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MR在肺动脉栓塞层面、栓子性质评估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01-19 16:09
目的研究CT、MR在肺动脉栓塞(PE)层面、栓子性质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其中42例患者采用CT检查作为CT组,另42例患者采用MRI检查作为MRI组。观察两组患者PE检出率、检出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情况。结果 CT、MRI两种扫描方式对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确诊率分别为95.24%、97.62%,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CT检查单发、多发、左侧多发以及右侧多发分别为23.81%、59.52%、16.67%以及14.29%;MRI检查分别为28.57%、54.76%、19.05%以及14.29%,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CT检查马赛克征、心包积液或胸腔积液、肺动脉高压、肺段梗死以及局限性肺纹理稀疏分别为33.33%、26.19%、16.67%、28.57%以及19.05%;MRI检查分别为28.57%、 23.81%、19.05%、33.33%以及14.29%,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CT、MRI在肺动脉栓塞患者中评估价值较高,...
【文章来源】: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18(11)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EBCT增强扫描。图1可见左右肺动脉干内充盈缺损(↑);图2同一位置的MRI横断面HASTE+脂肪抑制像(图2)示血栓呈高信号影(↑)。图3-4MRI电影扫描分别于不同体位显示左肺动脉(图3)、右肺动脉(图4)血栓性充盈缺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层螺旋CT与肺动脉MRI技术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价值中的对比分析[J]. 王建辉,刘有云. 中国医学装备. 2017(06)
[2]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诊断急诊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价值[J]. 崔英才,孔丽娟,王力泽.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04)
[3]磁共振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估[J]. 李雯,纪俊雨,白洪忠,耿广,郝萌,贾建雷.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7(02)
[4]256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及溶栓治疗效果评价[J]. 周涛,潘爱珍.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12)
[5]增强核磁共振肺灌注扫描技术与增强核磁共振肺动脉造影术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 张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05)
[6]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早期诊断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实效性评价[J]. 李卫星,姚菁菁.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03)
[7]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J]. 赵传军,杨峰,周静然.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03)
[8]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对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价值[J]. 贾飞鸽,彭珂文,汪春荣,高慧,古治梅,高德宏,谭四平,沈比先.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3(06)
本文编号:2987300
【文章来源】: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18(11)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EBCT增强扫描。图1可见左右肺动脉干内充盈缺损(↑);图2同一位置的MRI横断面HASTE+脂肪抑制像(图2)示血栓呈高信号影(↑)。图3-4MRI电影扫描分别于不同体位显示左肺动脉(图3)、右肺动脉(图4)血栓性充盈缺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层螺旋CT与肺动脉MRI技术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价值中的对比分析[J]. 王建辉,刘有云. 中国医学装备. 2017(06)
[2]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诊断急诊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价值[J]. 崔英才,孔丽娟,王力泽.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04)
[3]磁共振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估[J]. 李雯,纪俊雨,白洪忠,耿广,郝萌,贾建雷.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7(02)
[4]256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及溶栓治疗效果评价[J]. 周涛,潘爱珍.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12)
[5]增强核磁共振肺灌注扫描技术与增强核磁共振肺动脉造影术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 张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05)
[6]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早期诊断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实效性评价[J]. 李卫星,姚菁菁.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03)
[7]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J]. 赵传军,杨峰,周静然.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03)
[8]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对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价值[J]. 贾飞鸽,彭珂文,汪春荣,高慧,古治梅,高德宏,谭四平,沈比先.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3(06)
本文编号:29873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298730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