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社会资本的理论建构与行为意义
发布时间:2025-03-20 03:02
新冠肺炎疫情的广泛传播改变了人类生活常态,在新的疫苗成功推出和普及之前,有效防疫抗疫的最佳办法是调节人类社会行为,包括居家隔离和增距交往。本文认为,人际联系与交往是人类社会性的根本标志,在物理空间隔离条件下,必须加强核心关系圈的密切联系和广泛多元的资讯沟通,才能获得有效的防疫效果。为此,提出"防疫社会资本"概念,将其定义为物理隔离有效性、关系交往紧密性、资讯来源异质性三个维度的结合,在建构"防疫社会资本"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对微信用户进行在线调查,测量了疫情期间的防疫社会资本、防疫社会行为和防疫效果。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1)疫情期间的物理隔离现象具有一定的阶层差异;(2)以家庭亲情关系和人情互惠关系为核心的强关系在疫情期间进一步增强;(3)在不同关系圈之间传递非重复性信息的弱关系在疫情期间表现出异质性。总体而言,个人和家庭的防疫社会资本越高,防疫社会行为越到位,抗疫效果就越好。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37279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图1 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资讯来源异质性是指通过弱关系连接的多元资讯渠道。弱关系的核心功能是传递非重复性信息,建立和维持外联社会资本[3,6],对于疫情资讯的获取和传播意义重大。防疫抗疫的资讯渠道可以从线下和线上两类来考虑:线下资讯渠道主要包括社区宣传和电视广播等;线上资讯渠道包括资讯软件和视频软件等。值....
图2 社会资本的因子分析(KMO值为0.741)
社会资本概念的核心内涵是个人通过社会联系获取稀缺资源以利行为目标的达成[23],这一基本涵义也体现在防疫社会资本的概念之中。疫情期间,在特定的物理隔离前提下,防疫社会资本关注家庭为核心紧密交往圈的线上线下互动联系,同时关注通过各种途径广泛采取异质性的疫情资讯,为此设计了3个指标对....
本文编号:4037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403727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