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低剂量技术在子宫异位妊娠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本文选题:妊娠 + 异位 ; 参考:《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5年01期
【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技术DSA及透视在子宫异位妊娠患者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42例体质量为48~61kg的子宫异位妊娠患者(宫颈妊娠13例,瘢痕妊娠27例,宫角妊娠2例),随机分为低剂量采集模式组(A组,n=21)和标准剂量采集模式组(B组,n=21),均由同一位主治医师完成两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对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手术时间、曝光累计时间、DSA曝光次数和辐射剂量面积乘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手术;A、B两组在平均体质量(t=0.575,P=0.568)、平均手术时间(t=-0.385,P=0.702)、平均曝光时间(t=0.435,P=0.666)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辐射剂量面积乘积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88,P0.001)。DSA曝光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剂量技术DSA及透视对子宫异位妊娠患者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有效可行,并可显著降低患者所接受的手术辐射剂量。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low dose DSA and fluoroscopy in uterine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 in ectopic pregnancy. Methods 42 cases of uterine ectopic pregnancy (13 cases of cervical pregnancy, 27 cases of scar pregnancy) with body mass of 48~61kg were collected. Two cases of uterine horn pregnanc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A (n = 21) and group B (n = 21). The body weight, operation time, cumulative exposure time and the product of DSA exposure times and radiation dose area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mean body mass, mean operation time, mean exposure time and average exposure time.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adiation dose area produ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 of exposu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Conclusion low dose DSA and fluoroscopy are effective and feasible for uterine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ectopic uterine pregnancy, and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adiation dose received by the patients.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
【分类号】:R714.22;R816.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黄永;杨忠群;张伟;王伟;孙文省;;全数字大型血管造影机周围辐射剂量的初步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1年05期
2 朱纯生;洪国斌;郑晓琳;谭志斌;邓福友;黄桦;;平板DSA低剂量技术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11年07期
3 R.Iezzi;M.Santoro;R.Marano;C.Di Stasi;R.Dattesi;M.Kirchin;乔辉;;低剂量多层CT血管成像对于肾下动脉及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评价[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2年03期
4 熊斌;王奇;潘峰;梁惠民;冯敢生;叶天和;易长虹;李浩;;血管内介入治疗在子宫异位妊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4期
5 刘彬;白玫;费晓璐;魏岚;;心脏介入诊疗过程中投照角度与辐射剂量的合理优化[J];中国医疗设备;2008年04期
6 潘峰;熊斌;梁惠民;郑传胜;冯敢生;;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2年21期
7 王志康;孙建忠;章伟敏;;平板DSA和II/TV DSA在透视下的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比较[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6年04期
8 白玫;刘彬;郑钧正;彭明辰;;两种介入放射学(CA和PTCA)所致患者辐射剂量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纯生;洪国斌;郑晓琳;谭志斌;邓福友;黄桦;;平板DSA低剂量技术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11年07期
2 范华;汪建华;张顺;邱广平;陈飞宇;;三维路径图引导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3年05期
3 刘潇;曾勇明;;辐射剂量数学模型在医学影像学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3年14期
4 郁仁强;曾勇明;黄扬;彭刚;彭盛坤;谭欢;王杰;刘潇;孙静坤;金瑞;;冠状血管造影术患者辐射剂量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J];重庆医学;2013年13期
5 姚杰;郑钧正;高林峰;卓维海;王彬;钱爱君;季贵毅;肖虹;;上海市介入放射学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J];辐射防护;2014年05期
6 邵会雨;梁明;王效增;姚天明;孙景阳;余晓凡;王猛;韩雅玲;;野战方舱与导管室介入治疗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比较[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2年05期
7 邵会雨;梁明;王效增;姚天明;孙景阳;梁延春;王猛;韩雅玲;;野战方舱内冠状动脉造影投照体位对辐射剂量和影像质量的影响[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年10期
8 董芳芳;戚健;张伟;;二次瘢痕妊娠介入治疗2例[J];河北医药;2013年11期
9 尹洁;;选择性动脉栓塞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2013年11期
10 刘福忠;郁胜;樊莉玲;冒福云;张春燕;高尚亚;;子宫动脉栓塞+清宫术序贯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晶星;心脏介入手术中患者及操作者受照剂量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戚春厚;平板DSA的3DRA与C臂CT功能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应用[D];泰山医学院;2009年
2 张梦达;心血管介入辐射剂量及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3 刘建鲁;平板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与传统影像增强器系统剂量优化对比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风;杨文忠;;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在剖宫产瘢痕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作用[J];放射学实践;2009年12期
2 陈胜利,黄齐好,朱栋梁,邹蓉珠,陈国东,黄子诚;冠心病介入诊治中患者的X射线辐射评估[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4年04期
3 郑钧正;医疗照射防护的重要国际盛会[J];中国辐射卫生;2001年03期
4 张维林;C形臂X射线机运行和应用技术条件探讨[J];中国辐射卫生;2003年01期
5 任庆余,赵进沛,张延华,刘卫;介入技术放射防护现状及改进措施的探讨[J];中国辐射卫生;2004年04期
6 郑钧正;;电离辐射量与单位的演进[J];中国辐射卫生;2006年01期
7 郑钧正;;放射诊断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J];中国辐射卫生;2006年01期
8 王康;吴宁;王历;;子宫动脉栓塞在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年09期
9 李信友;曾勇明;陆云峰;谭欢;;平板探测器DSA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及评价[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5年06期
10 孔庆碧;;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3例报告[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而慨,归绥琪;16例重复多次异位妊娠诊治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年06期
2 余慧敏;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治[J];上海医学;2002年02期
3 王保山,李瑞;腹泻是表象 排查要周详——1例异位妊娠误诊的教训[J];新医学;2002年06期
4 王振文;169例异位妊娠误诊原因分析[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S1期
5 苏纯,赵贵英;异位妊娠212例临床资料分析[J];临床医学;2002年02期
6 王本才,刘明媛,王静;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49例分析[J];临床医学;2002年03期
7 于杰 ,李清;132例异位妊娠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2年05期
8 王琳 ,王豫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未破型异位妊娠50例[J];国医论坛;2002年01期
9 梁雯;190例异位妊娠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02年02期
10 莫爱旭;异位妊娠51例误诊分析[J];广西医学;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秀华;;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二种方法的比较[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管北秀;;二例异位妊娠误诊原因分析[A];纪念卓越的人民医学家林巧稚大夫诞辰100周年——全国妇产科高级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张加娟;董芯蕊;陈卫;;异位妊娠8例声像图表现分析[A];第三届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郑萍;徐永枝;;不同时期异位妊娠发病因素的对比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球华人妇产科学术大会暨第三次全国妇产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瞿福霞;;异位妊娠30例临床分析[A];第二十四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七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谢近冬;;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A];第二十五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八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谢昆成;;化瘀消ve汤治疗异位妊娠32例[A];全国中医妇科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张翔昱;;连方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经验总结[A];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岑兰芬;;中西结合非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未破损型38例[A];浙江省第十七届农村医学暨乡镇卫生院管理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于冰;董江源;;子宫内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届全国妇产及计划生育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勾美图;异位妊娠误诊原因分析[N];农村医药报(汉);2005年
2 吴小敏;异位妊娠诊断[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3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妇科 李红;浅谈异位妊娠的预防[N];家庭医生报;2003年
4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全军计划生育技术中心教授 李力 整理 邹争春;异位妊娠 新指标有助早期识别[N];健康报;2012年
5 杨敬英;借超声 治异位妊娠[N];健康报;2007年
6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 主任医师 黄亚娟 梁舟;育龄妇女的“杀手”——异位妊娠[N];家庭医生报;2009年
7 罗丹峰 张建平 陈耀光;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N];中国医药报;2004年
8 ;异位妊娠可首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9 王丽华;异位妊娠的鉴别诊断[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10 潘敏珠;异位妊娠误诊宫内孕行药物流产的原因分析[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亚;不同时期异位妊娠发病相关因素的变迁及现时期两种特殊类型异位妊娠的临床诊疗[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琪;218例异位妊娠发病得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董玉楠;40例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病例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3 洪琼;异位妊娠患者诊疗过程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4 刘晓华;异位妊娠药物治疗的临床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5 闫泓霖;156例异位妊娠临床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6 任玮玮;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不同方案的疗效比较[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7 罗兰;中西医结合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贾佳;活血消ve法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张春艳;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赵海鹏;异位妊娠急诊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35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1835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