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三维重建技术示踪硅藻进入溺亡家兔体内路径及分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6 10:12
【摘要】:目的: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半定量实验家兔溺死前后消化、呼吸、体循环等各脏器CT值变化趋势,造影剂泛影葡胺示踪含硅藻的溺液在机体内分布影像,将影像学图像量化为豪斯菲尔德(Hounsfield,Hu)值,为溺死鉴定提供客观量化数值和影像学参考,为怀疑溺死尸体的取材部位提供参考,以提高溺死尸体体内硅藻的检出率。方法:取长江重庆段鹅公岩大桥下江水10ml富集后用扫描电镜进行形态学分析及能谱扫描确定实验用水中硅藻纲属,取同一取水点江水40L置于60L透明收纳箱中,将泛影葡胺加入江水中配制浓度为10ml/L泛影葡胺示踪硅藻液作为实验溺液。实验家兔计重后用阿拉伯数字按升序进行编号并行多层螺旋CT(Multi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扫描。为确保扫描图像的稳定性,避免伪影干扰,用3%戊巴比妥钠按1ml/kg剂量肌肉注射麻醉后行生前CT扫描(空白对照组),再将家兔分为三组,断颈处死组(死后对照组)、断颈后入10ml/L泛影葡胺示踪的江水组(死后入水组)、在10ml/L泛影葡胺示踪的江水中自然溺亡组(溺亡组)。用CT扫描分析溺液在体内分布情况并比较各组家兔生前、死后内脏器官(口腔、食道、胃、气管、肺脏、心脏)Hu值。死后家兔经解剖病理诊断证实三维重建影像改变是否一致,并用扫描电镜鉴定溺亡组家兔心血中硅藻与溺液中硅藻的同一性。结果:实验江水中硅藻为羽纹纲菱形藻属及舟形藻属,MSCT扫描各组口腔、食道、胃、气管支气管腔、肺脏和心脏后量化为Hu值。空白对照组各脏器Hu值分别为46.00±2.01、32.09±1.85、59.00±2.83、-1005.09±11.71、-674.31±24.27、33.38±2.90。死后对照组各脏器Hu值分别为46.17±2.04、32.33±2.07、57.00±1.27、-1009.00±9.27、-692.33±6.11、32.00±3.61。死后入水组各脏器Hu值分别为118.50±4.46、33.00±1.27、60.50±2.51、-1002.00±11.87、-685.67±9.45、32.67±4.93。溺亡组各脏器Hu值分别为119.00±11.58、114.6±12.22、113.40±15.34、109.70±12.07、-321.10±62.51、50.40±10.12。空白对照组、死后对照组各脏器Hu值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死后入水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除口腔外)各脏器Hu值无显著差异(p0.05)。死后入水组与空白对照组、死后对照组口腔Hu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溺亡组与空白对照组、死后对照组及死后入水组口腔、食道、胃、气管支气管腔、肺脏和心室内Hu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解剖组织学观察与三维重建显示的溺亡家兔生前、死后影像学改变具有一致性,溺亡组家兔心血中硅藻与溺液中硅藻具有一致性。通过三维重建CT扫描空白对照组、死后对照组体内没有观察到示踪硅藻;死后入水组口腔、溺亡组实验所观察脏器有示踪硅藻存在;蕈样泡沫对影像学图像的密度分辨率存在一定影响。结论:利用三维重建技术与泛影葡胺示踪得到了硅藻在溺亡家兔体内分布的影像征象,数字化Hu值能记录到不被肉眼可见的影像学改变。三维重建技术为溺死鉴定提供了诊断学影像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19
【图文】:

水样采集,滤膜,元素成分


水样采集如图 1-1,取 10ml 江水,用 10%双氧水和 1mol/L 盐酸 1:酸盐和有机质,用 0.45μm 孔径滤膜与抽滤装置组装,开真空抽滤[mmHg),最后再加 10ml 无水乙醇去除滤膜内水分,剪取滤膜部分。的超微形态用重庆市刑事科学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的飞纳 PhenomTM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如图 1-2 进行观察,工作电压 5k0 μA,用与电镜配套的能量色散 x 射线分析仪(Energy Dispersive opy ,EDS)进行元素分析,工作电压和电流分别为 15 kV 和 20μA中各元素成分的原子百分比。能谱点扫描后分析结果如图 1-3,所得拍目标物的元素成分,si、O 元素的比例分别为 29%和 64%,其原:2 ,说明 Si 的存在形式主要为 SiO2。

元素分析,能谱,舱门


12图 1-3 能谱点扫描后元素分析Fig 1-3 The elemental analysis after spectral point scanning水样分析扫描电镜操作步骤:1)将剪取的滤膜通过导电胶固定在样品台上,将富集硅藻在烘箱中 110℃烘烤 2h 烘干。2)将制作完成的样本基座及样品用上样专用镊子放入样品杯中固定。3)调平:顺时针方向旋转样品杯,使得样品的上缘和样品杯口在一个水平面4)调低:调到一个水平面后继续顺时针旋转五个刻度,即样品下降 2.5mm。5)插入检测载物基座,手动关闭舱门,舱门自动锁止。

扫描电镜


飞钠扫描电镜Fig1-2Phenom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丞辉;王彪;李正东;秦志强;;溺水尸体硅藻检验的研究进展[J];法医学杂志;2015年06期

2 王玉仲;赵建;李鹏;胡孙林;王会品;王慧君;刘超;;三种硅藻检验方法比较[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3 赵建;袁自闯;张彦吉;石河;胡孙林;刘超;温锦锋;;两种硅藻检验方法的比较[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5年01期

4 李向阳;赵建;刘超;胡孙林;张又川;温锦锋;成建定;;溺死及死后入水兔肺组织中硅藻分布[J];法医学杂志;2014年02期

5 韩军鸽;王程宝;李兴彪;范琰琰;冯相平;;硅藻硝酸消化法与浮游生物16S rDNA PCR法在溺死鉴定中的比较[J];法医学杂志;2013年05期

6 陈光辉;谢云铁;金洪年;;硅藻检验用于溺死法医学鉴定的研究进展[J];广东公安科技;2012年02期

7 胡孙林;温锦锋;张小婷;方超;王松才;戴维列;刘超;;微波消解-扫描电镜联用检测脏器内硅藻[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8 汪家文;于晓军;王晓雁;;溺死法医学鉴定的研究新进展[J];法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9 何方刚;刘良;黄代新;杨庆恩;翟仙敦;尹慧;;浮游生物16S rDNA检测在大鼠溺死鉴定中的价值[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10 孙维琦,于晓军,李坦;微波消解法检验硅藻的实验研究[J];法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会品;勒福特王水消解法检验硅藻的法医学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2 邓建强;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应用于法医学实践的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余政梁;PCR法检测硅藻SSU基因在溺死鉴定中的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05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2805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e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