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纵隔混合型恶性生殖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发布时间:2021-04-03 22:40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混合型生殖细胞瘤(mixed germ cell tumor, MGCT)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7例纵隔MGCT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7例患者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5例同时行PET/CT检查。结果 7例病灶均表现为分叶状或类圆形囊实性肿块,病灶最大径9.0~20.1cm,中位数15.7cm;增强动脉期瘤内均见强化迂曲血管影,静脉期血管影增多,瘤灶实性部分强化较动脉期明显,不均匀渐进性强化。5例PET/CT检查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范围约5.0~8.3,平均6.7±1.5。结论青少年男性、增强动静脉两期血管影逐渐增多、瘤灶实质不均匀渐进性强化、瘤灶血供丰富却不同程度囊变及坏死、18F-FDG高代谢的前纵隔囊实性肿块,有助于提示MGCT的诊断。
【文章来源】: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30(04)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CT平扫右纵隔囊实性肿块。图1B 增强动脉期瘤内见强化血管影(黑箭头)。图1C 动脉期显示肝脏转移瘤(白箭头)。图1D,1E 静脉期瘤内见血管增多(黑箭头)。图1F 病理图(HE×200)
纵隔MGCT主要CT表现为边界不清、密度不均的巨大肿物,中央呈囊实性改变。本组病例均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巨大肿块,最大径均≥9cm,这与MGCT几乎都含有卵黄囊瘤成分有关,肿瘤恶性程度较高,呈侵袭性生长,短期内可形成巨大团块,因此当CT发现病灶时,肿瘤体积一般较大。由于含有2种或以上生殖肿瘤成分,内部结构复杂多样,当部分具有腺体样结构的肿瘤成分发生粘液样变时,肿瘤就会出现囊性改变;其次病灶本身较大、生长快,虽然瘤内具有丰富的新生肿瘤血管,但仍因血供不足而致瘤灶大片坏死、囊变,该矛盾性特点可作为纵隔MGCT的特征性表现之一;部分瘤体内尚可见到钙化及脂肪密度影,此为成熟畸胎瘤的特征性表现,本组1例患者可观察到此典型征象。Neha及Cha等[11-12]报道纵隔MGCT常常与显著的血管成分混合,血管连接组织可能是原发性纵隔MGCT的内在组成部分,其可表现为恶性血管性肿瘤(血管肉瘤)或良性血管增生(静脉血管瘤)。本组7例患者均行CT增强动静脉两期扫描,动脉期囊实性灶内均见较强的强化迂曲肿瘤血管影,静脉期血管影较前增多,呈星点、蚯蚓状分布,这一特点亦可作为MGCT特征表现,推测肿瘤实性部分呈不均匀渐进性强化的特点与其丰富的新生血管成分或血管组织有关。纵隔MGCT短期内易侵犯周围组织脏器[13]并可较早出现远处转移[14],以肺、肝脏转移多见。本组病例中侵犯右侧心包1例;肝脏转移2例;两肺、右侧胸膜及纵隔内淋巴结转移各1例。本组5例PET/CT检查均显示病灶呈不均匀放射性浓聚,SUVmax范围约5.0~8.3,平均6.70±1.50,其中3例包含2种生殖细胞肿瘤成分病灶的SUVmax为5.0~6.7;1例包含3种生殖细胞肿瘤成分的病灶SUVmax为7.6;1例包含4种生殖细胞肿瘤成分的病灶SUVmax为8.3,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纵隔MGCT在PET/CT上具有强烈摄取相符合[15-16];分析其FDG摄取增高的原因可能为纵隔MGCT本身恶性程度较高,肿瘤成分复杂多样,瘤内新生血管丰富,代谢进展快,因而摄取显像剂就更多。纵隔MGCT的PET/CT优势主要在对全身病灶的检出,本组4例中伴肝脏、右侧胸膜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各1例,SUVmax约2.3~8.2。因此,PET-CT 检查在纵隔MGCT的临床分期、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原发性纵隔混合型恶性生殖细胞瘤1例[J]. 原媛,边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07)
[2]纵隔原发生殖细胞肿瘤56例临床病理分析[J]. 采丽,章如松,时姗姗,吴楠,陆珍凤,石群立,饶秋,沈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8(02)
[3]原发恶性纵隔生殖细胞瘤的治疗与预后[J]. 李均勇,何明敏,邹雪林,肖至兰,丁振宇. 现代肿瘤医学. 2017(13)
[4]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纵隔原发生殖细胞肿瘤病理诊断中的价值[J]. 沈勤,吴楠,李锐,魏雪,陆珍凤,夏秋媛,饶秋,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6(09)
[5]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进展[J]. 吕炳建,程亮.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5 (12)
[6]鞍上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例[J]. 王德广,李巍,孙振环.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02)
[7]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J]. 赵艳,金鑫,李楠,郭苏阳,朱博.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14(02)
[8]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的64层螺旋CT诊断及病理表现[J]. 朱刚明,谭琦瑄,钟胜,李兆勇,付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11)
本文编号:3117218
【文章来源】: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30(04)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CT平扫右纵隔囊实性肿块。图1B 增强动脉期瘤内见强化血管影(黑箭头)。图1C 动脉期显示肝脏转移瘤(白箭头)。图1D,1E 静脉期瘤内见血管增多(黑箭头)。图1F 病理图(HE×200)
纵隔MGCT主要CT表现为边界不清、密度不均的巨大肿物,中央呈囊实性改变。本组病例均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巨大肿块,最大径均≥9cm,这与MGCT几乎都含有卵黄囊瘤成分有关,肿瘤恶性程度较高,呈侵袭性生长,短期内可形成巨大团块,因此当CT发现病灶时,肿瘤体积一般较大。由于含有2种或以上生殖肿瘤成分,内部结构复杂多样,当部分具有腺体样结构的肿瘤成分发生粘液样变时,肿瘤就会出现囊性改变;其次病灶本身较大、生长快,虽然瘤内具有丰富的新生肿瘤血管,但仍因血供不足而致瘤灶大片坏死、囊变,该矛盾性特点可作为纵隔MGCT的特征性表现之一;部分瘤体内尚可见到钙化及脂肪密度影,此为成熟畸胎瘤的特征性表现,本组1例患者可观察到此典型征象。Neha及Cha等[11-12]报道纵隔MGCT常常与显著的血管成分混合,血管连接组织可能是原发性纵隔MGCT的内在组成部分,其可表现为恶性血管性肿瘤(血管肉瘤)或良性血管增生(静脉血管瘤)。本组7例患者均行CT增强动静脉两期扫描,动脉期囊实性灶内均见较强的强化迂曲肿瘤血管影,静脉期血管影较前增多,呈星点、蚯蚓状分布,这一特点亦可作为MGCT特征表现,推测肿瘤实性部分呈不均匀渐进性强化的特点与其丰富的新生血管成分或血管组织有关。纵隔MGCT短期内易侵犯周围组织脏器[13]并可较早出现远处转移[14],以肺、肝脏转移多见。本组病例中侵犯右侧心包1例;肝脏转移2例;两肺、右侧胸膜及纵隔内淋巴结转移各1例。本组5例PET/CT检查均显示病灶呈不均匀放射性浓聚,SUVmax范围约5.0~8.3,平均6.70±1.50,其中3例包含2种生殖细胞肿瘤成分病灶的SUVmax为5.0~6.7;1例包含3种生殖细胞肿瘤成分的病灶SUVmax为7.6;1例包含4种生殖细胞肿瘤成分的病灶SUVmax为8.3,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纵隔MGCT在PET/CT上具有强烈摄取相符合[15-16];分析其FDG摄取增高的原因可能为纵隔MGCT本身恶性程度较高,肿瘤成分复杂多样,瘤内新生血管丰富,代谢进展快,因而摄取显像剂就更多。纵隔MGCT的PET/CT优势主要在对全身病灶的检出,本组4例中伴肝脏、右侧胸膜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各1例,SUVmax约2.3~8.2。因此,PET-CT 检查在纵隔MGCT的临床分期、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原发性纵隔混合型恶性生殖细胞瘤1例[J]. 原媛,边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07)
[2]纵隔原发生殖细胞肿瘤56例临床病理分析[J]. 采丽,章如松,时姗姗,吴楠,陆珍凤,石群立,饶秋,沈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8(02)
[3]原发恶性纵隔生殖细胞瘤的治疗与预后[J]. 李均勇,何明敏,邹雪林,肖至兰,丁振宇. 现代肿瘤医学. 2017(13)
[4]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纵隔原发生殖细胞肿瘤病理诊断中的价值[J]. 沈勤,吴楠,李锐,魏雪,陆珍凤,夏秋媛,饶秋,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6(09)
[5]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进展[J]. 吕炳建,程亮.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5 (12)
[6]鞍上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例[J]. 王德广,李巍,孙振环.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02)
[7]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J]. 赵艳,金鑫,李楠,郭苏阳,朱博.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14(02)
[8]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的64层螺旋CT诊断及病理表现[J]. 朱刚明,谭琦瑄,钟胜,李兆勇,付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11)
本文编号:3117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311721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