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新兵训练中运动性哮喘发病率流行病学调查及干预观察

发布时间:2018-08-02 12:33
【摘要】:【目的】观察新兵训练中运动性哮喘(exercise-induced asthma,EIA)的发病率、热身运动及正规训练后对发病率的影响。【方法】统计新兵3 km越野训练中,进行和不进行热身运动EIA的发病率,及正规训练3个月后3 km越野训练中,进行和不进行热身运动EIA的发病率。【结果】新兵入伍后进行3 km越野训练EIA发病率11.25%,进行热身运动后进行3 km越野训练EIA发病率6.33%,相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经过3个月正规训练后,进行3 km越野训练EIA发病率为5%,进行热身运动后进入3 km越野训练发病率为1.58%,交叉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兵入伍后进行较高强度的训练,会诱发较高的EIA发病率,科学的训练是降低EIA发病率、减少发病对战士身体损伤、降低对部队战斗力影响的重要方法。经过长时间的正规训练后,体质状况的改善可使EIA发病率明显下降。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cidence of exercise-induced asthma in the training of recruits, and the influence of warm-up exercise and regular training on the morbidity. [methods] the incidence of EIA during and without warm-up exercise in 3 km cross-country training of recruits was analyzed. And 3 km cross-country training after 3 months of regular training,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EIA after 3 km cross-country training was 11.25 in recruits and 6.33 in EIA after 3 km cross-country training after warm-up exercise. After three months of formal training, The incidence of EIA in 3 km cross-country training was 5 and 1.58 after warm-up. The cross-comparison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recruits were trained with high intensity after enlistment. Scientific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EIA, reduce the physical damage to soldiers and reduce the influence on the combat effectiveness of the army. After a long period of formal training, the improvement of physical condi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EIA.
【作者单位】: 武警河南总队医院;河南省体工大队;
【分类号】:R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神虎;中西医结合防治运动性哮喘[J];四川中医;2001年12期

2 张久宏;汪小燕;;3000m跑致运动性哮喘发作1例[J];河北医学;2006年12期

3 陈欣;林江涛;;运动性哮喘的诊断和治疗[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年23期

4 荀秋芬;胡成平;;运动性哮喘诊断方法的临床评价[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12年06期

5 Gdfrey S;姚铭举;;运动性哮喘发病机理的争论[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87年01期

6 施权;运动性哮喘一例报告[J];广西医学;1990年02期

7 纪树国;运动性哮喘[J];空军总医院学报;1991年01期

8 刘同想;;运动性哮喘1例报告[J];西南国防医药;1992年03期

9 ;特殊的运动性哮喘[J];体育科研;1994年03期

10 梁永杰;运动性哮喘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罗运春;;运动性哮喘[A];2005年浙江省儿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王烈;;运动性哮喘[A];全国第26届中医儿科学术会暨王烈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培革;;高渗盐水激发试验预测运动性哮喘的价值[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陈欣;曾梅英;李勇;徐静;林江涛;;关于儿童运动性哮喘患者变应性体质发生率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中医院急诊中心 陈四清;运动与哮喘[N];江苏经济报;2000年

2 江苏省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卫生所 王奋勇;运动性哮喘1例报道[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3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迟春花;运动性哮喘要回避过敏原[N];保健时报;2008年

4 副主任医师 魏开敏;运动性哮喘者能否运动[N];大众卫生报;2000年

5 魏开敏;患运动性哮喘仍可运动[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6 刘淑英;对症运动更养生[N];健康时报;2008年

7 ;哮喘运动员更有希望“拿牌”?[N];健康报;2008年

8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俞善昌教授;运动性哮喘可以预防[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9 愈善昌;冬季运动与哮喘[N];医药经济报;2002年

10 魏开敏;运动性哮喘患者参加运动应注意些什么[N];大众卫生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茗;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预防运动性哮喘的系统评价[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59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2159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1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