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临床鼠伤寒沙门氏菌耐药性和食品载体溯源研究
本文关键词:上海市临床鼠伤寒沙门氏菌耐药性和食品载体溯源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鼠伤寒沙门氏菌 药敏性 耐药基因 脉冲凝胶电泳(PFGE) 基因分型
【摘要】:研究了分离于2008年至2012年上海市腹泻病人和依据问诊信息在疾病爆发地或患者所在社区的不同零售食品和环境中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药敏性、I类整合子和部分相关耐药基因的携带等基本特性,进行了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β-lactmases,ESBLs)菌株的筛选及ESBLs基因亚型的确定,同时进行了基于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的基因型研究,揭示了不同来源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在分子水平上探讨了临床患者源沙门菌和同一时间段在沙门氏菌爆发地区或者患者所在社区分离的不同食品源菌株间的内在联系,探寻了引发食源性疾病爆发的沙门氏菌及其食品载体。主要结论如下:(1)使用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the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 Institue,CLSI)推荐的琼脂稀释法测定沙门氏菌的药敏性,145株鼠伤寒沙门氏菌对磺胺异恶唑耐药率为100%,98(67.6%)株菌对萘啶酮酸产生抗性,对头孢噻呋、氨苄西林、链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恶唑、卡那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氯霉素产生抗性的菌株的比例分别为49.0%、47.6%、46.2%、45.5%、35.2%、32.4%、31.7%、27.6%和27.6%。有2株菌分别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产生抗性。临床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食源性鼠伤寒沙门氏菌对萘啶酮酸、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呋、头孢曲松、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磺胺异恶唑和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114(78.6%)株鼠伤寒沙门氏菌可耐至少3种抗生素,52(35.9%)株可耐至少7种抗生素。(2)145株沙门氏菌中,59(40.7%)株菌株携带aac(6′)-Ib基因,oqxAB、qnrS、qnrA和qnrB基因分别在42(30.0%)、12(8.3%)、11(7.6%)和8株(5.5%)菌株中检出,未检出qepA基因。qnrA、qnrB、qnrS、aac(6′)-Ib和oqxAB基因检出率在临床和食品源沙门氏菌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株分别来源于病人、猪肉和鸭肉的沙门氏菌的gyr A基因发生突变,突变氨基酸类型为Asp87Asn(n=2)和Asp87Tyr(n=1);parC基因未发现突变。17株沙门氏菌被检出携带Ⅰ类整合子,14株的Ⅰ类整合子大小是1.6 kb,3株整合子大小是2.0 kb。在其中15株携带的整合子中检出耐药基因盒aadA2,2株临床菌的Ⅰ类整合子分别携带耐药基因盒dfrA12-aadA2和aadA1。另外,检出5株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在3株菌株检出ESBLs编码基因blaOXA,2株分离于鸭肉和牛肉中菌株同时检出blaTEM-blaOXA基因。(3)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对菌株基因分型后,145株不同来源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总体上呈现为基因型的多样性。分离于猪肉、鸡肉和鸭肉的菌株与临床菌株的基因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3株猪源性鼠伤寒沙门氏菌与4株临床菌株的PFGE基因型图谱相似度达到100%,1株鸡肉源性鼠伤寒沙门氏菌与1株临床菌株的PFGE指纹图谱相似度达到100%,部分鸭肉源菌株和鸡肉、猪肉、临床菌株具有高度相关的同源性。研究表明零售猪肉、鸡肉和鸭肉很可能是导致人类食源性沙门氏菌爆发的食物载体,在处理猪肉、鸡肉和鸭肉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来减少沙门氏菌感染的风险。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氏菌 药敏性 耐药基因 脉冲凝胶电泳(PFGE) 基因分型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155.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1-17
- 1.1 沙门氏菌及其污染和传播11-12
- 1.2 沙门氏菌的耐药情况12-13
- 1.3 国内外沙门氏菌耐药机理研究进展13-14
- 1.3.1 抗生素靶位基因的突变13
- 1.3.2 质粒介导的沙门氏菌的耐药性13-14
- 1.3.3 整合子介导的沙门氏菌的耐药性14
- 1.4 PFGE分型技术在病原菌分型中的应用14-15
- 1.5 国内外沙门氏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15-16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16-17
- 第二章 鼠伤寒沙门氏菌药敏性研究17-25
- 2.1 材料与方法17-19
- 2.1.1 材料17-18
- 2.1.2 方法18-19
- 2.2 结果与分析19-21
- 2.3 讨论21-23
- 2.4 小结23-25
- 第三章 鼠伤寒沙门氏菌耐药相关基因的检测25-32
- 3.1 材料与方法25-27
- 3.1.1 材料25-26
- 3.1.2 方法26-27
- 3.2 结果与分析27-29
- 3.3 讨论29-30
- 3.4 小结30-32
- 第四章 鼠伤寒沙门氏菌基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的基因型研究32-40
- 4.1 材料与方法32-34
- 4.1.1 材料32
- 4.1.2 方法32-34
- 4.2 结果与分析34-37
- 4.3 讨论37-39
- 4.4 小结39-40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40-42
- 5.1 结论40-41
- 5.2 创新41-42
- 参考文献42-50
- 致谢50-51
- 作者简介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成科;;鼠伤寒沙门氏菌病的主要特征及其防治对策[J];煤矿医学;1981年06期
2 张继泽;;52株鼠伤寒沙门氏菌检查[J];临床检验杂志;1983年01期
3 黄维锦;从成人和儿童粪便中分离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抗菌谱比较[J];临床检验杂志;1985年02期
4 戴淑琴;;鼠伤寒沙门氏菌属感染(附220例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1985年01期
5 王锦德,许道琴;西宁地区12年来鼠伤寒沙门氏菌病流行的分析[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88年02期
6 方鹤松;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召开鼠伤寒沙门氏菌病专题座谈会[J];北京医学;1988年03期
7 戴秀霞;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50例[J];实用内科杂志;1988年10期
8 韩光辉,郁宝慧,张秀英;151株鼠伤寒沙门氏菌药敏观察[J];临床检验杂志;1988年04期
9 张开瑞,辛绍杰;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的特点(附176例分析)[J];北京医学;1991年06期
10 林秋君;程贤芬;蒋美玲;黄萸芳;陈达光;;立克菌星治疗小儿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疗效观察(附43例临床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199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官玉容;刘作义;;35株鼠伤寒沙门氏菌药物敏感及临床情况分析[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董方;曾明;;鼠伤寒沙门氏菌基因敲除的研究进展[A];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3年
3 郭爱珍;Dieter M.Schifferli;;鼠伤寒沙门氏菌1型菌毛介导细菌对小鼠树突状细胞的粘附及侵袭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4 李鹏成;叶小兰;王志胜;庾庆华;杨倩;;乳酸杆菌S-层蛋白对鼠伤寒沙门氏菌黏附及入侵Caco-2细胞的作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温馨;郝凤奇;杨桂连;王春凤;;鼠伤寒沙门氏菌鞭毛蛋白flic基因的克隆及在乳酸菌中的表达[A];第四届第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李正;程相朝;张春杰;张明亮;田芳华;龙塔;;鼠伤寒沙门氏菌crp/cya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A];2012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倪学勤;Joshua Gong;曾东;Weido si;周小秋;;猪源乳酸杆菌对鼠伤寒沙门氏菌DT104在猪肠道上皮细胞IPEC-J2上粘附的影响[A];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朱森林;陈e,
本文编号:941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941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