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血栓的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8 05:09
背景:肠系膜上静脉(SMV)-门静脉(PV)血栓形成是较少见疾病,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常被延误诊断,急性和亚急性患者可因侧枝建立不良而发生肠梗死。治疗SMV-PV血栓形成的传统方法有内科抗凝、溶栓等保守疗法,对广泛血栓合并肠坏死者,可采用外科切除肠管联合抗凝治疗,但死亡率高达50%。近年,国内外陆续报道介入微创技术治疗SMV-PV血栓形成并获得优良效果。目的:建立SMV-PV血栓模型,观察实验动物血栓形成后不同时期腹部CT、MRI变化,评估血管内介入技术建立SMV-PV血栓动物模型的可行性,了解不同时期SMV-PV血栓的CT、MRI变化规律及其自然演变过程,为临床诊断、治疗急性和亚急性SMV-PV血栓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总结12例采用经颈静脉途径经肝穿刺门静脉(简称TIPS途径)介入治疗急性和亚急性SMV-PV血栓的经验,评价此技术治疗急性和亚急性SMV-PV血栓形成的疗效。材料和方法:第一部分SMV-PV血栓模型的建立。对9头小型猪行经皮经肝脏门静脉穿刺,用球囊导管阻塞PV主干并注入自体血栓,30分钟之后行PV造影证实SMV-PV血栓形成,并比较血栓形成前后影像学变化。第二部分模型...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球囊(~)阻断PV主干,脾静脉显影(t)
1.1PV血流通畅,管壁光滑,肝内PV分支(t)显示清导管(直径12Inm,长度20Inm),用造影剂充盈球影显示,PV血流减慢,脾静脉显影,少量造影剂肝,肝内分支现示不清楚(图1.2)。
图 1.3SMV一PV广泛血栓(一)形成,侧支显影({)。三、CT、MRI表现血栓形成前,CT平扫PV同腹主动脉呈等密度(图1.4),增强扫描提示PV主千及分支血流通畅,管壁光滑(图1.5);由于流空效应MR工平扫Tl加权像和T2加权像均呈低信号(图1.6,图1.7)。图1.4血栓形成前CT平扫门静脉(杏)同腹土动脉旱等密度(一)。图1.5血_栓形成前CT增强门静脉主干及分支(杏)血流通畅,管壁光滑。
本文编号:2984336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球囊(~)阻断PV主干,脾静脉显影(t)
1.1PV血流通畅,管壁光滑,肝内PV分支(t)显示清导管(直径12Inm,长度20Inm),用造影剂充盈球影显示,PV血流减慢,脾静脉显影,少量造影剂肝,肝内分支现示不清楚(图1.2)。
图 1.3SMV一PV广泛血栓(一)形成,侧支显影({)。三、CT、MRI表现血栓形成前,CT平扫PV同腹主动脉呈等密度(图1.4),增强扫描提示PV主千及分支血流通畅,管壁光滑(图1.5);由于流空效应MR工平扫Tl加权像和T2加权像均呈低信号(图1.6,图1.7)。图1.4血栓形成前CT平扫门静脉(杏)同腹土动脉旱等密度(一)。图1.5血_栓形成前CT增强门静脉主干及分支(杏)血流通畅,管壁光滑。
本文编号:2984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298433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