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子体铅的氡累积辐射核酸适体非标记荧光传感和ICP-MS检测新方法
本文关键词:基于子体铅的氡累积辐射核酸适体非标记荧光传感和ICP-MS检测新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氡 子体铅 ICP-MS 核酸适体 G-四链体 荧光传感 荧光染料
【摘要】:氡是广泛存在于人们是生活中的放射性惰性气体,主要来源于岩石,土壤,水体,建筑材料,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长期处于高浓度氡环境中,可导致皮肤病,白血病,吸入氡及氡的子体,也会对人类的呼吸系统造成电离辐射损伤。氡被认为是除吸烟外,引发肺癌的第二大因素,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归为一类致癌物质。因此,检测环境中的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行的氡的检测中存在方法复杂,仪器昂贵,干扰大的缺点,所以建立一种经济简单快捷且干扰小的测氡的累积辐射剂量的新方法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第2章研究了基于ICP-MS检测子体铅测氡的累积采样和检测新方法。该研究运用氡辐射衰变后最终形成稳定的子体铅,且半衰期短这一特性,提出了通过检测子体铅来进行氡的累积测量的新思路。并且对采样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以直径与高的比值较大的采样容器作为采样皿,皿口加封孔径为0.8μm的混合纤维素微孔膜,采样皿内加入2%的HNO3作为采样吸收液的子体铅的被动式采集新方法。采样结束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样品中子体铅,确定了氡与子体铅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氡的累积浓度和样品中铅的浓度呈对数关系,拟合方程为:ρPb=4.96 ln(CRn+1.09)-1.11,r=0.9965,但在2.0-20×104Bq·h/m3范围内二者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用于氡的累积辐射剂量的定量检测。回归方程为:ρPb=2.3 CRn-0.11,r=0.9964,检出限为495Bq·h/m3。该方法测氡的灵敏度远优于氡的累积测量国家标准方法,且操作简单,不需任何样品前处理措施。本文第3章利用子体铅可诱导核酸适体T30695形成稳定的G-四链体,从而阻碍了T30695与其互补链形成双螺旋结构,建立了氡的累积辐射非标记荧光传感检测新方法。富含鸟嘌呤的寡核苷酸单链T30695在其互补链C-16存在的情况下与之结合,形成双螺旋结构,荧光染料PG可嵌入双链结构,产生强荧光。子体铅诱导单链T30695形成紧密的G-四链体后,PG难以嵌入结合,体系荧光强度下降。样品溶液荧光强度与Pb2+浓度成反比,与氡辐射浓度负相关。该方法对铅的检出限为0.26nM,对氡的检出限为292 Bq·h/m3。该方法操作简单,传感灵敏,干扰小,成本低廉,结果准确,采样、检测过程中避免了氡的辐射损伤和放射污染。第4章研究了子体铅诱导核酸适体AGRO100形成G-四链体,导致DNA染料TO的荧光强度降低,从而检测氡的累积辐射剂量的新方法。绝大多数文献报道的能与G-四链体结合发出强荧光的DNA染料TO,在该研究中发现,加大TO的用量,使其远远超过核酸适体AGRO100的用量时,子体铅诱导AGRO100形成G-四链体后,荧光强度反而降低,且降低程度与子体铅的含量成正比例关系。由此建立了基于子体铅的氡累积辐射非标记荧光传感检测。该方法测氡的线性范围为1-8×104Bq·h/m3,检出限为611 Bq·h/m3。
【关键词】:氡 子体铅 ICP-MS 核酸适体 G-四链体 荧光传感 荧光染料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14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17
- 1.1 研究意义12
- 1.2 国内外氡的检测方法及研究现状12-14
- 1.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14
- 1.4 核酸适配体和G-四链体14-16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16-17
- 第2章 基于子体铅的氡累积辐射剂量的采样和ICP-MS检测新方法17-25
- 2.1 引言17-18
- 2.2 材料与方法18-19
- 2.2.1 仪器与试剂18
- 2.2.2 氡衰变子体铅的采集方法18
- 2.2.3 铅标准溶液和氡样品溶液的ICP-MS检测方法18-19
- 2.3 结果与讨论19-22
- 2.3.1 实验原理19
- 2.3.2 ICP-MS标准曲线的建立19-20
- 2.3.3 采样条件优化20-22
- 2.4 基于铅测定氡的定量测定模型的建立22-24
- 2.5 小结24-25
- 第3章 子体铅诱导核酸适体T30695构型转变的氡累积辐射非标记荧光传感检测新方法25-38
- 3.1 引言25-26
- 3.2 材料与方法26-28
- 3.2.1 试剂与仪器26-27
- 3.2.2 氡衰变子体铅的采集方法27
- 3.2.3 Pb~(2+)离子标准系列的荧光检测方法27
- 3.2.4 氡辐射样品的检测方法27-28
- 3.3 结果与讨论28-36
- 3.3.1 实验原理28-31
- 3.3.2 实验条件优化31-34
- 3.3.3 标准曲线,检出限与精密度34-35
- 3.3.4 共存物质影响35-36
- 3.4 氡的累积测量和定量测定模型的建立36-37
- 3.5 小结37-38
- 第4章 基于子体铅的G-四链体-TO非标记荧光传感器检测氡的累积辐射剂量新方法38-47
- 4.1 引言38-39
- 4.2 实验方法39-40
- 4.2.1 仪器与试剂39
- 4.2.2 氡衰变子体铅的采集方法39-40
- 4.2.3 Pb~(2+)离子标准系列的荧光检测方法40
- 4.2.4 氡辐射样品的检测方法40
- 4.3 结果与讨论40-45
- 4.3.1 实验原理40-42
- 4.3.2 实验条件优化42-43
- 4.3.3 标准曲线、检出限与精密度43-45
- 4.3.4 共存物质影响45
- 4.4 氡的累积浓度测量和定量测定模型45-46
- 4.5 小结46-47
- 第5章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6
- 综述 荧光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及其在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56-64
- 参考文献62-64
- 主要缩写符号与对照64-65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65-66
- 资助本论文的项目66-67
- 致谢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Scott AG ,孙性善;空气中氡子体的一种野外测定法[J];国外医学(放射医学分册);1982年04期
2 李万熙,李福林,林育率,安福才;金、铀共生矿井下氡及其子体浓度的监测与剂量估算[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85年05期
3 黎旺生,王燮华;氡子体监测技术的发展[J];国外医学(放射医学分册);1985年04期
4 张升慧;李素云;侯海全;;吸入短寿命氡子体在家兔肺内沉着率的探讨[J];辐射防护通讯;1985年03期
5 田德源;空气中氡子体测量程序[J];中国辐射卫生;1994年01期
6 章仲侯;;吸入~(222)氡、~(220)氡及其子体的剂量计算[J];国外医学(放射医学分册);1979年01期
7 李家祥;空气中氡-222及其短寿命子体的快速测量方法[J];冶金劳动卫生;1981年01期
8 杨子文;多展高楼中氡子体的活性[J];国外医学(放射医学分册);1983年03期
9 曾新元,王燮华;吸入氡和氡子体所致肺组织剂量[J];国外医学(放射医学分册);1984年01期
10 孟文斌;谈谈氡子体的危害及其防护[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8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业勋;章晔;刘庆成;;空气中氡子体浓度测量与剂量估算[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张纯祥;罗达玲;;氡忝子体测定的加权最小二乘法[A];第五次核物理会议资料汇编(上册)[C];1982年
3 田德源;;氡及其短寿命子体研究[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唐可超;胡毅;王日中;;氡及其子体的测量与防护的相关技术与方法[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5册(辐射防护分卷、核化工分卷)[C];2011年
5 张雄杰;王仁波;汤彬;李树敏;张叶;瞿金辉;;离子喷涂式氡子体采样方法研究[A];第三次全国天然辐射照射与控制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杨明理;王尔奇;张伟;胡鹏华;魏广芝;;采用最小二乘法的氡子体多段测量方法初步研究[A];第三次全国天然辐射照射与控制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邓文辉;李先杰;;铀矿山井下氡及氡子体浓度管理限值的探讨[A];全国职业照射个人剂量监测与评价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李晓辉;申仲华;李建华;;水中氡的危害及监管现状[A];四川省营养学会2003年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9 肖德涛;丘寿康;冒学勇;姜启轩;;延时法快速测量Rn/Tn浓度的研究[A];21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第二次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0 王春红;刘艳阳;刘福东;刘森林;陈凌;;居室换气率对室内氡及其子体浓度的影响[A];第三次全国天然辐射照射与控制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小丽;氡及子体危害引起广泛关注[N];中国质量报;2007年
2 厦门莲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宋奇思;常开门窗防肺癌[N];厦门日报;2006年
3 朝胜 杞人;灭氡之战[N];科技日报;2009年
4 谭西顺邋光辉;矿工健康的大敌——放射性氡[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辉;基于BaFX成像板的氡子体浓度与粒径分布测量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杨玉山;固化~(90)Sr人造岩石合成及衰变子体对其结构稳定性的影响[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5年
3 吴喜军;~(222)Rn/~(220)Rn子体连续测量方法的研究及仪器的研制[D];南华大学;2015年
4 肖德涛;(气土)的被动积分测量和(气土)子体的有效剂量估算的方法及其初步应用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2年
5 乐仁昌;氡及其子体的释放和运移规律及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1年
6 张洪;(气土)的溶剂被动吸收测量方法及其平衡因子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6年
7 张辉;基于BaFX成像板的氡子体浓度及其粒径分布测量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8 李惠彬;高氡环境下钚气溶胶连续监测技术研究及设备研制[D];清华大学;2013年
9 颜拥军;基于母子体衰变特性的氡同位素延迟符合分辨研究[D];南华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志杰;氡室内氡子体α能谱测量系统的建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李文涛;基于α能谱法的~(222)Rn/~(220)Rn子体测量仪的研制[D];南华大学;2015年
3 胡永安;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极低本底装置屏蔽和氡及子体影响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4年
4 罗齐彬;高压电晕氡子体采样方法的机理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5 吴思远;用于氡子体采集的级联丝网组优化设计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6 吴昊;典型场所中氡及其子体平衡因子的实验研究与应用[D];南华大学;2016年
7 邓涵;基于子体铅的氡累积辐射核酸适体非标记荧光传感和ICP-MS检测新方法[D];南华大学;2016年
8 刘方平;活性炭盒法测量室内空气中氡及其氡子体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蔡思静;氡及其子体运移模拟及可视化系统开发[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海燕;某土房~(220)Rn的测量及平衡因子分布特征的研究[D];南华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410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841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