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辐照室穿墙布线孔洞位置设计的初步探讨

发布时间:2021-08-21 11:11
  目的探究在辐照室穿墙布线并符合辐射防护三原则的方法。方法选定一个后装治疗机及机房,辐照室与操作室之间的墙面预留一个直径为8.3 cm的布线孔洞,测量并比较辐射剂量仪位于操作室内孔洞旁不同位置和放射源位于辐照室内孔洞旁不同位置的最高辐射剂量率。结果放射源距离孔洞延长线越远,辐射到室外的放射线越小;放射源固定时,在辐照室外距离孔洞延长线越远,受到的辐射越小,在孔洞延长线上受到的辐射远大于其他情况。结论根据辐射防护的三原则,由测量结果可以得出,在辐照室内,放射源可能经过的位置不得位于孔洞延长线上,应尽量远离孔洞延长线;在操作室内,工作人员和公众居留因子高的位置应尽量远离孔洞延长线;孔洞面积应尽可能的小。 

【文章来源】:医疗装备. 2020,33(19)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辐照室穿墙布线孔洞位置设计的初步探讨


散射线到达辐照室外示意图

示意图,机房,孔洞,示意图


选定一个核通公司的192Ir后装治疗机及机房,后装治疗机机房见图1。辐照室的防护墙为680 mm厚的混凝土墙,在辐照室与操作室之间的屏蔽墙上预留一个直径为8.3 cm的圆柱状布线孔洞,孔洞的中轴线(即圆柱体的中轴线)为孔洞延长线。放射源为192Ir伽马放射源,半衰期为73.827 d,能量为0.355 Me V,属于2类放射源,源强为6.313 Ci。测量仪器为郑州拓普仪表科技有限公司的SW83型射线检测仪。首先测量操作室的辐射本底,然后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放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和美国辐射防护与测量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on Radiation Protection and Measurements,NCRP)报告中的要求,在辐照室外、屏蔽墙后30 cm处、距离孔洞延长线240 cm处测量后装治疗机开机时的最高辐射剂量率,即屏蔽墙后的最高辐射剂量率,辐射剂量仪分别位于操作室内孔洞旁A、B、C 3个位置,放射源分别位于辐射室内孔洞旁D、E、F 3个位置,测量最高辐射剂量率,见图2。每种情况测量3次,每次测量时间为120 s,辐射剂量仪的测量最大值为最高辐射剂量率。A、B、C 3个位置与墙面的距离均为30 cm,D、E、F 3个位置与墙面的距离均为100 cm,A、D位于孔洞延长线上,AB、AC、DE和DF的长度分别为8 cm、15 cm、25 cm和50 cm(距离孔洞延长线近或远,是指放射源或辐射剂量仪位于距离墙面的距离相同时,距离孔洞延长线的长度小为距离孔洞延长线近,距离孔洞延长线的长度大为距离孔洞延长线远)。

示意图,放射源,剂量,剂量率


操作室的辐射本底为0.17μSv/h。开机时,屏蔽墙后面的最高辐射剂量率为0.19μSv/h,远小于国家辐射防护标准的2.5μSv/h的控制目标,与辐射本底相比,仅相差0.02μSv/h,说明屏蔽墙的屏蔽效果非常好。放射源和辐射剂量仪在不同位置时,测量的最高辐射剂量率见表1。


本文编号:33554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33554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9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