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丙烯酰胺染毒对仔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S-100β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10 00:15

  本文关键词:丙烯酰胺染毒对仔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S-100β表达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丙烯酰胺 仔鼠 海马 GFAP S-100β


【摘要】: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是一种常见的化工原料,具有神经毒性、致癌性、生殖发育毒性。ACR可以透过胎盘屏障和乳汁传递给后代,而胚胎期和哺乳期是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时期,母源性ACR暴露会对子代神经系统的发育造成一定影响。海马齿状回是神经发生的重要部位,神经细胞在此增殖、分化并迁移到不同的脑区。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是脑内的支持和营养细胞,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对神经细胞的迁移分化、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以及突触的建立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GFAP和S-100β是AS发育过程中特异性表达的两种蛋白。GFAP构成AS的细胞骨架,被公认为AS的特征性标记物。S-100β是一种钙结合蛋白,是脑损伤早期的特异性标志物之一,对脑损伤起重要调控作用。为此,我们拟通过孕鼠灌胃给药建立SD大鼠ACR的神经发育中毒模型,检测新生鼠和21d断乳期大鼠海马内GFAP和S-100β的表达,为进一步探究ACR的神经系统发育毒性提供新的线索。目的:检测丙烯酰胺染毒对仔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S-100β的表达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1.动物模型的建立:64只体重为240~280g SD大鼠,雌雄各半,以1:1比例随机交配,若查到阴道栓者,则认为交配成功,并把当天定为怀孕第“0”d。每天称量雌鼠的体重,若怀孕第“6”d体重比怀孕第“0”d体重增长20g,则确定该雌鼠已受孕。将孕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实验组动物灌胃给药acr的剂量分别为4mg/kg,8mg/kg和16mg/kg,对照组给予相应体积ddh2o,每天1次,连续两周。通过观察孕鼠和子鼠的体重、神经行为学改变以及仔鼠海马he染色的结果来评估模型是否成功。2.新生鼠和21d断乳期大鼠海马gfap和s-100β的表达: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技术对新生鼠和21d断乳期大鼠海马gfap和s-100β的表达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1.孕鼠神经毒性表现染毒结束后,8mg/kg组和16mg/kg组的孕鼠与对照组相比,后支撑力明显下降,其中16mg/kg组呈现重度神经中毒症状;体重方面结果显示,8mg/kg和16mg/kg组的孕鼠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2.胚胎发育毒性8mg/kg组和16mg/kg组与对照组相比,新生鼠数目减少,活胎率降低。此外,16mg/kg组新生鼠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3.21d断乳期大鼠神经毒性表现与对照组及4mg/kg组相比,8mg/kg组和16mg/kg组21d断乳期大鼠后支撑力下降,出现与母鼠类似的典型acr神经中毒症状;体重方面结果显示,8mg/kg组和16mg/kg组21d断乳期大鼠体重低于对照组。4.he染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acr给药浓度的加大,实验组新生鼠海马颗粒层相邻神经细胞间隙变大,排列疏松,以16mg/kg最明显。21d断乳期大鼠he染色结果与新生鼠he染色结果基本一致。5.新生鼠海马gfap和s-100β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实验各组新生鼠海马内的gfap呈现浓度依赖性降低,而s-100β的表达却显著上升。6.21d断乳期大鼠海马gfap和s-100β表达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实验各组21断乳期大鼠gfap呈现浓度依赖性表达增加,而s-100β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1)ACR具有胚胎发育毒性,能够降低新生鼠和21d断乳期大鼠体重。(2)ACR具有神经发育毒性,能够诱导21d断乳期大鼠后支撑力下降以及新生鼠和21d断乳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致密度降低,可能影响了神经细胞的迁移和分化。(3)ACR降低新生鼠海马区GFAP的表达以及提高新生鼠海马区S-100β的表达,可能抑制AS的发育。(4)ACR提高21d断乳期大鼠海马GFAP的表达,可能刺激AS的活化增殖,而对S-100β的表达没有影响。
【关键词】:丙烯酰胺 仔鼠 海马 GFAP S-100β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药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114
【目录】:
  • 中文摘要5-8
  • Abstract8-12
  • 序言12-17
  • 1.ACR的理化性质和体内代谢12-13
  • 2.ACR的神经发育毒性研究现状13-14
  • 3.星形胶质细胞在神经发育中的作用14-15
  • 4.ACR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研究现状15
  • 5.研究目的和意义15-17
  • 材料与方法17-29
  • 1. 实验材料17-19
  • 1.1 主要试剂17-18
  • 1.2 主要仪器和耗材18-19
  • 1.3 实验动物19
  • 2. 实验方法19-29
  • 2.1 常用试剂的配置19-21
  • 2.2 动物造模21-22
  • 2.3 动物取材22-24
  • 2.4 石蜡包埋和切片制作24-25
  • 2.5 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25
  • 2.6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25-26
  • 2.7 Western blot检测26-28
  • 2.8 统计学分析28-29
  • 结果29-50
  • 1.孕鼠神经毒性表现29-31
  • 1.1 孕鼠神经行为学改变29
  • 1.2 孕鼠体重变化29-31
  • 2.胚胎发育毒性31-35
  • 2.1 新生鼠出生一般状况31-32
  • 2.2 新生鼠体重变化32-33
  • 2.3 1d断乳期大鼠神经毒性表现33-35
  • 2.3.1 1d断乳期大鼠神经行为学改变33-34
  • 2.3.2 1d断乳期大鼠体重变化34-35
  • 3. 新生鼠和 21d断乳期大鼠海马HE染色结果35-37
  • 3.1 新生鼠海马HE染色结果35-36
  • 3.2 21d断乳期大鼠海马HE染色结果36-37
  • 4. ACR对新生鼠海马GFAP表达的影响37-40
  • 4.1 新生鼠海马GFAP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37-39
  • 4.2 新生鼠海马GFAP Western blot半定量分析实验结果39-40
  • 5. ACR对新生鼠海马S-100β 表达的影响40-43
  • 5.1 新生鼠海马S-100β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40-42
  • 5.2 新生鼠海马S-100β Western blot半定量分析实验结果42-43
  • 6. ACR对 21d断乳期大鼠海马GFAP表达的影响43-46
  • 6.1 21d断乳期大鼠海马GFAP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43-45
  • 6.2 21d断乳期大鼠海马GFAP Western blot半定量分析实验结果45-46
  • 7. ACR对 21d断乳期大鼠海马S-100β 表达的影响46-50
  • 7.1 21d断乳期大鼠海马S-100β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46-48
  • 7.2 21d断乳期大鼠海马S-100β Western blot半定量分析实验结果48-50
  • 讨论50-61
  • 1.ACR具有胚胎发育毒性50-52
  • 2.ACR具有神经发育毒性52-54
  • 3.ACR对仔鼠海马GFAP表达的影响54-58
  • 3.1 ACR对新生鼠海马GFAP表达的影响54-56
  • 3.2 ACR对 21d断乳期大鼠海马GFAP表达的影响56-58
  • 4.ACR对仔鼠海马S-100β 表达的影响58-61
  • 4.1 ACR对新生鼠海马S-100β 表达的影响59-60
  • 4.2 ACR对 21d断乳期大鼠海马S-100β 表达的影响60-61
  • 结论61-62
  • 参考文献62-71
  • 中英文缩写语对照表71-7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72-73
  • 附件73-81
  • 致谢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开为;硫酸镁减轻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J];新生儿科杂志;2002年04期

2 张海鸿;王宝宏;赵国英;;核因子-κB与窒息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相关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09期

3 陈吉庆,周艳,邵小松,陈荣华,袁孝如,吴圣楣,薛梅;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改变及意义[J];新生儿科杂志;2002年04期

4 李开为;硫酸镁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年04期

5 徐洪涛,李华强;不同浓度氧暴露不同时间对新生鼠肺组织一氧化氮生成的影响[J];重庆医学;2004年04期

6 李华强,徐洪涛;高浓度氧暴露与新生鼠肺过氧化能力关系的研究[J];重庆医学;2004年04期

7 尹国才,栾佐,屈素清,郭万里;新生鼠大脑皮层神经干细胞培养及其在同胞鼠的细胞替代作用[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8 石磊,张丙宏,严彩霞,付春花;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在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J];医学新知杂志;2005年03期

9 刘汉楚,常立文,容志惠,祝华平,张谦慎,陈红兵,李文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在新生鼠肺发育中的作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年04期

10 黄英;严超英;;碘标记神经生长因子在缺氧新生鼠脑内的吸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娅;应燕芬;陈尚勤;林振浪;;运用数字图像技术测定新生鼠生后肺发育形态的动态改变[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2 胡小娅;陈尚勤;;运用数字图像技术测定新生鼠生后肺发育形态的动态改变[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3 王小引;李东亮;郭学鹏;;孕酮预防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水肿的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应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暨《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二十周年纪念大会和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马骄;俞丹;童煜;毛萌;;神经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5 柳鑫生;刘莉;刘昌英;杨凡;刘志勇;;母鼠铅暴露对新生鼠脑发育及病理学研究[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周文浩;李瑾;马思敏;;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移植治疗3日龄新生鼠缺氧缺血性损伤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7 肖丹萍;史雪川;杨汉华;;细胞红蛋白在新生鼠脑缺氧缺血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8 肖丹萍;史雪川;杨汉华;;新生鼠脑缺氧缺血损伤时血红素加氧酶与细胞红蛋白表达的关系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9 母得志;李丽华;;新生鼠脑卒中后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与神经元凋亡[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汤秀英;周丛乐;苗鸿才;张烨;柴立军;;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线粒体形态及功能改变的研究[A];第九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Ⅰ)[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毅;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发现T细胞数目参与调节天然免疫反应[N];中国医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丽夏;高压氧和神经生长因子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D];山东大学;2015年

2 何平;新生鼠窒息致心肌损伤及相关因素影响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3 王庆红;不同疗程高压氧治疗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胡琳燕;丹参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性分化治疗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5 祁伯祥;高压氧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毒副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严超英;外周应用NGF对缺氧新生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吸收分布及其对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周冬;新生鼠低血糖脑损伤和丙酮酸钠对其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陈玉君;内皮素-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在新生鼠肺出血发生中的作用[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9 严彩霞;肠三叶因子对新生鼠NEC模型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及意义[D];武汉大学;2011年

10 王晓莉;高压氧治疗促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与分化及其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露;电针对胎窘新生鼠脑NeuroD表达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董旭;rhEPO对宫内炎症致脑白质损伤新生鼠脑组织EPOR含量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5年

3 李清香;Apelin-36对新生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模型脑白质MBP和NG2表达的影响[D];遵义医学院;2016年

4 张冉;咖啡因对高氧所致新生鼠肺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6年

5 李细霞;丙烯酰胺染毒对仔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S-100β表达的影响[D];广东药科大学;2016年

6 初建芳;窒息新生鼠脑核因子-κB的表达及地塞米松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5年

7 杨琳;谷氨酰胺对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7年

8 孙洪伟;宫内窒息后新生鼠胃肠道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9 冀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治疗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3年

10 冯洁;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在新生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中的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23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823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e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