘑菇标本,建立动物模型进行试验。设亚稀褶红菇625 mg/kgBW、1 250 mg/kgBW、2 500 mg/kgBW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40只雌雄大鼠(180 g~220 g)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染毒后第24 h采血,测定Mb、cTnI、LDH、CK、CKMB、HBDH、ALT、AST。与人群流行病学资料的心肌酶谱比较,比较研究实验动物心肌毒性机制与人体流行病学毒性反应特征的相关性。结果雌性SD大鼠高剂量组的血清生化指标MYO、cTnI、HBDH、CKMB、CK、LDH、ALT、AST值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雄性SD大鼠高剂量组的血清生化指标cTnI、HBDH、CK、LDH、ALT、AST值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雄性SD大鼠cTnI、雌性SD大鼠HBDH、LDH、AST值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TnI指标升高,...
【文章来源】:现代预防医学. 2020,47(1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来源
1.1.2 主要仪器、试剂
1.1.3 实验动物及环境
1.1.4 人群流行病学资料
1.2 方法
1.2.1 动物试验样品处理
1.2.2 剂量设计
1.2.3 试验方法
1.2.4 实验动物伦理学审批
1.3 数据分析
2 结 果
2.1 动物试验结果
2.1.1 血清生化结果
2.1.2 动物试验心脏病理结果
2.2 流行病学结果
3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0-2018年云南省毒蕈中毒事件分析[J]. 赵江,汤钦岚,闵向东,张强,万蓉,刘志涛. 首都公共卫生. 2019(06)
[2]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肌红蛋白与脑钠肽联合检测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李军涛,田荣英. 河北医药. 2019(12)
[3]210例急性毒蕈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 文莉,吴蔚桦,李丽,甘林望,欧三桃.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8 (01)
[4]贵州省2起亚希褶黑菇中毒事件回顾性分析报告[J]. 周亚娟,王娅芳,朱姝,杨蕙.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6(06)
[5]亚稀褶红菇中毒的物种鉴定、地理分布、中毒特征及救治[J]. 李海蛟,余成敏,姚群梅,章轶哲,孙健,张烁,周静,马沛滨,李朝宏,孙承业.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 (06)
[6]毒蕈中毒病例中毒特征分析[J]. 蒋绍锋,何仟,张宏顺,孙承业. 中国医刊. 2015(06)
[7]严重亚稀褶黑菇中毒致横纹肌溶解的临床分析[J]. 彭光明,唐元旭,蔡德芳,陈斌,王斌,周俊,赖正芬,陶云坤,乐明虎,李应华,魏威. 云南医药. 2014(05)
[8]2000年以来有毒蘑菇研究新进展[J]. 陈作红. 菌物学报. 2014(03)
[9]中国毒蘑菇名录[J]. 图力古尔,包海鹰,李玉. 菌物学报. 2014(03)
[10]我国有毒动物、有毒植物、毒蕈中毒现况分析[J]. 何仟,谢立璟,马沛滨,孙承业.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3(01)
本文编号:3203898
【文章来源】:现代预防医学. 2020,47(1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来源
1.1.2 主要仪器、试剂
1.1.3 实验动物及环境
1.1.4 人群流行病学资料
1.2 方法
1.2.1 动物试验样品处理
1.2.2 剂量设计
1.2.3 试验方法
1.2.4 实验动物伦理学审批
1.3 数据分析
2 结 果
2.1 动物试验结果
2.1.1 血清生化结果
2.1.2 动物试验心脏病理结果
2.2 流行病学结果
3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0-2018年云南省毒蕈中毒事件分析[J]. 赵江,汤钦岚,闵向东,张强,万蓉,刘志涛. 首都公共卫生. 2019(06)
[2]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肌红蛋白与脑钠肽联合检测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李军涛,田荣英. 河北医药. 2019(12)
[3]210例急性毒蕈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 文莉,吴蔚桦,李丽,甘林望,欧三桃.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8 (01)
[4]贵州省2起亚希褶黑菇中毒事件回顾性分析报告[J]. 周亚娟,王娅芳,朱姝,杨蕙.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6(06)
[5]亚稀褶红菇中毒的物种鉴定、地理分布、中毒特征及救治[J]. 李海蛟,余成敏,姚群梅,章轶哲,孙健,张烁,周静,马沛滨,李朝宏,孙承业.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 (06)
[6]毒蕈中毒病例中毒特征分析[J]. 蒋绍锋,何仟,张宏顺,孙承业. 中国医刊. 2015(06)
[7]严重亚稀褶黑菇中毒致横纹肌溶解的临床分析[J]. 彭光明,唐元旭,蔡德芳,陈斌,王斌,周俊,赖正芬,陶云坤,乐明虎,李应华,魏威. 云南医药. 2014(05)
[8]2000年以来有毒蘑菇研究新进展[J]. 陈作红. 菌物学报. 2014(03)
[9]中国毒蘑菇名录[J]. 图力古尔,包海鹰,李玉. 菌物学报. 2014(03)
[10]我国有毒动物、有毒植物、毒蕈中毒现况分析[J]. 何仟,谢立璟,马沛滨,孙承业.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3(01)
本文编号:32038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3203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