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基于2D和3D Caco-2细胞培养研究纳米氧化锌的安全性

发布时间:2017-09-22 16:19

  本文关键词:基于2D和3D Caco-2细胞培养研究纳米氧化锌的安全性


  更多相关文章: 纳米氧化锌 Caco-2细胞 三维 细胞毒性 炎症反应 细胞死亡


【摘要】:纳米氧化锌是一种应用前景广泛的多功能无机纳米材料,其具有粒径微小、比表面活性高、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电子产品、药物载体、医药和食品包装材料。随着人们与纳米氧化锌接触的日益增多,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毒性影响也引起了高度关注。研究纳米材料对细胞毒性的众多试验中,二维(2D)单层细胞培养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体外模型。在传统2D塑料培养皿中培养的细胞会失去其原有的组织结构,极性以及蛋白质 蛋白质相互作用,而且相比体内模型往往会改变细胞的代谢、表型以及基因表达。当二维细胞培养模型扩展到纳米毒理学研究,它的这些限制有可能导致获得误导性结果和结论的风险。实际上在体内的所有细胞都生长在一个三维(3D)环境中,单个细胞的表型和功能是高度依赖于三维组织-细胞外基质(ECM)蛋白和邻近细胞的复杂相互作用。因此,在一个高度模拟体内生理环境的体外3D模型中进行纳米粒子的毒性研究可以为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提供更多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为了评估不同粒径的纳米氧化锌在2D和3D培养模型中对人结肠癌上皮(Caco-2)细胞的毒性作用,首先通过透射电镜和纳米粒度仪对纳米氧化锌粒子的形状、粒径大小和分布进行表征。在2D和3D培养条件下,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纳米氧化锌染毒Caco-2细胞对其形态的影响,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对细胞内ROS水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进行检测,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AO/EB双染后的2D细胞死亡形态,同时借助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的细胞死亡方式。试验结果如下:(1)三种纳米氧化锌样品的平均粒径为24.53±8.54 nm,56.18±9.56 nm,87.26±13.47 nm。(2)纳米氧化锌引起2D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而没有引起3D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24 nm纳米氧化锌对2D细胞的毒性最大,56 nm纳米氧化锌略低,87 nm纳米氧化锌则最小。三种纳米氧化锌的3D细胞活力差异没有显著性,表明纳米氧化锌的粒径大小对3D细胞的毒性影响没有明显差异。3D细胞活性明显高于2D细胞,表明纳米氧化锌对2D细胞毒性明显高于3D细胞。(3)3D细胞相比2D细胞具有更高的基础ROS水平。2D细胞的ROS水平呈依赖剂量的方式增加,而3D细胞内ROS水平没有显著增加。24 nm纳米氧化锌诱导2D细胞氧化应激程度最高,56 nm纳米氧化锌略低,87 nm纳米氧化锌则最低,而粒径大小对3D细胞内氧化应激程度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高浓度纳米氧化锌(≥75μg/mL)染毒12 h后诱导2D细胞氧化应激程度高于3D细胞。相比2D细胞,纳米氧化锌诱导了3D细胞强烈的炎症反应。3D细胞的炎症因子表达量呈剂量依赖方式增加,24 nm纳米氧化锌诱导炎症反应最强烈。24 nm和56 nm纳米氧化锌诱导2D细胞炎症反应的结果相似,而87 nm纳米氧化锌相对较低。在3D培养条件下,纳米氧化锌诱导的炎症反应与ROS水平无关。(4)在2D培养条件下浓度为75μg/mL的24 nm纳米氧化锌引起的晚期凋亡细胞和坏死细胞数量最多。在两种细胞培养条件下24 nm纳米氧化锌引起Caco-2细胞死亡数量都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加。3D细胞相比2D细胞对24 nm纳米氧化锌的毒性响应明显较低。2D培养条件下坏死成为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而3D培养条件下细胞凋亡成为主要死亡方式。
【关键词】:纳米氧化锌 Caco-2细胞 三维 细胞毒性 炎症反应 细胞死亡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计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114;TB383.1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8
  • Abstract8-15
  • 1 绪论15-26
  • 1.1 引言15
  • 1.2 纳米材料的应用15-17
  • 1.2.1 纳米技术15-16
  • 1.2.2 纳米材料产品16
  • 1.2.3 纳米氧化锌的应用16-17
  • 1.3 纳米氧化锌的毒理学研究进展17-20
  • 1.3.1 纳米氧化锌对细胞的影响17-19
  • 1.3.2 纳米氧化锌对动物的作用19
  • 1.3.3 纳米材料在体内和体外细胞模型中的毒性作用比较19-20
  • 1.4 纳米氧化锌的毒性作用机制20-22
  • 1.4.1 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20-21
  • 1.4.2 锌离子的释放21-22
  • 1.5 三维(3D)细胞培养的研究背景和进展22-25
  • 1.5.1 3D细胞培养的研究背景22
  • 1.5.2 3D细胞培养的优点22-23
  • 1.5.3 3D细胞培养模型的建立23-24
  • 1.5.4 Caco-23D细胞培养模型的建立24-25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25-26
  • 2 纳米氧化锌的表征26-31
  • 2.1 前言26
  • 2.2 材料26-27
  • 2.3 方法27
  • 2.4 结果27-29
  • 2.4.1 纳米氧化锌样品的粒径形态27
  • 2.4.2 纳米氧化锌样品的粒径分布27-28
  • 2.4.3 纳米氧化锌样品的平均粒径28-29
  • 2.5 讨论29-31
  • 3 纳米氧化锌对Caco-2细胞的毒性作用31-39
  • 3.1 前言31
  • 3.2 材料31-32
  • 3.2.1 细胞株31
  • 3.2.2 主要试剂31-32
  • 3.2.3 主要仪器32
  • 3.3 方法32-34
  • 3.3.1 细胞培养32-33
  • 3.3.2 细胞染毒处理33
  • 3.3.3 细胞形态学观察33
  • 3.3.4 细胞活性检测33-34
  • 3.3.5 数据处理34
  • 3.4 结果34-37
  • 3.4.1 细胞形态学观察34-35
  • 3.4.2 细胞活性检测结果35-37
  • 3.5 讨论37-39
  • 4 纳米氧化锌引起Caco-2细胞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研究39-50
  • 4.1 前言39
  • 4.2 材料39-40
  • 4.2.1 细胞株39-40
  • 4.2.2 主要试剂40
  • 4.2.3 主要仪器40
  • 4.3 方法40-41
  • 4.3.1 细胞染毒处理40
  • 4.3.2 Caco-2 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测定40
  • 4.3.3 炎症因子表达的测定40-41
  • 4.3.4 数据处理41
  • 4.4 结果41-48
  • 4.4.1 ROS水平检测结果41-43
  • 4.4.2 炎症因子IL-8的表达43-45
  • 4.4.3 炎症因子IL-1β的表达45-48
  • 4.5 讨论48-50
  • 5 纳米氧化锌引起Caco-2 细胞死亡的研究50-57
  • 5.1 前言50-51
  • 5.2 材料51
  • 5.2.1 细胞株51
  • 5.2.2 主要试剂51
  • 5.2.3 主要仪器51
  • 5.3 方法51-52
  • 5.3.1 细胞染毒处理51
  • 5.3.2 AO/EB双染51
  • 5.3.3 细胞死亡方式的测定51-52
  • 5.3.4 数据处理52
  • 5.4 结果52-55
  • 5.4.1 AO/EB双染结果52-53
  • 5.4.2 细胞死亡方式的测定结果53-55
  • 5.5 讨论55-57
  • 6 结论57-60
  • 6.1 研究总结57-59
  • 6.2 课题展望59-60
  • 参考文献60-67
  • 作者简历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耀星;常州建成年产百吨级纳米氧化锌生产线[J];粉末冶金工业;2001年01期

2 刘建伟,刘有智,张艳辉;超重机的操作参数对纳米氧化锌粒径的影响[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3 詹国平,黄可龙,刘素琴;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应用[J];化学工程师;2001年05期

4 ;纳米氧化锌生产技术[J];有色冶金节能;2001年03期

5 陈志宏;纳米氧化锌的进展——记山西丰海纳米科技有限公司2002年专家年会[J];橡胶工业;2002年04期

6 马正先,韩跃新,郑龙熙,刘建彬;纳米氧化锌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2年01期

7 ;重庆开发成功一维针状纳米氧化锌[J];辽宁化工;2002年12期

8 王玉棉,侯新刚,王大辉,王胜;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技术及应用[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02年03期

9 陈月辉 ,施倩 ,吕珏 ,曹晨 ,文彦;纳米氧化锌在鞋类中的应用展望[J];中国皮革;2002年06期

10 马正先,韩跃新,郑龙熙,刘建彬;纳米氧化锌的应用研究[J];化工进展;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国跃;;西部地区氧化锌纳米原料基地建设及面向21世纪产业发展战略[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刘春光;罗青松;;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技术与应用进展[A];2004年中国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印万忠;丁亚卓;;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技术现状和发展概况[A];中国纳米级无机粉体材料发展·节能·环保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李明;李玉芳;;纳米氧化锌的生产和应用进展[A];中国纳米级无机粉体材料发展·节能·环保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覃爱苗;陈海念;唐平;吴建平;;纳米氧化锌-竹炭复合物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6 覃爱苗;;纳米氧化锌-竹炭复合物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7 胡泽善;王立光;何滔;叶毅;张波;娄芳;唐德东;董浚修;陈国需;;纳米氧化锌抗磨减磨添加剂的研究[A];'99摩擦学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骆天荣;;纳米氧化锌的生产与应用[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9 袁方利;尹春雷;黄淑兰;李晋林;;纳米氧化锌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A];纳微粉体制备与应用进展——2002年纳微粉体制备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王利勇;丁士文;张绍岩;;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其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民邋高鹏飞;纳米氧化锌在断奶子猪饲料中的应用[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2 特约通讯员 张建设;稷山年产5万吨纳米氧化锌工程开工[N];运城日报;2010年

3 海峡;纳米氧化锌赋予纺织品新内涵[N];中国纺织报;2003年

4 伍思成;活性纳米氧化锌强势推向陶瓷产业[N];中国建材报;2004年

5 ;活性纳米氧化锌亮相[N];中国建材报;2004年

6 王靖;活性纳米氧化锌强势推向陶业[N];中华建筑报;2004年

7 记者 陶璐璐;河北宁纺集团研制成功纳米氧化锌功能整理面料[N];中国纺织报;2011年

8 ;国产活性纳米氧化锌粉体研制成功[N];今日信息报;2004年

9 魏程;活性纳米氧化锌成为陶瓷产业新原料[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10 ;走进微观世界[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健;钛复合纳米氧化锌多孔抗菌涂层的制备及在经皮种植中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6年

2 王昕;模板法低维纳米氧化锌的制备与表征[D];浙江大学;2007年

3 吴长乐;纳米氧化锌的形貌控制及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王之盛;纳米氧化锌的营养生理效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5 王辉虎;纳米氧化锌的控制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严群;稀土氧化物及纳米氧化锌掺杂压敏材料的制备及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赵士超;H_2O_2溶液反应法制备纳米氧化锌颗粒及表征[D];浙江大学;2006年

8 涂敏;亚硝酸盐对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损伤蛋白质的促进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张金洋;纳米氧化锌和二氧化钛的毒性效应及致毒机制探讨[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郭创奇;聚氨酯基复合材料的阻尼及水声吸声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璋;纳米氧化锌及其复合体的防霉和霉菌毒素吸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毛志强;超临界(亚临界水)法连续制备形貌可控的纳米氧化锌及其光催化性能[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3 葛钼;纳米氧化锌对大肠杆菌的致毒机理及生物膜对其毒性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3年

4 王娟;原始态与老化态纳米氧化锌诱导细胞毒性与遗传毒性差异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5 冯伟伟;LysP45联合纳米氧化锌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6 帅友霞;甘草酸对纳米氧化锌导致的人皮肤细胞光损伤的保护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刘文佳;纳米氧化锌对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作用及机制[D];郑州大学;2016年

8 董一帆;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和在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9 冯晓黎;产前暴露于纳米氧化锌对大鼠子代脑发育及成年期行为学特性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10 陈艾婕;经味觉通路的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中枢神经毒性[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01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901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c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