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事件下的武汉市危机管理措施评估
发布时间:2022-01-19 21:0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一种不稳定的突发因素,自古以来就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而当前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的信息高速化,更是扩大了这一类公共事件的影响。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悄然袭来,引发了全世界人民对公共卫生安全的思考。通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基于4R危机管理模式理论,分析武汉市新冠肺炎事件管理工作的整个流程和经过,并对武汉市针对这次疫情的危机管理现状以及采取的措施进行合理的评估,最后依据所分析的问题从预备力方面、反应力方面和恢复力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文章来源】:当代经济. 2020,(07)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一)新冠肺炎事件的回顾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二、理论基础与问卷设计
(一)4R危机管理模式理论观点
1. 预备力阶段(Readiness)。
2. 反应力阶段(Response)。
3. 缩减力阶段(Reduction)。
4. 恢复力阶段(Recovery)。
(二)4R危机管理模式理论应用于新冠病毒肺炎的优势
(三)问卷设计内容及理由
三、基于问卷回馈的分析和总结
(一)问卷基本信息
(二)预防管理工作的评估回馈
(三)防疫管理工作的评估回馈
1. 处理疫情的态度(见表3)。
2. 举措的合理性(见表4)。
3. 信息透明度(见表5)。
4. 捐赠物资的收集和分配(见表6)。
(四)未来善后工作的展望及总评价
四、新冠肺炎中武汉市公共危机管理的成效
(一)缩减力阶段
1. 成功遏制疫情的疯狂扩散。
2. 保障千万户家庭的生命财产安全。
3. 民众认可度大幅提升。
4. 充分利用制度优势,合理动员社会力量。
(二)恢复力阶段
1. 有序恢复秩序。
2. 补贴与促进企业复工。
五、武汉市于新冠肺炎管理的问题
(一)预备力阶段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制和规范需要完善。
2. 公共卫生安全意识的宣传不到位。
(二)反应力阶段
1. 疫情的初步识别存在问题。
2. 沟通机制的不畅通。
六、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二)政策建议
1. 预备力方面。
2. 反应力方面。
3. 恢复力方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公共信任:概念与性质[J]. 曲蓉. 道德与文明. 2011(01)
[2]协同治理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创新——基于协同理论的视角[J]. 张立荣,冷向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2)
[3]突发事件的复杂科学理论研究[J]. 李明强,张凯,岳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5(06)
[4]有必要构建公共危机管理学[J]. 刘智勇,王学义. 中国行政管理. 2004(07)
[5]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特征与机制构建[J]. 吴兴军. 华东经济管理. 2004(03)
[6]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及其特点[J]. 龚维斌.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4(03)
[7]从SARS事件看公共部门危机管理机制设计[J]. 张小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8]公共部门危机管理体制:以非典型肺炎事件为例[J]. 王乐夫,马骏,郭正林. 中国行政管理. 2003(07)
[9]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 张成福. 中国行政管理. 2003(07)
硕士论文
[1]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与公众的沟通问题研究[D]. 刘倩男.长春工业大学 2019
[2]Y市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现状与对策[D]. 韦惠媛.扬州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597565
【文章来源】:当代经济. 2020,(07)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一)新冠肺炎事件的回顾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二、理论基础与问卷设计
(一)4R危机管理模式理论观点
1. 预备力阶段(Readiness)。
2. 反应力阶段(Response)。
3. 缩减力阶段(Reduction)。
4. 恢复力阶段(Recovery)。
(二)4R危机管理模式理论应用于新冠病毒肺炎的优势
(三)问卷设计内容及理由
三、基于问卷回馈的分析和总结
(一)问卷基本信息
(二)预防管理工作的评估回馈
(三)防疫管理工作的评估回馈
1. 处理疫情的态度(见表3)。
2. 举措的合理性(见表4)。
3. 信息透明度(见表5)。
4. 捐赠物资的收集和分配(见表6)。
(四)未来善后工作的展望及总评价
四、新冠肺炎中武汉市公共危机管理的成效
(一)缩减力阶段
1. 成功遏制疫情的疯狂扩散。
2. 保障千万户家庭的生命财产安全。
3. 民众认可度大幅提升。
4. 充分利用制度优势,合理动员社会力量。
(二)恢复力阶段
1. 有序恢复秩序。
2. 补贴与促进企业复工。
五、武汉市于新冠肺炎管理的问题
(一)预备力阶段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制和规范需要完善。
2. 公共卫生安全意识的宣传不到位。
(二)反应力阶段
1. 疫情的初步识别存在问题。
2. 沟通机制的不畅通。
六、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二)政策建议
1. 预备力方面。
2. 反应力方面。
3. 恢复力方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公共信任:概念与性质[J]. 曲蓉. 道德与文明. 2011(01)
[2]协同治理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创新——基于协同理论的视角[J]. 张立荣,冷向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2)
[3]突发事件的复杂科学理论研究[J]. 李明强,张凯,岳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5(06)
[4]有必要构建公共危机管理学[J]. 刘智勇,王学义. 中国行政管理. 2004(07)
[5]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特征与机制构建[J]. 吴兴军. 华东经济管理. 2004(03)
[6]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及其特点[J]. 龚维斌.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4(03)
[7]从SARS事件看公共部门危机管理机制设计[J]. 张小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8]公共部门危机管理体制:以非典型肺炎事件为例[J]. 王乐夫,马骏,郭正林. 中国行政管理. 2003(07)
[9]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 张成福. 中国行政管理. 2003(07)
硕士论文
[1]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与公众的沟通问题研究[D]. 刘倩男.长春工业大学 2019
[2]Y市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现状与对策[D]. 韦惠媛.扬州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5975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3597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