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孕期小鼠2,2’,4,4’-四溴联苯醚暴露对子代体重、脂肪因子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5 06:51
  目的:建立孕期小鼠2,2?,4,4?-四溴联苯醚(BDE-47)暴露动物模型,探讨孕期小鼠BDE-47暴露对子代体重、脂肪因子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健康SPF级C57BL/6雌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BDE-47高染毒剂量组、BDE-47中染毒剂量组和BDE-47低染毒剂量组。适应饲养1周,与SPF级健康C57BL/6雄鼠合笼。合笼成功第1天开始对雌鼠灌胃染毒(持续10天)。灌胃1周后对雌鼠行腹腔内注射葡萄糖耐量实验(IPGTT)。待子鼠出生6周后,麻醉母鼠与子鼠,摘眼球采血并收集组织进行后续研究:ELISA测定母鼠血清胰岛素、瘦素和脂联素水平;以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肝组织中PPARγ、瘦素和脂联素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体重变化:子鼠出生15天开始记录体重,隔1周比较一次。BDE-47染毒组雌性子鼠体重在记录的第15天和第22天均高于对照组雌性子鼠体重,雄性子鼠体重在记录的第15天时高于对照组雄性子鼠体重(P<0.05)。2.肝肾重量及脏器系数:各BDE-47染毒组母鼠肝脏重量及脏器系... 

【文章来源】:新疆医科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孕期小鼠2,2’,4,4’-四溴联苯醚暴露对子代体重、脂肪因子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技术路线图

体重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4图2各组母鼠体重变化Fig2Thechangesinbodyweightoffemalemiceineachgroup1.2.2各组雌性子鼠体重变化子代鼠出生后第15天开始记录体重,每周记录3次,隔1周比较1次。由于个别窝出生子鼠中仅有1只雌鼠或1只雄鼠,因此各组仅标记1只子鼠进行后续研究。在雌性子鼠出生的6周期间,各组雌性子鼠体重呈持续增长趋势。比较各时间点雌性子鼠体重发现,在记录的第15天时BDE-47染毒组的雌性子鼠体重均高于对照组对应雌性子鼠体重(P<0.05);第22天时中剂量组雌性子鼠体重高于对照组雌性子鼠体重(P<0.05)。第36天和第43天时的体重各小组趋于一致(P>0.05)。详见表8、图3:表8各组雌性子鼠体重的比较(g,xs)Table8Thecomparisonofbodyweightoffemaleoffspringineachgroup(g,xs)分组例数15d22d29d36d43d高剂量组56.62±0.38a9.08±0.63c15.18±0.9816.16±1.2116.92±1.28中剂量组57.10±0.35a10.66±0.51a16.32±1.3418.70±2.4217.96±0.83低剂量组56.90±0.12a9.78±0.7815.94±1.7516.82±2.7417.40±1.77对照组56.14±0.438.80±1.2314.78±2.2417.22±0.6917.84±1.14F7.224.940.901.510.66P0.0030.0130.4620.2510.590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中剂量组比较,cP<0.05。

体重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5图3各组雌性子鼠体重变化Fig3Bodyweightchangesoffemaleoffspringineachgroup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1.2.3各组雄性子鼠体重变化子代鼠出生后第15天开始记录体重,每周记录3次,隔1周比较1次。由于个别窝出生子鼠中仅有1只雌鼠或1只雄鼠,因此各组仅标记1只子鼠进行后续研究。在雄性子鼠出生的6周期间,各组雄性子鼠体重呈持续增长趋势。比较各时间点雄性子鼠体重发现,在记录的第15天时BDE-47染毒组的雄性子鼠体重均高于对照组对应雄性子鼠体重(P<0.05);第22天、第29天、第36天和第43天时的体重各小组趋于一致(P>0.05),但中剂量组小鼠体重一直有高于其他组的趋势。详见表9、图4:表9各组雄性子鼠体重的比较(g,xs)Table9Thecomparisonofbodyweightofmaleoffspringineachgroup(g,xs)分组例数15d22d29d36d43d高剂量组57.04±0.46a8.78±0.6913.90±2.2120.16±0.8022.38±0.93中剂量组57.04±0.23a9.68±0.5014.76±0.6119.82±1.1222.32±0.82低剂量组56.86±0.29a9.40±0.8514.52±2.5318.40±2.2920.96±1.47对照组56.42±0.249.34±0.6114.64±1.6519.20±1.1920.80±0.88F4.0671.5310.2031.3863.214P0.0250.2451.3860.2830.051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溴联苯醚对芳香烃受体的激活作用及其介导毒性的研究进展[J]. 梅楠,池泉,肖华明,王献.  环境化学. 2020(01)
[2]初产妇孕期体重增长对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J]. 李香兰,石爱美,张亿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9(06)
[3]室内环境中多溴联苯醚的污染特征和暴露风险研究进展[J]. 白春蕾,解春宵,李科.  环境化学. 2019(12)
[4]脂肪因子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进展[J]. 王奥,杨刚毅.  系统医学. 2019(23)
[5]低出生体重儿影响因素及并发症分析[J]. 张玉臻,齐骥,李慧,杨晓雯.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9(09)
[6]多溴联苯醚在环境中的残留及毒理学效应研究进展[J]. 郭楠楠,孟顺龙,陈家长.  中国农学通报. 2019(25)
[7]瘦素、脂联素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李兰兰,任建功.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9(08)
[8]多溴联苯醚分布特征及环境风险研究进展[J]. 王磊,李晓晓,陶秀成,万锐.  生态毒理学报. 2019(04)
[9]脂肪细胞特性及其在肥胖相关炎症中的作用[J]. 陈丝丝,李媛,徐可叶,李燕,李明才.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9(05)
[10]棕色脂肪组织分化及调控的研究进展[J]. 李竹.  医疗装备. 2019(07)

博士论文
[1]基因遗传变异与代谢综合征的关联研究[D]. 王昊.浙江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两种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研究[D]. 张丽.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015



本文编号:35699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35699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d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