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怒江儿童健康综合干预效果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9 10:47
本文关键词:云南怒江儿童健康综合干预效果及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西部地区 少数民族 儿童健康 干预 作用机制
【摘要】:研究目的: 通过对怒江州儿童健康综合干预措施效果进行评估,探索适合西部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健康综合干预的模式和工作机制,以期为项目的后续实施和其它类似地区儿童健康综合干预工作的推广奠定基础。 研究内容: 一是梳理评价相关概念、理论及框架,儿童健康影响因素以及儿童健康干预效果的评价方法;二是评估怒江州儿童健康综合干预的阶段性效果,包括建立儿童健康综合干预效果评估框架、调查怒江州儿童健康基线状况、评估怒江州儿童健康综合干预的阶段性效果;三是在总结怒江州儿童健康综合干预措施的进展的基础上,探索综合干预措施产生效果的作用机制;四是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相关策略建议。 研究方法: 资料收集方法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和现场调研。通过文献调研,系统梳理国内外针对儿童健康综合干预所采取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等;通过专家咨询,对采取的评价方案和评价指标征询意见,并进行调整和修正;对行政机构管理人员、医务人员、村医和儿童家长进行焦点组访谈和个人深入访谈收集定性资料,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定量资料。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质性分析和归纳法等资料分析方法。通过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并分析儿童健康状况。利用Nvivo8.0软件对定性访谈的关键内容建立编码和节点,将各类节点归纳后输出模型。 研究结果: 1.基于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健康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分析总结出儿童健康的影响因素包括宏观层面的经济、社会政策、文化和宗教等,中观层面的社会支持、社区状况、行为因素等,微观层面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民族等。针对以上因素采取的改善儿童健康状况采取的干预措施包括:综合健康干预对于改善越南北部地区营养不良儿童的效果、综合健康教育对于改善儿童健康的影响等。而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是前后对比,有无政策对比等。 2.基于现实评估理论CMO模型和儿童健康影响因素建立的本研究的分析框架由四个部分组成,即背景环境(C)、干预措施(I)、作用结果(O)和作用机制涵盖要素(M)。背景环境聚焦于宏观层面的政策、经济、文化和宗教,中观的妇幼保健服务提供、服务能力建设和人员能力建设,微观的教育水平、家长知识储备和家庭收入等;干预措施聚焦于宏观的政策及领导开发、协调机制建立,中观的设备配置、人员能力培训进修及微观的需方健康教育和儿童营养素补充等;作用机制涵盖要素包括宏观的领导重视程度是否加大、政策开发是否本土化及工作协调机制是否建立等,中观的服务体系是否健全、人员服务能力是否提升及服务质量是否改善等,微观的营养素补充是否及时规范及家长健康意识是否加强等;而最终的作用结果主要选取四个指标衡量,即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率和低出生体重发生率。 3.对怒江州儿童健康基线调查结果显示,婴儿死亡率和5岁下儿童死亡率为13.14%o和16.35‰,肺炎、早产、出生窒息和意外伤害等是主要死因。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率、低体重发生率分别为36.13%和25.81%,营养性疾病占总发病的93%,成为影响怒江州儿童健康的主要原因。 4.对怒江州儿童健康综合干预的效果分析表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营养性疾病患病率增幅减缓,但婴儿死亡率仍有波动。 5.怒江州儿童健康综合干预措施的进展情况显示,各项干预措施均按计划实施,并逐步加强。但依然存在诸如没有开发本土化政策措施,项目各方工作职责落实不到位,基础设备缺乏与中高档设备利用率低并存,师资培训及逐级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需方健康教育专职人员短缺以及儿童营养素补充项目宣传、培训开展及激励机制不到位、不健全等问题。 讨论与分析: 1.怒江州儿童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但婴儿死亡率有波动。逐级培训、进修学习等措施提高了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健康教育的逐步开展提高了需方健康意识,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的落实等对怒江州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降低有一定效果;儿童营养素补充项目的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儿童健康的系统管理以及健康教育的推广等对改善怒江州儿童营养状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家长健康知识不足、对儿童健康不够重视和意外伤害等导致怒江州婴儿死亡率有波动。 2.依据怒江州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的实施策略,使干预措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适宜性;国家卫生计生委、云南省卫生厅在相关政策上对怒江州进行一定的倾斜;相关医疗机构设施的配备提高了供方服务能力、改善了服务质量;妇幼卫生人员通过培训、进修后业务素质有所提升;开发的本土化健康教育材料使儿童家长较为容易的接受相关信息,进而强化其健康意识;儿童营养素补充项目的实施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怒江州儿童健康状况改善。 3.怒江州儿童健康综合干预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项目的效果,如本土化政策开发能力不足,限制了怒江州妇幼卫生事业发展;协调和执行过程中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开展儿童健康服务的基础设备匮乏,影响相关服务的开展和质量改善;基层妇幼卫生人员数量不足,服务能力欠缺等限制了服务提供;逐级培训机制尚不健全,培训对象的选择及培训内容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足;驻县帮扶机制不完善,进修人员选派困难且妇保人员进修积极性不足影响项目效果;健教专业人员缺乏并且能力不足,没有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开展健教活动;儿童营养素项目宣传、培训及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影响项目落实和推进。 结论与建议: 通过怒江州儿童健康综合干预项目的实施,怒江州儿童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以本土化政策为指导,保证有效的资金支持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能力建设,提高各级人员服务意识和工作积极性,落实相关工作经费使项目各项干预措施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 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提高领导意识及本土化政策开发能力,制定符合当地情况的政策和方案。2.完善三方工作模式和协调机制,严格落实各机构职责。3.按需配置相关设备,为县级机构配备急救设备,乡村机构配置基本设备。4.完善逐级培训机制,提高进修人员积极性,改进专家驻县帮扶工作形式,加强培训、进修及驻县帮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5.提高健教人员能力,充分利用当地宗教、文化资源开展健康教育活。6.加强儿童营养素项目宣传,规范营养素发放与随访工作。
【关键词】:西部地区 少数民族 儿童健康 干预 作用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179
【目录】:
- 中文摘要5-8
- Abstract8-12
- 1 前言12-14
- 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14-19
- 2.1 研究内容14-15
- 2.2 研究方法15-18
- 2.3 技术路线18-19
- 3 研究结果19-60
- 3.1 评价相关概念、理论与本研究采用框架19-40
- 3.2 怒江州儿童健康基线调查结果40-46
- 3.3 怒江儿童健康综合干预阶段性效果评估46-49
- 3.4 怒江州儿童健康综合干预措施实施情况49-60
- 4 讨论60-68
- 4.1 怒江州儿童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但婴儿死亡率有波动60-61
- 4.2 怒江州儿童健康综合干预措施对改善当地儿童健康状况的有效性分析61-63
- 4.3 怒江州儿童健康综合干预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63-67
- 4.4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67-68
- 5 结论与建议68-72
- 5.1 结论68
- 5.2 建议68-72
- 参考文献72-80
- 文献综述80-89
- 参考文献86-89
- 附录89-93
- 致谢93-9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婧雅;刘芬;李涛;任珊珊;鞠丽荣;;陕西省部分地区5岁以下儿童健康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08期
2 毛兴华,平波,黄辉;微维营养片对农村苗族学龄前儿童营养调查及干预评价[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4年07期
3 白志勤 ,曹江;海南省农村卫生现状调研报告[J];海南医学;2002年02期
4 谢媛;政策评价方法及选择[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顾东辉;;社会工作项目的结果评估[J];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24期
6 王丽娟;霍军生;孙静;李文仙;黄建;黄承钰;胡吉芳;林玲;周一萍;;营养包对汶川地震后四川省理县6~23月龄婴幼儿干预效果研究[J];卫生研究;2011年01期
7 苏维;王禄生;章程;张楷莹;刘燕;;卫生Ⅷ项目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评估[J];现代预防医学;2008年11期
8 阎正民;卫生项目评价中的定性方法[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3年03期
9 张丹;杨少萍;张晓明;代雅晶;陈曦;张斌;;健康教育干预对预防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12年09期
10 申鸿;李高中;;陕西农村婴幼儿综合营养干预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1年09期
,本文编号:941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941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