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T影像重建模型的主动脉夹层流固耦合模拟
本文选题:流固耦合 + 主动脉夹层 ; 参考:《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5年06期
【摘要】:主动脉夹层是血管内壁撕裂形成真假腔而形成的一种主动脉血管疾病。由于主动脉夹层假腔破裂风险高,发病凶险,致死率较高且难以抢救,故近年来关于该病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通过流固耦合模拟,研究血液与血管壁间的相互作用,为评估病变部位的破裂风险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该文介绍一种基于CT影像重建的主动脉夹层流固耦合模拟方法。在本文对一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例研究中,在血管厚度设定上采用了分区等厚度模型,并使用六面体单元对固体部分进行了网格划分。对于血管壁部分采用了线弹性本构关系。通过对计算得出的第一主应力、壁面切应力、流场等指标的分析,帮助评估主动脉夹层的破裂风险和预测破裂位置。
[Abstract]:Aortic dissection is a kind of aortic vascular disease caused by laceration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blood vessel and formation of true and false lumen. Because of the high risk of false chamber rupture of aortic dissection, the dangerous disease, the high mortality rate and the difficulty of rescue, the research on this disease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blood and vascular wall is studied by fluid-solid coupling simulation, which provides a feasible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risk of ruptu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ethod of fluid-solid coupling simulation of aortic dissection based on CT image reconstruction. In a case of Stanford B type aortic dissection, a partition isoparametric model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hickness of blood vessels, and a hexahedron element was used to mesh the solid part. The linear elastic constitutive relation is used for the vascular wall.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first principal stress, wall shear stress, flow field and so on, it is helpful to evaluate the rupture risk and predict the rupture location of aortic dissection.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371648,81470573)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4ZR1403300) 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12JC1402400)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重点项目(14ZZ012) 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课题(124119a3501)~~
【分类号】:R543.1;R81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Zeng-Sheng Chen;Zhan-Ming Fan;Xi-Wen Zhang;;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bloodstream and vascular structure on aortic dissecting aneurysmal model: A numerical study[J];Acta Mechanica Sinica;2013年03期
2 汪忠镐;主动脉夹层和夹层动脉瘤的发病和治疗探讨[J];现代实用医学;200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少鸿;范瑞新;吴若彬;郑少忆;黄克力;范小平;;388例主动脉瘤外科治疗体会[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2 马少鸿;吴若彬;范瑞新;郑少忆;;急性主动脉夹层及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J];广东医学;2007年08期
3 谭回林,李向平;主动脉夹层84例临床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5年09期
4 钟惠德;肖承年;郭才晟;;主动脉夹层30例临床分析[J];江西医药;2006年08期
5 董平栓 ,王绍欣 ,王珂 ,杨旭明 ,杨喜山 ,颛莉莉;主动脉夹层26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6 丁洪彬;张波;王秀平;田为中;姚振威;;16层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7年05期
7 覃勇民;伍广伟;;马凡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J];疑难病杂志;2010年10期
8 张丽华;;主动脉夹层分离14例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2008年07期
9 丁原森;陈吉香;郑斌全;;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J];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03期
10 王珊珊;林光柱;赵慧颖;;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1例[J];中国现代医生;201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建华;主动脉夹层免疫学发病机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2 崔佳森;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瘤体重构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董平栓;主动脉夹层的诊治进展[D];郑州大学;2004年
2 王利新;建立犬主动脉夹层模型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3 潘峰;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假腔壁力学初步分析的动物实验[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studies on the flow fields in aortic aneurysms associated with deployment of AAA stent-grafts[J];Acta Mechanica Sinica;2007年05期
2 汪忠镐,陈学明,余军,王仕华;支架型人工血管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9年06期
3 汪忠镐,王仕华,陈学明,张小明,舒畅,余军,靳裕峰,李国新;肾动脉平面以上主动脉瘤的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0年02期
4 汪忠镐;主动脉夹层和夹层动脉瘤的进展[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2年07期
5 汪忠镐;血管外科新进展———微创外科在大动脉外科中的作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亚民,吴晓双,陈丽华;主动脉夹层7例诊治体会[J];吉林医学;2000年06期
2 张娅莉,马利;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并发主动脉夹层误诊[J];临床误诊误治;2001年03期
3 刘旭东;主动脉夹层误诊精神症状1例[J];四川医学;2001年03期
4 阎明;主动脉夹层的诊治[J];中国临床医生;2001年12期
5 汪健,王咏梅;主动脉夹层12例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1年04期
6 彭整军;邓伟哲;赵怡;;急性型主动脉夹层7例的诊治体会[J];沈阳部队医药;2001年01期
7 任绍新,孙红生;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主动脉夹层1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2年20期
8 孟章文,梁胜奇;主动脉夹层3例误诊探析[J];医师进修杂志;2002年09期
9 刘淼冰,张海燕,李丽华,肖黎保,李春盛;老年人主动脉夹层临床特点[J];中国急救医学;2002年04期
10 杨振和,王明芳;主动脉夹层16例诊疗分析[J];临床医学;200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进;左保蓉;;主动脉夹层临床分析[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汪利宗;陆士奇;丁礼;;老年主动脉夹层30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石可;李岭;;26例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与治疗[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吕顽;;主动脉夹层的螺旋CT诊断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5 蔡振林;孙克玉;刘梅;朱洪松;;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对患者预后的评价[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6 何军;;主动脉夹层患者住院死亡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7 王晋军;姜桂喜;胡文贤;薛智军;李强;;11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治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第四届学术大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25年会庆论文集[C];2011年
8 匡世珍;;2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救护理[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沈洪;康瑜;姚志峰;陈永乐;史静;姚晨玲;童朝阳;魏来;王春生;舒先红;;主动脉夹层临床特点及误诊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孙伯青;程刚;许铭;;主动脉夹层20例临床诊治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枫;45-70岁警惕 主动脉夹层危害[N];北京日报;2012年
2 记者 李颖;每年新发主动脉夹层病例约20万[N];科技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李木元;主动脉夹层:熟视岂能无睹[N];人民政协报;2013年
4 衣晓峰 冯宇曦 本报记者 郑伟;主动脉夹层患者呈年轻化趋势[N];黑龙江经济报;2013年
5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管外科 庄郁峰;升主动脉夹层 微创治疗获突破[N];健康报;2013年
6 记者 李天舒;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取得重要进展[N];健康报;2009年
7 北京安贞医院 刘宁宁 卢晓娣;生死时速 抢救主动脉夹层患者[N];北京日报;2009年
8 记者孙梦 通讯员李彦忠;“双烟囱”技术治复杂主动脉夹层病[N];健康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朱国旺;主动脉夹层难防难治腔内治疗是发展趋势[N];中国医药报;2009年
10 健康时报记者 赵晴晴;装个盾牌治主动脉夹层[N];健康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荪;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基因表达谱生物学通路分析与基因调控网络构建[D];复旦大学;2013年
2 胡国富;287例主动脉夹层单中心回顾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贾文霄;主动脉夹层磁共振诊断及与超声等诊断方法的比较[D];新疆医科大学;2001年
4 张宇辉;汉族人群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分析以及与金属蛋白酶-1、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和促血管生成素-1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关联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5 乔平;931例主动脉夹层十年回顾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6 王利新;主动脉夹层致病相关基因的筛选与鉴定[D];复旦大学;2008年
7 张健;糖胺聚糖含量和分子结构改变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8 王建华;主动脉夹层免疫学发病机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9 夏健明;主动脉夹层肺损伤危险因素分析与外周血标志物筛查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10 肖亮;主动脉夹层动物模型制备及内膜破口封堵术的实验、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德鹏;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及住院死亡危险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葛阳阳;Debakey Ⅲb型主动脉夹层中起源于假腔的胸段分支动脉与动脉重塑关系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3 李笑;中国汉族人群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与主动脉夹层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周阎;急性与慢性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对比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5 李翔;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及手术治疗方式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6 陈曦;乌鲁木齐市主动脉夹层病例临床特征变化趋势十年回顾性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7 李红;主动脉夹层临床特点对比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8 张晶晶;以截瘫为主要表现的主动脉夹层1例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9 朱爱群;主动脉夹层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刘亚欣;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15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2115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