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5年广东省东莞市梅毒流行特征及防控策略探讨
本文关键词:2011~2015年广东省东莞市梅毒流行特征及防控策略探讨
【摘要】:目的:了解广东省东莞市梅毒流行特征以及落实《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情况,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2011~2015年东莞市各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梅毒病例资料,运用SPSS21.0进行统计,以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梅毒流行特征。结果:2011~2015年,东莞市共报告梅毒22 143例,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0.53/10万、47.37/10万、55.92/10万、68.09/10万和54.40/10万,年均增幅为7.93%,梅毒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3549.95,P0.05),隐性梅毒构成比及发病率连续5年上升,且渐成为流行的主要类型(χ~2=464.56,P0.05);2015年经实行严格防控措施后,梅毒发病率由2011~2014年间居STDs的第一位下降至第二位,胎传梅毒报告发病率下降明显(χ~2=10.50,P0.05);梅毒病例主要集中在20~49岁性活跃年龄组以及60岁以上老人。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9,P0.05);报告发病率较高的地区是虎门、长安、厚街等镇街(园区)。结论:2011~2014年东莞市梅毒呈快速上升趋势,2015年经实行严格防控措施后梅毒发病率有所下降,退居STDs中的第二位。但梅毒报病基数大,防控压力仍然较大,应该继续落实梅毒综合防控策略,加强以隐性梅毒为主的梅毒疫情报告质量控制与管理。性活跃人群、老年人群、经济发达镇街(园区)是防治工作的重点,探索扩大和加强梅毒检测力度,开展梅毒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是当前东莞市梅毒防治的主要任务。
【作者单位】: 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
【关键词】: 梅毒 特征 流行 防控策略
【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50210)
【分类号】:R759.1;R181.3
【正文快照】: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体苍白亚种(Treponemapallidium,TP)感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解放前,梅毒在我国的传播甚为广泛,1964年我国宣布基本消灭梅毒[1],90年代末以来,全国梅毒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加,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3],近年梅毒报告病例数在我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中前五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珊,陈艳,文进,黎永成,喻贵生;重庆市涪陵区1990~2000年梅毒资料分析[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2年06期
2 杨秀珍;宁波市1991~2002年梅毒流行特征[J];浙江预防医学;2004年03期
3 李进岚;王颖;包夏;柯伟;;贵州省2000—2007年梅毒流行情况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9年10期
4 甘仲霖;张青碧;韩知峡;杨艳;;泸州市1999~2008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年09期
5 傅更锋;还锡萍;丁萍;闫红静;李雷;徐金水;邱涛;丁建平;徐晓琴;胡海洋;羊海涛;;江苏省2004~2008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策略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0期
6 胡得意;胡永卫;;2004-2008年浙江省永嘉县梅毒流行病学分析[J];疾病监测;2009年11期
7 金慧心;王德焕;蒋志坚;周颖;薄潜;杜学博;王卫宪;;1995~2008年黑龙江省梅毒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9年06期
8 刘建梅;;西宁市城中区2004年—2008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0年02期
9 梁海;李伟;覃大章;;广西宾阳县2005~2009年梅毒疫情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0年12期
10 吴敏泉;黄竹林;;2004-2010年长沙市梅毒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来时明;尹志英;;浙江省衢州市2001-2005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九卷 预防分卷)[C];2006年
2 洪福昌;吴肖冰;张春来;蓝丽娜;冯铁建;杨应周;刘小立;;深圳市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及其成效[A];2012深圳市预防医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潘凤娣;;金坛市164例梅毒流行病学分析[A];江苏省性学会第三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贺庭书;;江都市1997~1999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A];江苏省性学会第三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陈枫;广东每年约5万人感染梅毒[N];南方日报;2012年
2 王莹 朱安平;忽视婚孕检又敲警钟[N];中国妇女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曹元元;某省梅毒和淋病流行特征及趋势预测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2 谢薇;临翔边远山区妇女孕早期HIV、梅毒、HBV检测影响因素[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3 吴砚;综合医院皮肤性病科HSV-1、HSV-2、梅毒及HIV感染状况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489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848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