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浓度毒死蜱对神经前体细胞和端脑发育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低浓度毒死蜱对神经前体细胞和端脑发育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毒死蜱(Chlorpyrifos,CPF)是广泛使用的杀虫剂,能引起胚胎脑发育异常,造成子代动物智能损伤,其毒性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探讨其胚胎神经前体细胞发育损伤机制。首先,对妊娠7.5-11.5天的母鼠,连续5天暴露0、1、3、5mg/kg CPF,制备胚胎14天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和Pax6、Tbr2、Tuj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发现,当CPF暴露浓度为5mg/kg时,侧脑室壁VZ层细胞减少15.8%,CP层细胞增加28.7%,其余浓度各层细胞没有显著变化。CPF引起Pax6和Tbr2阳性细胞数量减少,但没有引起Tuj1阳性细胞的数量变化。然后,对妊娠14天母鼠以3h为间隔多次暴露5mg/kg CPF,染毒期间注射Brdu标记S期增殖细胞,制备胚胎Brdu免疫组化切片。结果表明,CPF造成标记1、3、6h时Brdu+核更多地分布于侧脑室壁基底部分,而较少分布于顶端,提示核迁移运动减缓;在妊娠7.5-11.5母鼠暴露连续5天的5mg/kg/d CPF,E14时加以Brdu标记,Brdu免疫组化结果发现,CPF仍能引起核迁移运动减缓,但影响程度较轻。最后,对妊娠7.5-11.5天的母鼠,连续5天暴露5mg/kg CPF,制备E12、14、18海马冠状切片,分析海马区域细胞的数量。研究结果发现,CPF引起E12海马原基细胞减少18.6%,E14海马DG原基细胞减少13.6%,E18海马CA3、DG区细胞减少21.6%和12.6%。本实验表明,CPF能降低神经前体细胞的核移行速度,抑制增殖性前体细胞的数量,改变侧脑室壁细胞分层结构,并能扰乱海马脑区发育。我们的研究为CPF致成年期智能损伤提供了胚胎期的结构基础。
【关键词】:毒死蜱 神经发育毒性 神经前体细胞 周期性核移行 海马发生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11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主要缩略词一览表11-12
- 第一章 综述12-23
- 1.1 引言12-13
- 1.2 胚胎神经发育13-18
- 1.2.1 侧脑室壁的发育13-14
- 1.2.2 胚胎神经前体细胞14-16
- 1.2.3 APs的核移行现象16-18
- 1.3 海马脑区发育18-20
- 1.3.1 海马的形态结构18-19
- 1.3.2 海马形态发生19-20
- 1.4 农药神经发育毒20-22
- 1.4.1 细胞毒性21
- 1.4.2 神经递质毒性21
- 1.4.3 认知行为毒性21-22
- 1.5 研究背景和意义22
- 1.6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22-23
- 第二章 毒死蜱对胚胎侧脑室壁组织结构的影响23-39
- 前言23
- 2.1 实验用材23-27
- 2.1.1 实验动物23
- 2.1.2 主要耗材及仪器23-25
- 2.1.3 试剂配制25-27
- 2.2 方法27-31
- 2.2.1 动物分组及处理27
- 2.2.2 胚胎制备与固定27
- 2.2.3 石蜡切片27-28
- 2.2.3.1 石蜡包埋27-28
- 2.2.3.2 切片28
- 2.2.4 HE染色28
- 2.2.5 Pax6、Tbr2、Tuj1免疫组化28-29
- 2.2.6 侧脑室壁定位与分层29-31
- 2.2.7 统计分析31
- 2.3 实验结果31-37
- 2.3.1 CPF对侧脑室壁细胞形态的影响31-32
- 2.3.2 CPF对E14侧脑室壁各分层细胞的影响32-33
- 2.3.3 CPF对APs的影响33-34
- 2.3.4 CPF对BPs的影响34-36
- 2.3.5 CPF对神经元的影响36-37
- 2.4 讨论37-39
- 第三章 毒死蜱对顶端前体细胞周期性核移行的影响39-48
- 前言39
- 3.1 实验用材39-40
- 3.1.1 实验动物39
- 3.1.2 主要耗材及仪器39
- 3.1.3 试剂配制39-40
- 3.2 方法40-42
- 3.2.1 动物分组及处理40
- 3.2.2 胚胎制备与固定40-41
- 3.2.3 石蜡切片41
- 3.2.4 免疫组化41
- 3.2.5 定位及计数41-42
- 3.2.6 统计分析42
- 3.3 结果42-46
- 3.3.1 CPF预先暴露对INM的影响42-44
- 3.3.2 CPF即时暴露对INM的影响44-46
- 3.4 讨论46-48
- 第四章 毒死蜱对胚胎海马发育的影响48-61
- 前言48
- 4.1 实验用材48
- 4.1.1 实验动物48
- 4.1.2 主要耗材及仪器48
- 4.1.3 试剂配制48
- 4.2 方法48-50
- 4.2.1 动物分组及处理48-49
- 4.2.2 胚胎制备与固定49
- 4.2.3 石蜡切片49
- 4.2.4 HE染色49
- 4.2.5 各时期海马形态观察及计数49-50
- 4.2.6 统计分析50
- 4.3 结果50-60
- 4.3.1 CPF对E12海马原基细胞的影响50-52
- 4.3.2 CPF对E14海马原基细胞的影响52-56
- 4.3.3 CPF对E18海马细胞的影响56-60
- 4.4 讨论60-61
- 第五章 实验总结与展望61-62
- 参考文献62-75
- 致谢75-76
-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奕文,王传恩,谢瑶,王宁利,姚志彬;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胚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作用[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0年03期
2 白云,林昌盛,扈启宽,李肖霞,陆爱丽,王淑玲,李凌松,沈丽;诱导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神经前体细胞系向神经元分化[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3期
3 李怡,邢萱,赵仑,娄淑杰,何成,路长林;不同化学物质对新生大鼠中脑神经前体细胞神经元生成的影响[J];解剖学杂志;2004年04期
4 刘宏志,袁维,路磊;成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的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薛群,苗宗宁,华军,曲静,王明元,金钧,施勤,陈永井,方振羊,惠国桢,张学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趋化神经前体细胞的机制[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5年02期
6 王辉;朱晓音;曹伟鹏;冯玉新;辛华;;酒精对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5期
7 梅爱农;张苏明;;胚胎干细胞源性神经前体细胞移植脑缺血大鼠局部细胞的免疫反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14期
8 唐梅;王琪;李赫冬;杨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神经前体细胞中抗凋亡的作用[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1期
9 庄菁,曾园山,罗超权,李海标;神经前体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转染[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10 栗超跃;神经前体细胞迁移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音;曹伟鹏;王辉;辛华;;酒精对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信号通路探讨[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梅爱农;张苏明;黎逢光;常丽英;梁燕玲;;胚胎干细胞源性神经前体细胞的免疫原性[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张海燕;赵咏梅;赵春礼;段德义;徐群渊;;端粒酶永生化人胚胎纹状体神经前体细胞特性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王晓梅;赵永波;刘文文;呙登俊;;正常成人脑海马区多潜能神经前体细胞的体外分离鉴定[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孙涛;张道来;辛华;;体外贴壁和悬浮培养大鼠胚胎脑神经前体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A];第二届中国医学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暨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冯锦丽;高天明;;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功能性L-型钙通道[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胡智兴;梁道明;吴兰鸥;郑春兰;陶剑;罗海云;;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胚胎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A];第七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吴丽丽;冉川莲;严灿;刘书考;潘毅;;海马神经前体细胞的体外培养鉴定及皮质酮对其增殖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张京钟;余爽;赵春礼;徐群渊;;过表达Nurr1基因神经前体细胞诱导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马杰;杨敏;江峰;杨建华;王裕;;胚胎干细胞移植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海马的影响[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五届组稿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诱导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成为神经前体细胞及其分化作用的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记者 刘霞;老鼠皮肤细胞可直接转化为神经前体细胞[N];科技日报;2012年
3 ;无糖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前体细胞损伤的影响[N];中国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怡;极低频电磁场对中脑神经前体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2 王彩英;丙戊酸钠对人海马神经前体细胞分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金璐;神经营养因子-3和成纤维生长因子-2在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和分化中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年
4 杨彩侠;Desert Hedgehog诱导大鼠胚胎中脑神经前体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5 陈阳;声刺激诱导大鼠嗅球神经前体细胞向耳蜗核迁移、分化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6 冯树梅;小鼠胚胎干细胞来源神经前体细胞的移植研究及兔脾成纤维样细胞的多功能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张振兴;诱导成人成肌细胞转化为神经前体细胞及用于移植治疗局灶性脑缺血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8 赖晨;Neuregulin在调节神经前体细胞增殖以及少突胶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相关机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年
9 贾德永;c-Abl在高糖诱导胚胎神经前体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李宝园;Sertoli细胞促进神经前体细胞分化信号转导相关分子作用机理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艳霞;GPR50通过调控Notch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神经前体细胞的自我更新与神经元分化[D];苏州大学;2015年
2 王大炜;低浓度毒死蜱对神经前体细胞和端脑发育的影响[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3 陶玉慧;神经前体细胞在成年小鼠脊髓的分布特征[D];南昌大学;2008年
4 王辉;酒精对神经前体细胞损伤及其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刘智全;不同接种密度培养胎鼠脊髓神经前体细胞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6 姚先进;人胎脑源性神经前体细胞致瘤性评价[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7 龚芝;甘氨酸受体α2亚型对成年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8 朱晓音;酒精对神经前体细胞的作用及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6年
9 宋嵬;大鼠外周神经节内神经前体细胞的观察[D];东南大学;2006年
10 刘宏志;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低浓度毒死蜱对神经前体细胞和端脑发育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6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406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