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囊腔型肺癌的MDCT检查技术优化与CT征象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8 01:03
本文关键词:薄壁囊腔型肺癌的MDCT检查技术优化与CT征象分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第一部分薄壁囊腔型周围型肺癌的MDCT特征与病理基础初探【研究目的】探讨合并薄壁含气囊腔形成的周围型肺癌的MDCT特征和病理基础。【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总结经病理证实的30例伴薄壁含气囊腔形成的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MDCT表现和病理类型。有随访的病例同时评价病灶的动态变化,选取11例手术证实的病例进行病理切片与CT图像对比,分析其形态学表现的病理基础。【结果】共30例(腺癌18例、鳞癌11例、梭形细胞癌1例)。MDCT征象中比例占60%以上的征象有:圆形/类圆形、内部不光整、分叶、内部分隔形成25例(83.33%),多囊24例(80.00%),胸膜凹陷征18例(60.00%);含气囊腔肺癌根据病灶有无实性成分将其分成无实性成分组与有实性成分组,统计学发现内部血管穿行、支气管通入腔内、支气管截断征及磨玻璃征在2组之间存在差异;有实性成分的薄壁含气囊腔肺癌支气管截断征高于无实性成分的肺癌(82.35%vs.7.70%,p0.001);无实性成分的含气囊腔肺癌中内部血管穿行、支气管通入腔内和磨玻璃征的比例高于有实性成分的肺癌(76.92%vs.35.29%p=0.033;38.46%vs.0%,p=0.009;69.23%vs.5.88%,p0.001)。含气囊腔形成的病理基础为肿瘤内部彻底液化坏死,肿瘤沿肺泡壁生长、肺泡壁破坏融合。5例患者随访出现囊腔增大,囊壁增厚。2例患者随访则囊腔缩小,实性成份增多。【结论】伴薄壁含气囊腔形成的周围型肺癌MD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含气囊腔形成的病理基础多样。第二部分薄壁囊腔型肺癌与薄壁空洞性肺结核的MDCT表现鉴别诊断研究【研究目的】对比分析薄壁囊腔型肺癌与薄壁空洞性肺结核的CT表现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或临床证实的30例薄壁含囊腔型肺癌和29例薄壁空洞性肺结核患者的一般资料及MDCT征象。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癌组与结核组的患者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肺癌组平均发病年龄高于结核组v(60.07±10.26 s 43.41±17.21,p0.001)。肺癌组的病灶大小(33.08±11.58 vs 21.91±7.40,P0.001)、含气腔隙大小(24.17±9.96 vs 15.47±6.98,p0.001)均大于结核组,肺癌组的含气腔隙壁厚小于结核组(2.05±0.90 vs2.50±0.75,p=0.033)。肺癌组的形态学分型以IV型居多,结核组的形态学分型以III型居多,p0.001。两组的病灶位置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肺癌组的分叶征、短毛刺、清楚光整的界面、多囊、内部分隔及血管穿行、磨玻璃征的比例高于结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的长毛刺、尖角、清楚毛糙的界面、卫星灶、内壁光整的比例高于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病灶整体形状、含气腔隙形状、棘状突起、含气腔隙在病灶内的位置、胸膜凹陷征、胸膜粘连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薄壁囊腔型肺癌与薄壁空洞性肺结核的CT征象不同,分叶征、毛刺征、尖角、瘤肺界面、内壁光整度、腔内结构、磨玻璃征、卫星灶有助于鉴别诊断。第三部分改变体位联合CT靶扫描对特殊部位肺结节的诊断价值【研究目的】探讨改变体位联合CT靶扫描技术在特殊部位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2例行常规胸部CT扫描发现的位于心脏旁和后肋膈角的肺结节患者,增加改变体位及CT靶扫描,记录两种扫描方法所得的图像的信噪比(SNR)和对比信噪比(CNR),从肺野充气膨胀程度、伪影严重程度、肺坠积效应3方面主观评价图像质量,对比分析两种扫描方法对病灶CT征象的显示情况,评价医师对肺结节的诊断信心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常规胸部CT扫描靶重建相比,改变体位靶扫描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提高(p0.01),图像的SNR和CNR增加(p0.05),对病灶CT征象显示情况得分提高(p0.05),诊断信心度增加(p0.01)。【结论】改变体位联合CT靶扫描技术可以使结节征象显示更清楚,应作为心脏旁和后肋膈角肺结节的最佳扫描方法。
【关键词】:周围型肺癌 含气囊腔 病理学 CT 周围型肺癌 含气囊腔 肺结核 空洞 CT 体位 肺结节 靶扫描 计算机体层成像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4.2;R730.44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10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10-11
- 前言11-14
- 参考文献12-14
- 第一部分: 薄壁囊腔型周围型肺癌的MDCT特征分析与病理基础初探14-26
- 资料与方法14-15
- 结果15-17
- 讨论17-19
- 参考文献19-21
- 附图21-26
- 第二部分: 薄壁囊腔型肺癌与薄壁空洞性肺结核的MDCT表现鉴别诊断研究26-36
- 资料与方法26-27
- 结果27-29
- 讨论29-31
- 参考文献31-32
- 附图32-36
- 第三部分: 改变体位联合CT靶扫描对特殊部位肺结节的诊断价值36-46
- 资料与方法36-38
- 结果38-39
- 讨论39-40
- 参考文献40-41
- 附图41-46
- 综述46-53
- 参考文献50-53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53-54
- 致谢54-55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望云;薄壁囊腔型肺癌的MDCT检查技术优化与CT征象分析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薄壁囊腔型肺癌的MDCT检查技术优化与CT征象分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1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33179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