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赛的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以广州马拉松业余参赛者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28 02:18
近年来马拉松运动在我国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马拉松这项运动。但由于群众的运动知识薄弱以及运动方法不正确,保护意识不足等问题而造成运动损伤甚至猝死。参赛人数的激增但并不代表群众的运动能力也能相应提高。因此本文研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广州马拉松业余参赛者群体特征进行调查,了解业余参赛者的基本情况。2.研究业余参赛者的训练方式,了解业余参赛者性别、年龄段所损伤的部位、损伤类型与发生运动损伤的赛段。3.从赛前准备、赛中状况以及赛后情况分析业余参赛者损伤规律,以及预防损伤的意识,为今后马拉松业余参赛者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马拉松赛的运动损伤作为此次论文的研究对象,对267名广州马拉松业余参赛者进行问卷调查。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广州马拉松业余参赛者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运动中损伤的部位、损伤的类型以及损伤的赛段。通过对参加广州马拉松的267名业余参与者进行运动性损伤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马拉松业余参赛者赛间损伤部位以下肢发生损伤的机率最高,其中大腿发生运动损伤最多,其次是小腿和膝关节;损伤的类型以肌肉拉伤为主,不同性别和各...
【文章来源】:广州体育学院广东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赛前准备情况统计(N=267)
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能有效提高跑步效率,降低运动损伤。强大的肌肉力量能为容易出现运动损的关节部位提供保护和支撑,抵消掉大部分外力,同时减少和控制了外力对部位的剪切力与扭转力,尤其是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的部位[32]。在马拉松训练必须采取有效的、专门的“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来提高运动员的下肢支撑量耐力肌群和各关节力量耐力[33]。4.2.2 广州马拉松业余参赛者赛前针对性训练安排
看情况而定的,占比分别是 4.87%、9.74%和 6.74%。研究表明[37],训练效果训练痕迹(运动训练后外部刺激留在参与者机体上的良性刺激)的不断积累若锻炼时间的间隔过长,在训练痕迹消失后再进行锻炼,相当于浪费了上一锻炼的效果,所以科学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训练痕迹未消失之前就进行第二次练,也就是说最科学有效的做法是每周锻炼 3-5 次。4.2.4 广州马拉松业余参赛者练习场地分析据图 4 反映得知,马拉松业余参赛者的跑步场地多样化,所以问卷采用多选择,百分比之和大于 1。广州马拉松业余参赛者跑步场地主要是以公路为主占比例 63.67%;其次是塑胶跑道,占比 54.31%;再次是山路,占比 49.81%;有是公园,占比 33.71%;最少人选择的是跑步机,占比 11.99%。分析原因:马拉松业余参赛者选择公路优点是更方便快捷缩短了参与这运动所耗费的时间。其次因为马拉松赛都以城市的公路作为主要赛段,这是了更好的适应比赛环境,而且公路遍布范围广;
本文编号:3004174
【文章来源】:广州体育学院广东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赛前准备情况统计(N=267)
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能有效提高跑步效率,降低运动损伤。强大的肌肉力量能为容易出现运动损的关节部位提供保护和支撑,抵消掉大部分外力,同时减少和控制了外力对部位的剪切力与扭转力,尤其是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的部位[32]。在马拉松训练必须采取有效的、专门的“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来提高运动员的下肢支撑量耐力肌群和各关节力量耐力[33]。4.2.2 广州马拉松业余参赛者赛前针对性训练安排
看情况而定的,占比分别是 4.87%、9.74%和 6.74%。研究表明[37],训练效果训练痕迹(运动训练后外部刺激留在参与者机体上的良性刺激)的不断积累若锻炼时间的间隔过长,在训练痕迹消失后再进行锻炼,相当于浪费了上一锻炼的效果,所以科学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训练痕迹未消失之前就进行第二次练,也就是说最科学有效的做法是每周锻炼 3-5 次。4.2.4 广州马拉松业余参赛者练习场地分析据图 4 反映得知,马拉松业余参赛者的跑步场地多样化,所以问卷采用多选择,百分比之和大于 1。广州马拉松业余参赛者跑步场地主要是以公路为主占比例 63.67%;其次是塑胶跑道,占比 54.31%;再次是山路,占比 49.81%;有是公园,占比 33.71%;最少人选择的是跑步机,占比 11.99%。分析原因:马拉松业余参赛者选择公路优点是更方便快捷缩短了参与这运动所耗费的时间。其次因为马拉松赛都以城市的公路作为主要赛段,这是了更好的适应比赛环境,而且公路遍布范围广;
本文编号:3004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300417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