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量子点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影响
本文关键词:石墨烯量子点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采用斑马鱼模型评价石墨烯量子点(GQDs)对其胚胎发育的毒性影响。材料和方法:将受精后4h的斑马鱼胚胎暴露于不同浓度(0、12.5、25、50、100、200μg/mL)的GQDs中,观察GQDs对斑马鱼胚胎的死亡率、孵化率、畸形、心率、体长、自主运动和心血管系统发育的影响,采用Noldus行为学跟踪系统观测幼鱼行为,并用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GQDs在斑马鱼体内的分布。结果与结论:(1) GQDs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随着GQDs浓度的增加,斑马鱼胚胎的孵化率、心率、体长降低,死亡率增加;200 pg/mL处理组中畸形类型最多,包括心包水肿、卵黄囊肿、脊柱弯曲等畸形。在50、100、200μg/mL GQDs中,斑马鱼胚胎的自主运动开始逐渐减少。(2) GQDs对斑马鱼胚胎心血管发育的影响:随着GQDs浓度的增加,心血管发育相关基因flk-1、nkx 2.5、EphrinB2的表达量降低;组织病理学切片也显示,斑马鱼心脏的心肌细胞数量减少,心室壁和心房壁变薄。(3) GQDs在斑马鱼体内的分布:96 hpf时,GQDs的荧光主要分布在斑马鱼的心脏和肠道部位,且心脏部位的荧光稳定,不随血液流动而变化,推测GQDs主要分布在心肌细胞中。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组织病理学切片显示,GQDs主要分布在心肌细胞的胞质。(4) GQDs对斑马鱼幼鱼行为的影响:在可见光实验中,GQDs处理组幼鱼游泳的距离和速率均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在明-暗交替实验中,GQDs处理组幼鱼行为在光照环境中无明显变化,而在黑暗环境中12.5μg/mL组幼鱼活动明显增加,在25、50、100、200μg/mL处理组幼鱼活动明显减退。
【关键词】:石墨烯量子点 斑马鱼 胚胎 发育毒性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O613.71;R11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石墨烯量子点(GQDs)的研究现状8-11
- 1.1.1 GQDs的性质8
- 1.1.2 GQDs的应用8-9
- 1.1.3 GQDs的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现状9-10
- 1.1.4 GQDs的体内毒性研究现状10-11
- 1.2 斑马鱼在纳米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11-12
- 1.3 选题依据12-14
- 第二章 石墨烯量子点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14-26
- 2.1 引言14
- 2.2 实验材料14-15
- 2.2.1 实验动物14
- 2.2.2 实验仪器14
- 2.2.3 实验试剂14-15
- 2.2.4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15
- 2.3 实验方法15-17
- 2.3.1 GQDs表征15
- 2.3.2 斑马鱼饲养及胚胎收集15
- 2.3.3 斑马鱼胚胎毒性实验15-16
- 2.3.4 统计分析16-17
- 2.4 结果17-24
- 2.4.1 GQDs的性质17-18
- 2.4.2 GQDs对斑马鱼胚胎死亡率的影响18
- 2.4.3 GQDs对斑马鱼胚胎孵化率的影响18-19
- 2.4.4 GQDs对斑马鱼胚胎自主运动的影响19-21
- 2.4.5 GQDs对斑马鱼胚胎心率的影响21-23
- 2.4.6 GQDs对斑马鱼胚胎体长的影响23
- 2.4.7 GQDs对斑马鱼胚胎的致畸性23-24
- 2.5 讨论24-26
- 第三章 石墨烯量子点对斑马鱼胚胎心血管系统发育的影响26-36
- 3.1 引言26
- 3.2 实验材料26-27
- 3.3 实验方法27-30
- 3.3.1 斑马鱼总RNA的提取27-28
- 3.3.2 反转录制备cDNA28-29
- 3.3.3 实时荧光定量PCR29
- 3.3.4 组织学切片制作及HE染色29-30
- 3.4 结果30-34
- 3.5 讨论34-36
- 第四章 石墨烯量子点在斑马鱼体内的分布与成像36-44
- 4.1 引言36
- 4.2 实验仪器及材料36
- 4.3 实验方法36-37
- 4.4 结果37-41
- 4.5 讨论41-44
- 第五章 石墨烯量子点对斑马鱼幼鱼行为的影响44-49
- 5.1 引言44
- 5.2 实验仪器及材料44
- 5.3 实验方法44-45
- 5.3.1 可见光实验44-45
- 5.3.2 明暗交替实验45
- 5.4 结果45-47
- 5.5 讨论47-49
- 参考文献49-55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55-56
- 致谢56-57
- 病例汇报57-5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惠;李潇;金柱坤;杨凯;;影响种植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因素[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4年03期
2 黄东龙;凌亮;周勤;;基于视觉技术的水质安全在线生物预警系统设计[J];中国给水排水;2014年09期
3 尤宏;吕丽娜;赵雪松;王树涛;;几种纳米材料对斑马鱼孵化和致畸效应的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12期
4 陶核;兰志仙;吴南翔;;纳米材料对水生生物毒性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4年08期
5 胡正雪;刘林;郭红岩;尹颖;;纳米和微米ZnO对鲫鱼的毒性效应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4年04期
6 付旭锋;李圆圆;崔清华;秦占芬;;非洲爪蟾胚胎用于发育神经毒性测试的方法[J];环境化学;2014年10期
7 Lixia Zhou;Dunxue Zhu;Shujuan Zhang;Bingcai Pan;;A settling curve modeling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of the dispersion stability of carbon nanotubes in aquatic environment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5年03期
8 M.Martínez-Sales;F.García-Ximénez;F.J.Espinós;;Zebrafish as a possible bioindicator of organic pollutants with effects on reproduction in drinking water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5年07期
9 XIA Jun;ZHAO Hai Zhou;LU Guang Hua;;Effects of Selected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on Multiple Biomarkers in Carassius auratus[J];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3年09期
10 石小涛;胡运q,
本文编号:353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353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