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X和GSH在镉诱导的DNA双链断裂中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NOX和GSH在镉诱导的DNA双链断裂中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镉 DNA双链断裂 活性氧 NADPH氧化酶 还原型谷胱甘肽
【摘要】:重金属镉作为一种致癌物,可通过氧化胁迫造成细胞内遗传物质DNA的双链断裂,由于细胞内的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 GSH)具有抗氧化作用,且其巯基能与镉结合,因此,GSH很可能对镉造成的DNA双链断裂具有保护作用,而且很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含量而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oxidase, NOX)家族作为细胞内可以产生ROS的物质,镉也可能通过影响NOX的酶活性,调节细胞内ROS的含量,从而影响镉致DNA双链断裂的程度。为了证明以上观点,本论文主要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NOX和GSH在镉诱导的人成纤维细胞DNA双链断裂中的作用,结果显示:1.镉的暴露可以抑制人成纤维细胞的活力。本实验利用MTT比色法检测镉对人成纤维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镉(10,20,40,80,160,320 μM)暴露8 h可以引起人成纤维细胞活力的显著降低(P0.05)。2.不同浓度和时间的镉处理会导致人成纤维细胞DNA双链断裂程度的显著增加。本文通过不同浓度镉(0,5,10,20和40μM)对人成纤维细胞染毒8h,以及用20μM镉染毒不同时间(0,4,8,16和24 h)后,其结果都显示镉可以造成人成纤维细胞DNA双链断裂程度的增加,而且和对照组相比都有极显著差异(P0.01)。3.镉处理可以导致人成纤维细胞ROS的升高。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 gM镉处理不同时间(1,2,4,8 h)后细胞内ROS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的镉暴露都会导致人成纤维细胞ROS含量的升高,而且1 h和8 h的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4.镉暴露可以诱导NOX酶活性的显著增加,进而通过影响细胞内ROS水平来影响镉的遗传毒性。不同浓度的镉(0,10,20μM)处理能够导致细胞内NOX酶活性的显著升高,二苯基氯化碘盐(diphenyleneiodonium chloride, DPI,NOX酶活性抑制剂,10μM)和镉联合处理能明显减轻镉致DNA双链断裂的程度,且这种作用是通过调节细胞内ROS的水平而达到其对镉的遗传毒性的影响。5.镉暴露可以显著降低细胞内GSH的水平,进而通过调节细胞内ROS的含量来削弱镉的遗传毒性。不同浓度的镉(0,5,10,20,40 μM)处理会导致人成纤维细胞GSH含量的变化,氮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 cysteine, NAC, GSH的一种前体物,1 mM)预处理不仅能增加细胞内的GSH,还可明显减轻镉致DNA双链断裂的程度,而丁硫氨酸亚砜胺(buthionine sulfoximine, BSO, GSH的一种耗竭剂,50 gM)的预处理能降低细胞内GSH含量,并显著增加DNA双链断裂程度,说明镉通过影响细胞内GSH的含量,导致DNA损伤,且其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内ROS的含量从而影响镉导致的DNA双链断裂程度。以上结果表明镉处理导致NOX酶活性的显著增高,进而通过提高细胞内ROS的含量影响镉导致的DNA双链断裂的程度;同样GSH在镉致人成纤维细胞DNA双链断裂中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是通过GSH调节细胞内ROS的水平来实现的。
【关键词】:镉 DNA双链断裂 活性氧 NADPH氧化酶 还原型谷胱甘肽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114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前言10-22
- 1.1 镉10-15
- 1.1.1 镉的基本信息10-11
- 1.1.2 镉的生理毒性11-12
- 1.1.3 镉的细胞毒性12-13
- 1.1.4 镉的遗传毒性13-15
- 1.2 镉和ROS15-18
- 1.2.1 ROS的简介15-16
- 1.2.2 镉诱导ROS产生的方式16-18
- 1.3 镉和NOX18-20
- 1.3.1 NOX的简介18
- 1.3.2 NOX的功能18-19
- 1.3.3 镉和NOX的关系19-20
- 1.4 镉和GSH20-22
- 1.4.1 GSH的简介20
- 1.4.2 镉和GSH的关系20-22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22-31
- 2.1 实验材料22
- 2.2 主要试剂22
- 2.3 主要仪器设备22-23
- 2.4 主要溶液配制23-24
- 2.5 实验方法24-30
- 2.5.1 细胞培养24-25
- 2.5.2 细胞活力实验(MTT比色法)25
- 2.5.3 ROS的检测25-26
- 2.5.4 细胞免疫荧光技术26-27
- 2.5.5 细胞内GSH含量的测定27-29
- 2.5.6 NOX活性的检测29-30
- 2.6 统计学分析30-31
- 第三章 实验结果31-41
- 3.1 不同浓度镉处理对人成纤维细胞活力的影响31
- 3.2 不同浓度镉处理对人成纤维细胞DNA双链断裂程度的影响31-32
- 3.3 不同时间镉处理对人成纤维细胞DNA双链断裂程度的影响32-33
- 3.4 不同时间镉处理对人成纤维细胞ROS含量的影响33
- 3.5 不同浓度镉处理对人成纤维细胞NOX活性的影响33-34
- 3.6 DPI的处理对镉致人成纤维细胞DNA双链断裂程度的影响34-35
- 3.7 DPI的处理对镉致人成纤维细胞ROS含量的影响35
- 3.8 不同浓度镉处理对人成纤维细胞GSH含量的影响35-36
- 3.9 NAC的处理对镉致人成纤维细胞DNA双链断裂程度的影响36-37
- 3.10 NAC的处理对镉致人成纤维细胞ROS含量的影响37
- 3.11 NAC的处理对镉致人成纤维细胞GSH含量的影响37-38
- 3.12 BSO的处理对镉致人成纤维细胞DNA双链断裂程度的影响38-39
- 3.13 BSO的处理对镉致人成纤维细胞ROS含量的影响39
- 3.14 BSO的处理对镉致人成纤维细胞GSH含量的影响39-41
- 第四章 讨论41-45
- 4.1 镉会导致人成纤维细胞活力下降41
- 4.2 镉会导致人成纤维细胞ROS的升高和DNA双链断裂程度的增加41-42
- 4.3 镉暴露诱导NOX活性的显著升高,进而通过调节ROS含量影响DNA双链断裂程度42-43
- 4.4 镉暴露诱导GSH含量的显著降低,且其通过调节ROS的含量影响镉导致的DNA双链断裂的程度43-45
- 第五章 结论45-46
- 5.1 主要结论45
- 5.2 研究展望45-46
- 参考文献46-54
- 缩略词表54-55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55-56
- 致谢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光明,李文建,王菊芳,何静,李强,党秉荣,蔡喜臣,颉红梅,李兴林,卫增泉,高清祥;电离辐射诱导的DNA双链断裂[J];生物物理学报;2000年01期
2 臧黎慧,魏志勇,李明,童建;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研究γ射线诱导的DNA双链断裂[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5年02期
3 雷苏文,王菊芳,苏旭,赵靖,李文建;加速~(12)C~(6+)离子照射诱发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DNA双链断裂[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4年03期
4 杨洁;祝淑钗;王玉祥;;53BP1介导DNA双链断裂后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5 李利亚,唐劲天,野村大成,中岛裕夫,李佩文;小鼠DNA双链断裂修复缺陷细胞的γ射线剂量率效应[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2年03期
6 黄思斯;焦杨;谢萍;王青;张令强;;CUL4A-DDB1细胞稳定株筛选及DNA双链断裂模型构建[J];军事医学;2012年07期
7 吴玮,屈昌民,吴代民;小鼠扁桃体免疫细胞受照射后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的忠实性[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2年02期
8 宾萍;郑玉新;;γ-H2AX与DNA双链断裂关系的研究进展[J];卫生研究;2007年04期
9 付士波,龚守良;电离辐射增强雷帕霉素治疗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淋巴母细胞DNA双链断裂的修复能力[J];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2000年05期
10 D.Geisel;E.Zimmermann;M.Rief;J.Greupner;M.Laule;F.Knebel;唐玉霞;;DNA双链断裂-潜在的指标,用于判断心脏CT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电离辐射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一项随机、对照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军;彭志刚;赖永榕;卢玉英;宋善俊;陈燕;;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DNA双链断裂修复相关基因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2 罗军;彭志刚;赖永榕;卢玉英;宋善俊;陈燕;;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DNA双链断裂修复相关基因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马云志;曹天光;隋丽;;锂离子致DNA双链断裂截面的理论计算[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周光明;卫增泉;李文建;李强;王菊芳;党秉荣;马秋峰;冯岩;邱丽梅;周利斌;郝冀方;颉红梅;;DNA双链断裂非随机分布的新机制[A];第八届全国激光生物学学术会议暨《激光生物学》创刊十周年庆祝会会议指南及论文摘要[C];2002年
5 隋丽;梅俊平;倪嵋楠;赵葵;郭继宇;吴秀坤;;α粒子辐照致DNA双链断裂的AFM观测[A];全国第七届扫描隧道显微学学术会议(STM'7)论文集(一)[C];2002年
6 陈娟;尹继业;王瑛;钱晨月;周宏灏;刘昭前;;eIF3a调控DNA双链断裂修复途径的机制研究[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13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7 邹萍;刘凌波;田蕾;;依托泊甙导致多药耐药K562/AO_2细胞株DNA双链断裂及hMRE11蛋白表达和分布的研究[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栾洋;李妍;戚新明;李明;任进;;大黄素诱导DNA双链断裂及其机制研究[A];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第14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王月英;刘强;吴红英;李德冠;张恒;王小春;路璐;孟爱民;王汝勤;张良安;;E838对辐射所致小鼠淋巴细胞DNA双链断裂的防护作用[A];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第14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王月英;李德冠;吴红英;刘强;王小春;张恒;路璐;杜利清;孟爱民;;E838对辐射所致小鼠淋巴细胞DNA双链断裂防护作用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核学会“三核”论坛中国放射医学教育五十年暨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委员会第八次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房龙后;细胞极性蛋白PAR-3调节DNA双链断裂修复的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7年
2 刘艳红;DNA双链断裂修复通路基因多态性与胶质瘤的遗传易感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王瑞;DNA双链断裂修复基因XRCC2和XRCC5多态性与肺癌关系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4 周可可;中国汉族人群DNA双链断裂修复基因多态与脑胶质瘤遗传易感性关联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邵正萍;DNA双链断裂末端的Ku70/80结合对同源重组修复通路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亚平;α粒子照射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双链断裂及其修复蛋白表达变化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李学媛;NOX和GSH在镉诱导的DNA双链断裂中的作用[D];兰州大学;2014年
3 臧黎慧;辐射致DNA双链断裂碎片分布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胡晓文;DNA双链断裂:乙肝病毒潜在的整合位点[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金刚;新的可视化定量化DNA双链断裂修复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在斑马鱼中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李文辉;Ku80蛋白缺陷小鼠成纤维细胞放射后DNA双链断裂再连接[D];昆明医学院;2003年
7 余艳柯;应用彗星实验和γH2AX焦点方法检测DNA双链断裂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杜凤霞;Tip60磷酸化和p400对Tip60活性及DNA双链断裂修复通路的调控[D];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2013年
9 金康宣;AGO2-RAD51相互作用促进DNA双链断裂修复的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2014年
10 隋丽;重离子致DNA双链断裂的AFM观测和机理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3年
,本文编号:761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761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