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肺动脉CT血管造影在急性肺栓塞中的临床应用

发布时间:2018-12-12 01:04
【摘要】:目的评价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肺动脉CTA确诊为肺栓塞患者,分析其影像学征象,并将原始数据导入工作站进行MPR、MIP及VRT等CT后处理,从不同角度及方位显示肺栓塞的最佳位置。结果 68例患者肺栓塞CTA的直接征象为不同程度的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充盈缺损,表现为中心型、偏心型、附壁血栓或完全阻塞型,本研究共发现栓子462个,其中肺动脉主干20个、左肺动脉主干62个、右肺动脉主干73个、肺叶及段支气管动脉307个;栓塞间接征象表现为肺动脉高压、肺纹理稀疏、胸水、肺梗塞等。结论肺动脉CTA技术具有快速、无创、准确等优势,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CT angiography (CTA) in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Methods Sixty-eight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embolism diagnosed by pulmonary C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their imaging features were analyzed. The original data were imported into workstation for post-processing of CT such as MPR,MIP and VRT. The best location of pulmonary embolism was displayed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directions. Results the direct signs of CTA in 68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embolism were different degree of filling defect of main or branch pulmonary artery, with central type, eccentric type, mural thrombus or complete obstruction type. A total of 462 emboli were found in this study, 20 of which were pulmonary artery trunk. There were 62 main arteries in left pulmonary artery, 73 in right pulmonary artery and 307 in lobar and segmental bronchial arteries. The indirect signs of embolism were pulmonary hypertension, sparse lung texture, pleural effusion, pulmonary infarction and so on. Conclusion Pulmonary artery CTA is a rapid, noninvasive and accurate technique, which is of great clinical value in the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evaluation of pulmonary embolism.
【作者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放射科;
【分类号】:R563.5;R81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凤仙;量子血治疗肺栓塞的效果初探[J];黑龙江医学;2000年08期

2 买玉兰,丁继侠;以晕厥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肺栓塞12例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6期

3 周继英,张瑞志;肺栓塞4例误诊分析[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0年03期

4 李冬云,李小莹,杨强,魏兵;38例肺栓塞临床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5 何善娴,张京岚,刘岩华;肺栓塞40例误诊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0年03期

6 梁瑛;应重视肺栓塞的防治工作[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0年04期

7 杨媛华,张洪玉;加强对肺栓塞的认识与诊治(一)[J];中国临床医生;2000年09期

8 杨媛华,张洪玉;加强对肺栓塞的认识与诊治(二)[J];中国临床医生;2000年10期

9 姜淑娟;肺栓塞的临床特点[J];山东医药;2001年20期

10 罗慰慈;肺栓塞的诊治进展[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兆山;陆学超;;不典型肺栓塞误诊1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血栓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国琴;;肺癌合并肺栓塞诊治进展[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孔海莹;温小红;陈庆廉;;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进展[A];2005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关艳丽;;基层医院肺栓塞16例诊治分析[A];2006年浙江省心血管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周训英;刘荣;王再见;;老年人肺栓塞28例临床观察及误诊原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6 张劲松;;肺栓塞诊治的几点认识[A];第十二届全国复苏与中毒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王怀振;;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肺栓塞一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杨锡光;朱丹;陈慧;骆健峰;王临英;陈卫松;;妇科手术相关肺栓塞12例临床分析[A];华东地区第13届中青年呼吸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胡红杰;;肺栓塞-从临床到影像[A];2012年浙江省放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张海生;王印林;张明生;;肺栓塞17例误诊分析。[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德芝 杨丽佳 王乐民;警惕肺栓塞的漏诊和误诊[N];健康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谭嘉 通讯员 吴玉华;为肺栓塞“正名”[N];健康报;2009年

3 山东省肥城市中医院外一科 李恒山;避免术后肺栓塞医生要增强意识[N];健康报;2013年

4 杨锐、特约记者 马红;九成肺栓塞被误诊[N];健康时报;2004年

5 金毕;不容忽视的肺栓塞[N];家庭医生报;2005年

6 吴玉华;肺栓塞:隐藏的病魔[N];人民政协报;2002年

7 保健时报特约记者 吴玉华 翟振国;肺栓塞“多发少见”危险大[N];保健时报;2006年

8 金毕;肺栓塞缘于下肢血栓[N];健康报;2007年

9 陈德芝;肺栓塞类型不同治法各异[N];健康报;2007年

10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教授 邓跃林;面对肺栓塞的挑战:急诊医师该做什么?[N];健康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毛锡金;双源CT双能量成像及迭代重建技术在肺栓塞的应用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2 马展鸿;肺栓塞的影像诊断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3 季顺东;抗血小板膜糖蛋白单抗片段肺栓塞动物模型显像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王青;螺旋CT肺动脉与静脉联合造影在肺栓塞及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5年

5 宋云龙;肺栓塞影像学诊断的系列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6 张运剑;肺栓塞大鼠动脉内膜增生及低分子肝素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7 王坚;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通畅率和肺栓塞的临床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8 张敬霞;实验性急性血栓性肺栓塞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9 张杰慧;基于CT造影图像的肺栓塞计算机辅助检测[D];重庆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喻冬芹;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40例临床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2 刘歆;310例肺栓塞临床预后和生存分析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3 国琦;肺栓塞病例回顾性分析[D];延边大学;2015年

4 蒲艳军;双能量CT灌注成像技术在急性肺栓塞中的应用[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5 魏伟;易患因素评分系统对肺栓塞的预测价值[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6 何俊毅;不同危险因素肺栓塞患者的抗凝疗程与疗效[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7 姚秀峰;椎体成形术术后肺栓塞相关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8 于潮晓;肺栓塞并发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荆丽宏;检测红细胞分布宽度、尿酸及D-二聚体对肺栓塞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的临床意义[D];青岛大学;2015年

10 古正凤;重庆地区近十年肺栓塞诊治回顾性调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73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2373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1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