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源CT双能量成像法对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单源CT双能量成像法对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1)以泌尿系结石的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法结果为金标准,研究单源单能量CT双能量成像法检测体外泌尿系结石成分的可行性。(2)以泌尿系结石的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法结果为金标准,探讨单源单能量CT双能量成像法在泌尿系结石患者中体内结石成分分析应用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1)用单源单能量64排CT双能量成像法对36例体外结石样本进行扫描,分别测量80k Vp、140k Vp管电压图像中结石样本的CT值,计算出双能量指数(Dual energy index,DEI),并对结石样本进行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以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法的结果为金标准,并将结石分组。采用SPSS19.0 for Window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SPSS IBM USA)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对各组DEI总体均数进行比较,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使用SNK(Student-Newman-Keuls)法进行各组均数组间两两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对49例患者体内的泌尿系结石使用双能量成像法扫描,分别测得80k Vp、140k Vp管电压图像中结石样本的CT值并计算出DEI,取得结石样本后,对结石样本进行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以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法所得结果为金标准,并将结石分组。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各组DEI总体均数比较,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使用SNK(Student-Newman-Keuls)法进行各组均数组间两两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患者扫描辐射剂量。结果:(1)在体外实验中,尿酸结石、混合尿酸结石、含钙结石、鸟粪石、胱氨酸结石的DEI值分别为(0.0123±0.0041)、(0.0361±0.0126)、(0.0990±0.0155)、(0.0618±0.0065)、(0.0583±0.0077)。尿酸结石与混合尿酸结石、含钙结石、鸟粪石、胱氨酸结石组DE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P0.001、P0.001、P0.001),混合尿酸结石与含钙结石及鸟粪石组的DE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29),含钙结石与鸟粪石及胱氨酸结石组的DE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其余各组间DEI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在临床研究中,尿酸结石、混合尿酸结石、含钙结石、鸟粪石、胱氨酸结石的DEI值分别为(0.0125±0.0104)、(0.0495±0.0274)、(0.1013±0.0422)、(0.0807±0.0095)、(0.0854±0.0356)。尿酸结石与混合尿酸结石、含钙结石、鸟粪石、胱氨酸结石组DE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P0.001、P0.001、P0.001),混合尿酸结石与含钙结石组的DE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含钙结石与鸟粪石组的DE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其余各组间DEI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与单纯80k Vp及140k Vp单能量成像相比,使用单源单能量CT双能量成像法能提高体外不同成分泌尿系结石的分辨能力,在鉴别尿酸结石与非尿酸结石、含钙结石与尿酸结石时有明显优势。(2)单源单能量CT双能量成像法能较好的区分体内尿酸结石与其它成分结石、含钙结石与非含钙结石;接近或达到双源双能量CT的诊断水平;对临床上泌尿系结石进一步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是非常有价值的。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 双能量成像法 双能量指数
【学位授予单位】:遵义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91.4;R816.7
【目录】:
-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4-5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9
- 前言9-11
- 第一部分 单源CT双能量成像法对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的实验11-20
- 材料与方法11-13
- 结果13-17
- 讨论17-19
- 结论19-20
- 第二部分 单源CT双能量成像法对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的临床应用研究20-34
- 材料与方法20-23
- 结果23-28
- 附图28-30
- 讨论30-33
- 结论33-34
- 参考文献34-38
- 综述38-48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49
- 作者简介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穗平;陈德志;欧阳健明;;泌尿系结石组分分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04期
2 高娟;朱飞鹏;郑玲;;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年09期
3 张国强,徐吉平,姚德鸿;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特征与治疗分类[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8年04期
4 孙西钊,孙则禹,叶章群;结石理化因素对冲击波碎石的影响及对策[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0年11期
5 孙西钊;影响冲击波碎石疗效的因素及对策[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5年09期
6 范永毅;;单纯螺旋CT平扫在上尿路结石成分判断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0年22期
7 马智军;张素娟;冯强;;双源CT双能量技术对泌尿系结石成分的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0年04期
8 高健刚;夏溟;;上尿路结石治疗方法的选择及进展[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6年06期
9 叶章群;泌尿系结石研究现况与展望[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年03期
10 李小虎;余永强;王万勤;刘斌;张艺飞;张帅;吴兴旺;陈垦;周勇;王乐;;体外区分泌尿系结石成分:对比观察CT能谱扫描与常规扫描[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年11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单源CT双能量成像法对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8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338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