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农药多残留快速筛查体系平台的建立与应用
本文关键词:食品中农药多残留快速筛查体系平台的建立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农药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保护手段,种类繁多,应用广泛,而茶叶作为我国具有资源优势、文化底蕴的特色农产品,其农药残留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因此结合农药多残留快速筛查质谱库对茶叶中农药多残留污染水平进行分析,对我国茶叶产品的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和线性离子阱质谱技术分别建立了247种常见农药的质谱数据库,结合软件的谱库筛查功能,分别应用精确质量数及多级质谱碎片信息等化合物特性对未知样品进行农药残留筛查。同时,针对茶叶样品基质复杂,有机酸、色素、金属离子含量高的特点,本研究优化了以乙腈为提取溶剂的分散固相萃取(QuEChERS)前处理技术,应用三重四级杆质谱(TQ8050)和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Q-Exactive)两种方法建立了的茶叶中145种农药的检测技术平台。采用基质匹配的标准校正曲线,外标法定量,145种农药均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茶叶样品中145种农药在TQ8050的LOD在0.2~3.7μg/kg之间,LOQ在1.0~9.8μg/kg之间,Q-Exactive的LOD在0.3~3.7μg/kg之间,LOQ在1.0~9.8μg/kg之间。以空白茶叶样品为基质进行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两种质谱检测方法的样品的回收率分别在62.2%~118.8%和59.1%~117.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3%~19.9%和1.6%~23.8%之间,均符合方法学要求,说明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经方法学验证,本方法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定量准确,适用于茶叶样品中农药多残留检测。应用已建立的筛查体系和检测技术平台,对191份茶叶样品(包括袋泡茶)进行了农药残留污染水平分析。经统计学检验,袋泡茶与茶叶在安全性上并无差异。在采集的茶叶样品中共检出吡虫啉、噻嗪酮、三唑磷、多菌灵、毒死蜱、哒螨灵、吡虫清、丙溴磷、噻虫嗪、克百威等41种农药,农药残留品种与我国农药登记使用作物的状况基本相符。其中残留的主要农药品种为吡虫啉(检出率50.8%,含量范围ND~2.084 μg/kg)、噻嗪酮(检出率45.5%,含量范围ND~1.229 mg/kg)、三唑磷(检出率34.0%,含量范围ND~0.465 μg/kg)、吡虫清(检出率31.9%,含量范围ND~1.895 μg/kg)、多菌灵(检出率29.8%,含量范围ND~1.208 μg/kg)、毒死蜱(检出率29.8%,含量范围ND~1.163 μg/kg)。整体而言,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污染品种符合我国茶叶中登记使用农药的管理规定,绝大部分农药的残留量符合我国限量标准(GB 2763-2014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限量)要求,仅分农药存在超标问题,且存在着多种农药同时施用的现象。因此加强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的推行、加强监督管理和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农药残留 质谱数据库 筛查 茶叶 污染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481.8;R155.5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英文缩略语12-13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3-23
- 1 引言13-14
- 2 农药概况14-17
- 2.1 有机磷类14-15
- 2.2 有机氯类15-16
- 2.3 氨基甲酸酯类16
- 2.4 其它农药16-17
- 3 未知农药的高通量快速筛查及检测技术17-21
- 3.1 前处理方法17-19
- 3.2 检测技术19-21
- 4 立题背景与研究内容21-23
- 4.1 立题背景21-22
- 4.2 研究内容22-23
- 第二章 构建农药类毒物质谱数据库23-31
- 1 引言23
- 2 材料与方法23-24
- 2.1 试剂与材料23
- 2.2 仪器设备23-24
- 3 标准品及标准溶液的配制24
- 4 构建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数据库24-27
- 4.1 目标物质选取24
- 4.2 仪器参数24-25
- 4.3 构建数据库25-27
- 5 构建线性离子阱质谱数据库27-30
- 5.1 目标物质选取27-28
- 5.2 仪器参数28
- 5.3 构建数据库28-30
- 6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 茶叶中农药多残留的液相色谱质谱快速筛查及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31-69
- 1 引言31-32
- 2 材料与方法32-42
- 2.1 试剂与材料32
- 2.2 仪器设备32
- 2.3 标准品及标准溶液的配制32
- 2.4 样品前处理方法32-33
- 2.5 UPLC液相色谱条件33
- 2.6 质谱条件33-42
- 3 结果与讨论42-62
- 3.1 仪器方法的优化42-43
- 3.2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43-46
- 3.3 基质效应46
- 3.4 方法学验证46-62
- 4. 茶叶中农药的液相色谱质谱快速筛查检测方法的应用62-68
- 4.1 样品来源62
- 4.2 实验方法62
- 4.3 质量控制62-63
- 4.4 定性筛查63-66
- 4.5 定量检测66-68
- 5 本章小结68-69
- 第四章 茶叶样品中农药的筛查检测及污染水平分析69-84
- 1 引言69
- 2 实验方法69-70
- 2.1 样品来源69
- 2.2 实验方法69
- 2.3 质量控制69-70
- 3 结果分析70-75
- 3.1 分析质量控制结果70
- 3.2 市售袋泡茶及茶叶样品的污染情况70-72
- 3.3 分类茶叶样品的污染情况72-75
- 4 本章小结75-84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84-86
- 1 结论84-85
- 2 展望85-86
- 附录86-110
- 参考文献110-114
- 致谢114-115
- 综述115-125
- 参考文献121-125
- 个人简历125-126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126-127
- 附件127-1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自治;解决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刻不容缓[J];肉类工业;2001年05期
2 ;去除农药残留新产品问世[J];农药市场信息;2001年20期
3 袁万茂;张伏祥;;严格登记 规范使用 加强监测 农药残留超标将得到有效控制[J];农药市场信息;2001年22期
4 周军;新技术降解农药残留[J];化学分析计量;2002年05期
5 彭丽;;北京“两会”献计追堵农药残留[J];农药市场信息;2002年06期
6 安泰;农药残留[J];腐植酸;2003年02期
7 李艳,张有林,王宏;农药残留降解方法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年06期
8 ;用投菌法去除中药材农药残留[J];食品科学;2005年08期
9 杨晓云;刘昌波;徐汉虹;王芳;;消除农药残留的研究进展[J];世界农药;2005年02期
10 周宏琛;朱涛;王勇;闫秋成;田晓林;;“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农药残留新标准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J];现代食品科技;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勇;周冀衡;;烤烟农药残留的来源分析及解决方案[A];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郑殿家;李学芝;田永全;孙国刚;;降低人参农药残留的措施与建议[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花日茂;岳永德;汤锋;李学德;操海群;吴祥为;;农药残留与人类健康[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马强;王超;武婷;王星;雷海民;周玉新;;中药材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5 薛健;;中药农药残留、重金属问题研究[A];第十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聂继云;陆致成;丛佩华;董雅凤;;我国水果农药残留与使用标准[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7 田子华;;农产品农药残留控制必须从生产过程中抓起[A];第十八届全国植保系统农药械信息交流交易会论文集[C];2002年
8 林永;黄琼辉;;福建省蔬菜出口基地农药残留状况及治理对策[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食品安全与农民增收”分会场暨福建省农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黎其万;梅文泉;佴注;;臭氧对蔬菜中农药残留降解效果的初步评价[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0—200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4年
10 刘木华;药林桃;赵杰文;;一种快速无损检测水果农药残留方法的试验研究[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老 诚;英国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面面观(上)[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2 邱黎;控制农药残留须环环相扣[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3 岳德亮;杭州 立法遏制农药残留蔬菜上市[N];中国特产报;2009年
4 记者 石庆伟 陈黎明;洋水果 农药残留高于国产水果[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5 李凯年 本报记 张丹;如何突破农药残留壁垒[N];吉林日报;2004年
6 郭瑞;英国强化检测控农药残留[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2年
7 柯观;农药残留无法避免没错,,但不是重点[N];北京科技报;2012年
8 秦淮川;遏制农药残留超标需多方合力[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2年
9 秦淮川;农药残留不可怕 可怕的是残留超标[N];济南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冯华 黄晓慧 卞民德;农药残留撞到了天花板[N];人民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忠东;基于荧光机理的光纤农药残留测量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2 赵柳微;干制和发酵过程对枣中农药残留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3 黄永春;应用固化酶检测蔬菜中农药残留的速测技术研究[D];南开大学;2006年
4 张宿义;基于卟啉及其阵列对农药残留传感检测的新方法及作用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曲云鹤;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和仪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晨;农药残留混合污染联合毒性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7 赵杰宏;有机磷水解酶基因OPD转化番茄、黄瓜降解农药残留的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8 王建华;食品中农药残留和常见重点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桂文君;农药残留ELISA速测试剂盒产业化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袁玉伟;菠菜中常用农药残留动态及其限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伟;生态纺织品中61种农药残留的检测和风险评估[D];长春工业大学;2015年
2 储大可;植物性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高通量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D];广东药学院;2015年
3 黄慧俐;几种农药在绿叶类和番茄类作物上的残留消解规律及残留量外推法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4 赵津;基于适体的有机磷农药简易灵敏检测方法的建立[D];华侨大学;2015年
5 曹亚林;MSPD联合LC-MS/MS技术在茶叶中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6 廖盛玲;云南省元谋县农民尿液中农药残留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7 马秋玲;绍兴地区蔬菜和水果中农药残留污染及其原因分析和控制对策[D];浙江大学;2016年
8 花锦;进出口油料和植物油中77种多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9 曹新悦;GC-QTOF/MS和GC-MS/MS对果蔬中208种农药残留筛查确证能力对比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10 房孝健;淄博市蔬菜基地蔬菜农药残留调查与安全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食品中农药多残留快速筛查体系平台的建立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5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405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