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CT测量成人寰枢椎后方部分结构数据设计寰枢椎板间融合器

发布时间:2021-07-27 03:20
  背景:寰枢椎融合器一直以侧块关节融合器为研究热点,但其置入操作风险过大,目前临床上一直缺乏可广泛应用的寰枢椎融合器。目的:探究成人后路寰枢椎板间融合器的CT影像解剖学可行性并给出初步设计。方法:对100例成人(男50例,女50例)寰枢椎CT三维成像进行测量,测量指标包括寰椎单侧后弓长度、寰椎后弓厚度、枢椎单侧椎板长度、枢椎椎板厚度、寰椎后弓上缘至枢椎椎板下缘距离,分析寰枢椎后方部分结构的CT测量数据并设计寰枢椎板间融合器。结果与结论:①男、女性的寰椎单侧后弓长度分别为(23.41±1.48)mm和(22.23±1.25)mm,寰椎后弓厚度分别为(6.00±0.96) mm和(5.28±0.78) mm,枢椎单侧椎板长度分别为(18.54±2.23)mm和(17.31±0.91) mm,枢椎椎板厚度分别为(5.12±1.31)mm和(4.98±1.26)mm,寰椎后弓上缘至枢椎椎板下缘距离分别为(32.63±2.76) mm和(31.39±4.04) mm;②不同性别的双侧测量数据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男性的寰椎单侧后弓长度、寰椎后弓厚度、枢椎单侧椎板长度大于女性,差... 

【文章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24(3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CT测量成人寰枢椎后方部分结构数据设计寰枢椎板间融合器


寰枢椎后方解剖结构CT测量方法示意图

枢椎,侧块


寰枢椎融合器以侧块关节融合器的研究最为广泛、深入。在寰枢椎前路手术中是经口咽入路置入侧块关节融合器[4-6,18],再配合寰枢椎前路钢板固定或者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但因经口咽手术的技术难度及风险较高,且切口感染率约为2%,肺部感染率高达16%,甚至可导致死亡[19-22],这也使得前路侧块关节融合器的应用受到限制。2005年GOLE等[23]首次报道了在临床中应用后路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虽临床效果满意,植骨融合率高,但研究中也指出了经后路侧块关节间融合器的植入具有一定的手术难度,手术风险较高,置入操作需谨慎仔细。李胜华等[24]对后路侧块关节融合器植入的解剖学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因静脉丛及C2神经后支及其伴行血管阻挡,使得侧块关节融合器的置入难度极大,强行剥离置入融合器,损伤血管可能导致难以控制的出血,而若切断C2神经根可导致术后枕区麻木症状,可能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也有学者在寰枢椎后路手术中尝试了置于正中寰椎后弓与枢椎棘突椎板之间的融合器形式,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25-27],但其置入位置极度靠近脊髓且置入操作难以把控,同时需要应用钢丝穿过寰椎后弓及穿透枢椎椎板固定融合器,故造成脊髓损伤的风险极大。如何设计一种可配合广泛使用的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使用,同时具有置入简便、安全可靠的寰枢椎融合器,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3.2 寰枢椎板间融合器的设计概念及可行性


本文编号:3304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3304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b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