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是正畸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通常表现为上颌骨及上颌前牙前突,可同时伴有下颌后缩,前牙常表现为深覆牙合和深覆盖,患者侧貌突度较大;由此,患者的咬合功能、侧貌美观及心理状态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当错过生长发育高峰期以后,此类患者的掩饰性治疗常需要拔除前磨牙,利用拔牙间隙大量内收前牙以改善软组织侧貌突度。而在正畸临床治疗中,牙齿移动所伴随的牙槽骨改建变化近年来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临床上常见的前牙内收方式包括倾斜性内收和控根性内收,两种内收方式存在着生物力学差异,但前牙在两种内收方式下相关牙槽骨的改建是否存在差异尚不知晓。另外,正畸牙齿移动常常会造成牙根吸收,但关于牙根吸收的危险因素目前仍存在有诸多争议。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相较于传统二维影像学手段更为精确和可靠,因此本实验拟利用CBCT研究安氏Ⅱ类1分类青年少患者上颌切牙内收过程中的牙齿运动方式,比较不同内收方式下相关牙槽骨的改建变化情况,同时对切牙内收过程中的牙根吸收进行研究,为正畸临床矫治提供参考。目的:1.定性和定量地研究上颌切牙内收移动的运动方式。2.探讨和比较上颌切牙在不同内收方式下相关牙槽骨的改建变化。3.研究上颌切牙内收移动后发生的牙根吸收并探讨相关风险因素。方法:选择40例安氏Ⅱ类1分类青少年患者,包括男性11名,女性29名,平均年龄13.90岁,平均矫治时间2.19年,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利用三维软件对患者术前术后CBCT进行处理,测量上颌切牙在水平向、垂直向、颊舌向的运动;根据切牙根尖在水平向的移动方向差异将上颌切牙分为倾斜内收组和控根内收组,并比较不同组间牙齿运动方式差异。其次,测量各组的牙槽骨厚度和高度变化,并比较不同组间牙槽骨改建变化差异。最后,测量上颌切牙内收后的牙根吸收,并采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探讨风险因素。测量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牙齿测量指标:40位患者的160颗上颌切牙中,66颗切牙纳入倾斜内收组,94颗切牙纳入控根内收组;倾斜内收组内中切牙所占比例较高,控根内收组侧切牙所占比例较高。术前倾斜内收组切牙牙冠较控根内收组更为唇倾,两组切牙在正畸治疗后均发生显著内收和直立。倾斜内收组内:切牙切缘内收量和牙齿内收角度分别为5.86mm和19.70°,R1与R2点分别内收1.52mm与0.54mm,而R3点和根尖点则发生了颊向运动;在垂直向,切缘与腭平面距离增大1.24mm,但自R1点至根尖点,切牙各参考点与腭平面的垂直距离均减小。控根内收组内:切牙切缘内收量和牙齿内收角度分别为4.86mm和9.14°,R1点至根尖点水平内收量分别为2.98mm、2.58mm、2.20mm、1.98mm,内收量逐渐减小;在垂直向,牙齿各参考点至腭平面的距离均减小,减小量从切缘的0.17mm逐渐增大到根尖的1.79mm。倾斜内收组切牙切缘内收距离和牙齿内收角度均显著大于控根内收组,而控根内收组R1和R2点的内收距离和压低距离均显著大于倾斜内收组,两组R3、RA点垂直向运动距离无统计学差异。2.牙槽骨测量指标:两组上颌切牙的术前牙槽骨高度和厚度基本一致。正畸治疗后,倾斜内收组上颌切牙唇侧牙槽骨厚度从牙根颈部到根尖部均减小,且往根尖方向减小量逐渐增大,同时腭侧牙根颈部的牙槽骨厚度显著减小。控根内收组上颌切牙唇侧牙槽骨厚度自牙根颈部到根尖部均表现为增加,但增加量较小,而腭侧牙槽骨厚度均显著减小,且在牙根颈部减小量最大。倾斜内收组T1厚度减小,控根内收组各水平牙槽骨总厚度均减小。两组唇侧、腭侧牙槽嵴高度均下降,而腭侧更明显,控根内收组腭侧牙槽嵴高度降低最显著(2.50mm)。同时,66颗牙齿出现牙槽骨损伤(骨开窗、骨开裂),占总样本的41.25%,包括18个位点出现骨开窗,51个位点出现骨开裂;倾斜内收组4颗牙齿同时出现唇侧根尖区骨开窗和腭侧骨开裂,控根内收组11颗牙齿出现严重骨开裂。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倾斜内收组的牙槽骨损伤多表现为骨开窗,而控根内收组的牙槽骨损伤更多表现为骨开裂。3.牙根吸收:正畸治疗完成后,所有上颌切牙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牙根吸收,吸收量0.09‐4.46mm,91.9%的牙齿吸收量小于2.00mm,而4.4%的牙齿吸收量大于3.00mm,仅有两颗牙齿吸收超过4.00mm。牙根吸收无性别差异性,同时牙根吸收与初始牙齿长度、切牙内收方式、患者初始矫治年龄、矫治时间均无显著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牙根吸收的风险因素为:牙根的压低运动、牙根与骨皮质靠近、牙根的水平向内收。结论:1、安氏Ⅱ类1分类青少年患者上颌切牙大范围内收时,中切牙多表现为倾斜性内收,侧切牙多表现为控根性内收;2、在两种内收方式下,上颌切牙均发生了较大范围的内收和直立,且上颌切牙的运动方式均为平移、旋转和压低运动的组合;3、上颌切牙大范围内收时,倾斜性内收组唇侧根尖区、腭侧牙槽嵴区以及控根内收组腭侧牙根颈部及中部区域均牙槽骨吸收高风险区;4、上颌切牙内收后牙根吸收大部分小于2.00 mm,发生严重牙根吸收的比例较小;上颌切牙牙根吸收无性别差异性,牙根吸收与初始矫治年龄、矫治时间以及切牙内收方式无关;牙根垂直向压低运动、牙根与骨皮质靠近以及牙根水平向内收是牙根吸收的风险因素。
【学位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783.5;R816.98
【部分图文】: 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CBCT 资料导入 Mimics 软件后,利用 Mask 功能获得颅颌面三维重建图像以及3 个相互垂直的参考平面(图 1A),利用 Online Reslice 功能截取上颌切牙的矢状面,之后在矢状位旋转视图,使水平线(绿线)经过上颌切牙唇腭侧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图 1B),在水平位调整矢状线(橙线)使其经过切牙牙冠的唇腭侧中点(图 1C),最后在冠状位调整矢状线使其经过切缘中点与根尖点(图 1D),即可获得切牙的正中矢状面(central buccolingualplane,CBP)。
图 1 Mimics 重建图及截取切牙正中矢状面econstruction graphics of Mimics and acquiring the central buccolingual pmaxillary incisor.量牙根吸收的上颌切牙正中矢状面中,确定切牙的切缘点(incisal edge,root apex,RA)(图 2A),切缘点与根尖点的直线距离为牙齿长度(L),牙根吸收则定义为术前牙齿长度减去术后牙齿长度。另外切线定义为切牙牙长轴(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incisor,L
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离。同时上颌切牙牙长轴的延长线与腭平面的后下交角记为 LAI-P(P图 3C项目的术前术后差值即为切牙的内收角度。至此,上颌切牙内收移动被分平向、垂直向、颊舌向三个维度进行测量分析,上颌切牙参考点、参考平离和角度测量模拟见图 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丽;刘继华;赵建锋;;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的部分影响因素[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年34期
2 张玉峰;;青少年正畸治疗中影响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研究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96期
3 李翀乾;刘继光;;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北京口腔医学;2018年03期
4 王玉兰;王铁军;柳忠豪;;牙根吸收的研究进展[J];北京口腔医学;2017年01期
5 赵彦文;;探讨正畸治疗中拔牙与牙根吸收关系[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年04期
6 尹清志;张蓓;王首军;;正畸治疗前后上中切牙牙根吸收及自行修复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3年01期
7 杨艺强;米振林;葛振林;;正畸相关牙根吸收的临床诊断方法比较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3年05期
8 余丽霞;何姝姝;陈嵩;;全景及根尖片对正畸相关牙根吸收诊断准确性的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年02期
9 张德亮;李辉;;正畸治疗与牙根吸收[J];中国美容医学;2009年10期
10 于焕英;张晓明;;正畸炎性牙根吸收研究进展[J];北京口腔医学;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建萍;人尿源性干细胞促进移动性牙根吸收修复的体内外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2 胡亚军;重组人生长激素对正畸诱导的炎症性牙根吸收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3 张月兰;不同正畸力作用下大鼠行为反应与牙根吸收的相关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4 刘楚峰;牙槽外科辅助正畸快速整体内收上颌前牙的动物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迪;上颌切牙不同内收方式下相关牙槽骨改建与牙根吸收的CBCT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2 杨学广;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病因机制及正畸诊断治疗[D];郑州大学;2018年
3 王梦蕾;上颌尖牙阻生与邻近牙齿牙根吸收的三维影像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8年
4 李东;巴戟天多糖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根吸收影响的研究[D];佳木斯大学;2018年
5 张静;MMP-2在正畸源性牙根吸收中的作用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7年
6 胡琴;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移动性牙根吸收后修复作用的初步探讨[D];重庆医科大学;2017年
7 周艳妮;淫羊藿苷对正畸致炎性牙根吸收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8 刘永召;超声对大鼠正畸性牙根吸收的修复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9 徐小淋;釉基质蛋白对大鼠移动性牙根吸收后修复作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10 SAHIBZADI UZMA NOOR;[D];中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
28392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2839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