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人群一体化健康管理及效果评价
本文关键词:职业人群一体化健康管理及效果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以促进职业人群的健康为目标,以糖尿病健康管理为切入点,分析评估群体存在的危险因素,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通过健康监测指标的改变评价管理效果,从实践中探究职业人群一体化健康管理模式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自2014年5月开始,在金融街街道办事处中选择自愿参加健康管理的职业人群作为干预组,根据干预组人群的基线资料,依据北京医院糖尿病筛查软件,最终将人群分为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糖尿病患者,人数分别为69、78、32人,另外按照年龄、性别、人群分组相近的原则,从华夏银行、联通公司中选择职工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有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糖尿病患者分别为72、82、30人,共363人。干预组在进行群体健康教育基础上同时由“健康服务团队”提供个体化的防治管理,对照组只接受群体健康教育管理,2015年4月管理结束。本研究主要进行体格检查、生化测量、有效运动监测以及糖尿病相关知识行为调查四部分内容。收集信息包括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管理初始及12月后相关健康监测指标。采用一般统计描述,t检验,卡方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一体化健康管理模式对职业人群的管理效果。结果1.一般人群的管理效果管理后,对照组在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的变化差值与干预组比较,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有效运动量较管理前有所增加(P0.05);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高危人群的管理效果管理后,干预组在体质指数、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较干预前无显著性变化,二者的改变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其中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中,干预前后干预组空腹血糖增加值小于对照组,餐后2小时血糖减少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有效运动量较管理前有所改善(P0.05);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管理后,干预组的体质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分别为81.25%、81.25%;对照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分别为46.67%、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在有效运动量及时间增加值较管理前有所增加(P0.05);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不同人群主要干预效果的比较管理12月后,一般人群、高危人群、糖尿病患者之间在体质指数、有效运动量、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指标的变化差值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者、高危人群的有效运动量增加值大于一般人群。糖尿病患者的体质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降低值均大于高危人群、一般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管理前6月,干预组的一般人群、高危人群、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达标率是逐渐上升趋势,6月后,糖尿病患者的达标率上升趋势高于高危人群,一般人群的达标率呈逐渐下降趋势。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率明显高于高危人群及一般人群,高危人群与一般人群没有差别。结论一体化健康管理将医疗机构的技术资源与社区的卫生资源相结合,功能单位搭建平台,以社区全科医师为骨干,向职业人群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慢性病危险因素,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高危人群和患病人群的生活方式、部分测量及生化指标;有效利用医疗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服务指导及时;应用覆盖面广泛,适宜功能社区职业人群健康管理实践。
【关键词】:一体化健康管理 职业人群 糖尿病 危险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132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缩略语/符号说明11-12
- 前言12-16
- 研究现状12-15
- 研究目的15-16
- 研究对象与方法16-21
- 1.1 研究对象16-17
- 1.2 研究路线图17
- 1.3 管理方法17-19
- 1.4 评价指标19-20
- 1.5 数据收集20
- 1.6 质量控制20-21
- 1.7 数据分析方法21
- 研究结果21-37
- 2.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21-22
- 2.2 一般人群的健康管理效果22-26
- 2.3 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效果26-31
- 2.4 糖尿病患者人群的健康管理效果31-34
- 2.5 不同人群主要干预效果的比较34-37
- 讨论37-46
- 3.1 干预人群的基本情况38
- 3.2 一体化健康管理对职工健康监测指标改善结果的影响38-41
- 3.3 一体化健康管理对职工自我管理知识和运动习惯的影响41-43
- 3.4 职业人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和推广43-44
- 3.5 本次研究的创新性44-46
- 3.6 本研究的局限性46
-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50
- 附录50-72
- 1. 个人健康档案50-53
- 2. 管理流程53-59
- 3. 金融街地区人群健康干预试点研究知情同意书59-69
- 4. 知已人体运动能量监测手机软件专利证明69-71
- 5. 个人简历71-72
- 致谢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丽华,于咏梅;职业人群如何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3年04期
2 蔡应麒,孟建军,马晓民;列车乘务员职业人群寿命分析[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3年06期
3 谭刚;曹定知;阮晓燕;曾军秀;;四川省不同职业人群对中医药意向调查与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年05期
4 马冠生;栾德春;刘爱玲;李艳平;崔朝辉;胡小琪;;中国成年职业人群身体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营养学报;2007年04期
5 张锐;;要工作也要健康 职业人群须警惕身体“透支”[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1年09期
6 李华文;张洪霞;李守斌;熊治军;吕斌;;纳米材料对职业人群健康危害的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12年03期
7 王广宇;张立;单巍;胡丽叶;朱旅云;;石家庄市部分职业人群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06年05期
8 胡小琪;周琴;刘爱玲;李艳平;栾德春;马冠生;;我国非农业职业人群工作日身体活动时间的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年06期
9 田丹;刘懿卿;;城市职业人群自测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1年03期
10 董军辉;阮忠毅;龚秀英;熊剑东;郜启辉;;某企业职业人群体育锻炼情况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钟兴;朱玉华;郭九吉;吴公孙;李健;;办公场所多种因素对职业人群影响的初探[A];21世纪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2 徐亮亮;;不同职业人群步行量调查[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3 苏艳;;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A];第六届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晓虹;;心灵成长科学与潜能开发——职业人群身心健康维护的另一视角[A];河南省护理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5 张立;王广宇;单巍;李晓玲;朱旅云;;石家庄市部分职业人群血钙与年龄性别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李健斋;董军;王抒;朱立华;李淑葵;李义龙;高德路;田亚平;董磊;杨力;;北京市职业人群血脂现状及其变动趋势[A];2004全国血脂分析及其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全国脂蛋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张立;;石家庄市部分职业人群血钙与年龄性别的关系[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于小妹;毕其华;沈世恩;;杭州市部分职业人群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调查[A];2007年浙江省医学检验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于小妹;毕其华;沈世恩;谢海宝;;杭州市部分职业人群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10 胡一河;;苏州市职业人群高血压520例患者3年管理效果简报[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顾新勇;为职业人群建立健康干预机制[N];伊犁日报(汉);2007年
2 本报记者 张锐;职业人群须警惕身体“透支”[N];工人日报;2011年
3 记者 王丹;职业人群心血管病管理亟待提上日程[N];健康报;2012年
4 记者 王丹;职业人群慢病防控策略应提上日程[N];健康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李阳和;职业人群,如何才能“工作并快乐着”[N];健康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王丽强 实习生 张宁;四成职业人群超重或肥胖[N];石家庄日报;2013年
7 实习记者 王尧;高危职业人群:“情绪劳动”更需关爱[N];中国社会报;2007年
8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博士 范肖冬;我国职业人群过半有抑郁症状[N];光明日报;2011年
9 本期嘉宾 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哈晓斯;结合群众健康需求 创新防治教育模式[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10 深圳商报记者 王美华 通讯员 蒋丽娟;对禽类职业人群进行血清抗体检测[N];深圳商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君宏;职业人群一体化健康管理及效果评价[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
2 王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不同职业人群精神心理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3 郭瑞;我国部分省份职业人群高血压患病状况及知识、信念、行为调查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本文关键词:职业人群一体化健康管理及效果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6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406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