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海军职业潜水员心理疲劳的问诊与舌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4 07:15

  本文关键词:海军职业潜水员心理疲劳的问诊与舌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一:心理疲劳的临床调研方法研究当下工作单调和生活压力所导致的心理疲劳愈发严重,其影响亦远超出我们想象,减少疲劳和缓解疲劳的问题由此而生,摆在当前的问题是诊断和干预后评估。心理疲劳困扰着不同职业人群,目前国内的研究多采用心理测试工具如各种疲劳量表等,并且根据其影响因素,同时掌握其个性、焦虑、抑郁、睡眠、防御应对方式及其他状况。心理疲劳的研究已渐渐受到重视,并且其研究具有很大的实际价值。目前的文献报道多集中于运动员人群,多关注于运动员的运动性心理疲劳。针对一般人群在亚健康及疲劳的研究中,相比于生理疲劳,心理疲劳更为隐蔽、难以观察及测量及人为地缓解。心理疲劳问诊的研究工具需要进一步的验证与修订。不论是心理疲劳自评量表还是其他量表,需要进行不断地修订与完善,从而更加适应中国的国情。我们认为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从中医角度,完善心理疲劳的认识,如中医体质和中医五态人格等。在研究方法上,限于条件多采用主观测评法来研究心理疲劳及工作负荷,如果能寻求到更多更方便的方法及条件来测量,能使研究更加客观化及科学化。在中医诊断现代方法中我们力求从舌诊、脉诊等中寻求更为有效及客观的测量方法。我们需要继续深入地去发掘对心理疲劳更具影响力的因素,研究其作用途径。对心理疲劳临床的研究,将为心理疲劳的的防治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理论研究二:疲劳的舌诊研究舌诊通过观察舌象的变化来了解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是中医诊察了解疾病的重要方法。疲劳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最能体现心理和生理相互作用的现象。中医舌诊可以作为疲劳的判定评估指标,疲劳的舌象在舌色、苔色和舌形上有一定的特异性,以前研究以中医医师判断为主,现代舌诊可以留取图像,大大节省了时间,而且可以横向纵向比较,为诊断的客观化提供了技术支持。运动性疲劳在舌苔脱落细胞检查中有其特殊意义,其生化指标的变化可能是因运动员内脏器官的功能出现异常所致。说明运动性疲劳可以体现在舌象的变化。疲劳程度多体现在精力不充沛、容易疲乏,与齿痕面积呈正相关。视疲劳患者在用过中药后舌苔发生变化,视疲劳的躯体疲劳成分偏少,可主要体现为心理疲劳。睡眠状况与舌色B值呈负相关趋势。研究者历来认为心理疲劳很难通过休息或睡眠得以缓解,而持续时间长久的心理疲劳对身心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影响因素对舌象的影响,可对心理疲劳做出相应的诊断。通过完善心理疲劳的测量工具,可寻求更为有效及客观的测量方法。我们需要更深入地去发现对心理疲劳更具影响力的因素,研究其作用途径,总结心理疲劳中医证候学分布规律,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依照循证医学的方法建立科学客观的综合评价体系,以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进而对心理疲劳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临床研究临床预研究:9例在役海军职业潜水员的访谈目的:为了解海军职业潜水员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对被访者进行有关感受及表现特点,为中医量表的选择与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对9位正在集训并进行每日10m潜水科目训练的男性海军职业潜水员进行了访谈和中医四诊,收集潜水工作中对于海军职业潜水员的影响。结果:潜水员作为高风险的职业群体,潜水员多出现腰膝畏寒肢冷,深潜后期尤其明显,长期紧张状态下容易导致身心疲惫,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多体现在消极认知、疲惫感和负性情绪体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上。结论:为了研究适合中国国情、文化背景及符合潜水员身心特征,合理应对潜水所导致的疲劳、寒冷、睡眠等问题。希望可以归纳总结出职业潜水员的各种证候表现及应对方法,后续研究尝试用中医思维理解潜水员疲劳,睡眠,尤其是心理疲劳的病因与表现。确定使用中医学五态人格与中医体质量表进行测验,从多方面对潜水员身心健康进行研究。临床研究一:不同职业人群心理疲劳状况的研究目的:初步调研了解不同人群的心理疲劳及疲劳状态。方法:整群抽取进行10m潜水科目训练中的职业潜水员、岸勤人员和在校大学生,应用标准化的职业倦怠(心理疲劳)量表和疲劳自评量表以评估其疲劳状况。结果:潜水员的心理疲劳轻于大学生和岸勤人员,并且除情境性外,潜水员的躯体疲劳、精神疲劳、疲劳后果、疲劳总分和睡眠缓解都要低于岸勤人员,其中精神疲劳项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潜水员的躯体疲劳、睡眠缓解、睡眠缓解及疲劳总分高于大学生,精神疲劳与疲劳后果低于大学生,其中精神疲劳项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本次受访人群的MBI-GS,总分及各因子分得分与FSAS疲劳总分呈正相关,其中MBI-GS总分、情感衰竭项、去人性化得分与疲劳总分及精神疲劳呈显著正相关,各不同职业人群中,除海军岸勤人员的成就感低落项得分与疲劳总分成负相关外,其他各项均与疲劳总分及精神疲劳成正相关。结论:潜水员疲劳的表现要明显优于岸勤人员,包括躯体、精神、疲劳后果及睡眠缓解都要说明潜水员有较强的整体抗疲劳及调整能力;与大学生比较,潜水员疲劳的表现略好,即使由于训练任务及站岗执勤因素导致躯体疲劳及睡眠缓解疲劳项,但是在精神疲劳与疲劳后果好于大学生,其中精神疲劳项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潜水员意志力较强。潜水员出现心理疲劳的比例最低,但也达到了25%,其在情感衰竭和去人性化的表现中优于岸勤人员、大学生及国内常模,只有成就感低落项得分高于国内常模及大学生,考虑这可能由于潜水员目前正在进行常规训练,故而成就感不强烈。岸勤人员中出现心理疲劳的比例最高,达到了77.8%,说明该人群存在一定的心理疲劳,并且有加重的趋势。学生人群中出现心理疲劳的比例也达到了47.7%,并且出现了重度的心理疲劳,考虑其可能与学习及考试压力有关而致。临床研究二:不同人群的中医五态人格、中医体质及睡眠情况分布研究目的:初步了解不同人群的中医五态人格、中医体质及睡眠状况,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便更加客观地评估潜水人员的健康状态,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整群抽取进行10m潜水科目训练中的职业潜水员官兵、岸勤人员和在校大学生,应用标准化的中医五态人格量表、中医体质量表,PSQI睡眠量表,并进行判定和评价。结果:潜水员的中医五态人格除阴阳和平人格得分略低于大学生人群外,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及少阴人格均高于其他人群,并且太阴人格得分最低;潜水员中平和质(53.6%)人数最多,超过了岸勤人员(44.4%)和大学生(19.0%);潜水员、大学生人群的睡眠状况属正常,存在一定的睡眠问题,而岸勤人员的睡眠状况处在临界值,存在一定的睡眠问题。结论:潜水员的中医五态人格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点,潜水员的太阳人格显著高于大学生人群,可表现出不怕打击,刚毅勇敢,激昂,有进取心等,体现了军人铁血的本色。而且同时潜水员太阴人格最不明显,低于其他人群,并且显著低于国内常模。太阴人格的特点与太阳相对,谦虚,多虑,胆小,易悲观,不喜欢兴奋的事,不符军人的特点,而这一特点对于学生人群而言又是必须的,只有符合这一特点才能踏实的搞学问,不耻下问,不断积累,严谨慎学。潜水员人群的体质多数比较正常,并且优于岸勤人员和大学生人群,同时说明海军职业潜水员对自己的身体状态比较自信,该人群偏颇体质多见于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及湿热质。考虑其长期在海水深冷地区进行潜水训练及任务,受寒浸湿所致。其睡眠状况优于岸勤人员及大学生。考虑潜水员的体格和心理水平经过严格筛选,身心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岸勤人员,工作训练强度较大,但是伙食及缓解较充足,故而能够达到更长的有效睡眠时间,基本不需借助睡眠药物手段。潜水员与大学生相比略优,可能与工作性质、强度和部队纪律相关,饮食睡眠可,并且要求吹号熄灯就寝,并且基本不需使用睡眠药物。临床研究三:海军职业潜水员的职业倦怠(心理疲劳)与疲劳的相关性研究目的:调研潜水员的疲劳状态,并对其心理疲劳和疲劳状况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整群抽取某部海军职业潜水员进行问卷调研,应用标准化的职业倦怠(心理疲劳)量表和疲劳自评量表以评估其疲劳状况。结果:心理疲劳者与非心理疲劳者相比,疲劳总分得分及躯体疲劳、精神疲劳均较高且有统计学差异。疲劳者较无疲劳者的心理疲劳得分偏高但没有统计学差异,情感衰竭项和去人性化项得分偏高,其中去人性化项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成就感低落项得分偏低,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精神疲劳者较无精神疲劳者的心理疲劳得分偏高但没有统计学差异,MBI-GS三个维度中,情感衰竭项、去人性化项及成就感低落项得分均偏高,其中去人性化项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相关性研究中发现海军职业潜水员心理疲劳与疲劳的总分及各个因子均成正相关,其中MBI-GS总分与躯体疲劳、精神疲劳、疲劳总分,睡眠缓解间有统计学差异,与情境性间有显著差异,情感衰竭项得分与躯体疲劳、疲劳后果、疲劳总分间有统计学差异,与情境性之间有显著差异,成就感低落与情境性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28例潜水员中,出现心理疲劳者7人,非心理疲劳者21人,心理疲劳者与非心理疲劳者相比,疲劳总分、躯体、精神值均较高且有统计学差异,可见心理疲劳与疲劳及其躯体和精神的表现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于人体,造成人体的疲劳。通过本次研究发现,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发制得的疲劳自评量表量表,全面回顾国内外相关疲劳文献,其条目设计不仅具有结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及人文特点,并且在使用中发现其除了成就感低落项外,疲劳自评量表测得的精神疲劳与职业倦怠(心理疲劳)及其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可基本反应心理疲劳总体情况,此外还可体现躯体疲劳,疲劳后果,疲劳对睡眠或休息的反应、疲劳的情境性等方面的感受,尤其是情境性项可进一步发现心理疲劳发生进展与情境的相关性。临床研究四:海军职业潜水员的心理疲劳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目的:通过量表进行问诊,调研海军职业潜水员的中医五态人格、中医体质及睡眠状况,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便更加客观地评估潜水人员的健康状态,为潜水员的疲劳相关研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整群抽取进行10m潜水科目训练中的职业潜水员官兵,应用标准化的中医五态人格量表、中医体质量表,PSQI睡眠量表,并进行判定和评价。结果:心理疲劳组与非心理疲劳组的五态人格得分未见统计学差异,心理疲劳组的太阳、少阳、少阴及太阴人格得分都高于非心理疲劳组,阴阳和平的得分低于非心理疲劳组。MBI-GS总分与平和质因子成显著负相关,与其他体质因子均成正相关,其中与血瘀质因子间具有统计学差异,与气虚质因子、阴虚质因子、痰湿质因子及气郁质因子间成显著正相关。军职业潜水员心理疲劳组7人中睡眠异常4人,较非心理疲劳组21人中,睡眠异常者1人,统计学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心理疲劳组的海军职业潜水员太阳、少阳、少阴及太阴均较高,而阴阳和平得分较非心理疲劳人员低。并且在条目分析中,尤其少见阴阳和平的子条目“态度从容,举止安详”,可见中医五态人格中的阴阳和平型,可以帮助缓解心理疲劳。不同体质的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病变类型的倾向性不同。心理疲劳各项得分与各个体质因子的相关性研究中发现,所有体质中仅有平和质因子与情感衰竭、去人性化、成就感低落项及心理疲劳得分全部呈负相关,并且与去人性化项得分间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情感衰竭项得分间具有显著差异,表示平和质可以有效阻断心理疲劳的发生发展,不易发生心理疲劳。海军职业潜水员中,心理疲劳组睡眠较差。睡眠指数与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得分呈正相关,其中去人性化项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心理疲劳对睡眠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调整睡眠对于心理疲劳的缓解也有肯定的作用与意义。当睡眠较差发生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时,多并见成就感低落。当睡眠较差发生日间功能障碍时,同时多可表现出情感衰竭,热情度不高。可以通过调整以减少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的方法来纠正心理疲劳。临床研究五:海军职业潜水员中医体质类型与睡眠状况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增加样本量观察海军职业潜水员的中医体质状况和睡眠状况的变化趋势,探讨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与睡眠状况的相关性,以便根据其体质分布情况和睡眠状况积极调整预防,为中医干预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依据和方向。方法:整群抽取进行10m潜水科目训练中的职业潜水员部队官兵,应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对体质类型进行判定和分析,并采用PSQI对潜水员进行调查,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因子及体质各类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62.9%的潜水员体质为平和质,8种偏颇体质总的分布状况是:阳虚质最多,其次为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气郁质与特禀质。24.72%的潜水员存在睡眠差的问题。在睡眠差的潜水员中,除入睡时间外,各因子均与平和质项得分呈负相关,睡眠质量因子与血瘀质的得分呈正相关。(r=0.481,P0.05)。讨论:潜水员睡眠状况与中医体质类型有相关关系,在进行中医问诊的基础上,可通过调理体质去改善潜水员睡眠状况。临床研究六:海军职业潜水员疲劳的舌诊研究目的:增加样本量调研海军职业潜水员的疲劳状况,同时进行中医舌诊,并进行疲劳与舌象和舌图像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整群抽取每日进行10m潜水科目训练海军的男性职业潜水员,应用标准化的FSAS进行对其疲劳状况判定,观察与记录其舌象,拍摄其舌图像,并提取其色度值。结果:海军职业潜水员的平均疲劳总分指数为12.30±12.94,精神疲劳指数为11.30±12.74,躯体疲劳指数为11.73±15.02。其疲劳程度多集中在轻度疲劳,疲劳程度在一定时间内会随着年龄和潜水史的增长而降低。不同程度疲劳下,无疲劳潜水员的舌色分布由多至少依次为淡红舌、淡白舌、红舌、绛舌及青紫舌,疲劳潜水员,舌色多出现淡白舌、红舌及青紫舌,少见淡红舌;中重度疲劳潜水员的舌色分布由多至少依次为淡红舌、红舌,未见淡白舌、绛舌和青紫舌,多出现淡红舌、红舌。结论:本次研究中,海军职业潜水员的按疲劳状况存在但是并不严重,心理疲劳伴着疲劳的严重程度同时加重减轻。随着年龄及潜水史的增长,中重度疲劳人数减少,心理疲劳人数亦减少,考虑年龄及潜水史偏大的海军职业潜水员善于减少疲劳的发生,如更加合理的调配体能等,并且能够长期服役的海军职业潜水员多已成为军官并且是久经锻炼的精英,意志坚强,还需考虑其训练量有所控制等因素,并且不排除部分老兵因为身体及年龄问题复原而导致。当达到一定年限,如潜水史超过15年并且继续保持日常科目训练,会因为身体机能的老化而造成疲劳现象的加重。通过疲劳与中医舌诊的研究,发现淡红舌与不同疲劳程度未见显著相关性,而淡白舌、红舌、绛舌与疲劳总分成显著负相关,青紫舌与疲劳后果成显著负相关。薄白苔与疲劳总分成显著负相关,说明中医认为的正常舌苔对于判断是否存在疲劳有一定的意义。但是齿痕舌作为气虚、脾虚致疲劳的最典型舌象,齿痕舌的分布多集中在轻度齿痕舌潜水员中,但是齿痕的个数及最大齿痕的面积与疲劳的严重程度无关,并且齿痕舌与不同疲劳程度未见显著相关性,考虑这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有关。后续研究中将扩大样本量,继续进行深入研究,以发现其中更多的规律。
【关键词】:潜水员 人格 睡眠 舌象 体质 心理疲劳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84
【目录】:
  • 中文摘要7-12
  • 理论研究7-8
  • 临床研究8-11
  • 关键词11-12
  • ABSTRACT12-20
  • Theoretical Research12-13
  • Clinical Reseach13-19
  • Key word19-20
  • 英文缩略词表20-22
  • 前言22-23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23-38
  • 文献综述一 心理疲劳的中西医研究23-32
  • 1 心理疲劳的西医研究23-26
  • 1.1 心理疲劳的定义23
  • 1.2 心理疲劳的诱因23-24
  • 1.3 现代医学发病机制24
  • 1.4 心理疲劳的危害24-25
  • 1.5 心理疲劳的评估25
  • 1.6 心理疲劳的干预措施25-26
  • 2 心理疲劳的中医研究26-27
  • 2.1 病因病机研究26-27
  • 2.3 证候研究27
  • 2.4 中药干预27
  • 2.5 针灸治疗27
  • 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27-29
  • 3.1 问题27-28
  • 3.2 展望28-29
  • 参考文献29-32
  • 文献综述二 潜水员健康状况的现状研究32-38
  • 1 潜水员的一般状况32-34
  • 1.1 理化指标32
  • 1.2 心理状况32-34
  • 2 潜水对潜水员的影响34-35
  • 2.1 影响生理健康34
  • 2.2 危害心理健康34-35
  • 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35-36
  • 3.1 问题35
  • 3.2 展望35-36
  • 参考文献36-38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38-50
  • 理论研究一 心理疲劳的临床调研方法的文献研究38-46
  • 1 资料来源和检索方法38
  • 2 整理结果38-39
  • 3 讨论39-42
  • 3.1 心理疲劳研究对象的研究39-40
  • 3.2 心理疲劳问卷调查的研究40-42
  • 3.3 心理疲劳实验方法的研究42
  • 4 小结42-44
  • 参考文献44-46
  • 理论研究二 疲劳的舌诊研究46-50
  • 1 资料来源和检索方法46
  • 2 不同类型疲劳与舌象的认识46-47
  • 2.1 体检正常人群疲劳的舌诊研究46-47
  • 2.2 慢性疲劳综合症人群的舌诊研究47
  • 2.3 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疲劳的舌诊研究47
  • 3 不同部位疲劳与舌象的认识47-48
  • 3.1 视疲劳的舌诊研究47
  • 3.2 脑疲劳的舌诊研究47-48
  • 4 小结48-49
  • 参考文献49-50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50-116
  • 临床预调研9例在役海军职业潜水员的访谈50-55
  • 受访者情况50
  • 访谈指导和访谈提纲50
  • 资料的收集50-51
  •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51
  • 结果与讨论51-52
  • 小结52-54
  • 参考文献54-55
  • 临床研究一 不同职业人群心理疲劳状况的研究55-64
  • 1 资料与方法55-56
  • 1.1. 研究对象来源与选择55
  • 1.2. 研究方法55-56
  • 1.3. 统计学方法56
  • 2 结果56-62
  • 2.1 基本情况56
  • 2.2 不同职业人群疲劳状况的研究56-62
  • 3 讨论62-63
  • 参考文献63-64
  • 临床研究二 不同人群的中医五态人格、中医体质及睡眠情况分布研究64-70
  • 1 资料与方法64-65
  • 1.1. 研究对象来源与选择64
  • 1.2. 研究方法64-65
  • 1.3. 统计学方法65
  • 2 结果65-67
  • 2.1 基本情况65-67
  • 2.1.1 海军职业潜水员、海军岸勤人员、大学生及国内常模中医五态人格的比较研究65
  • 2.1.2 海军职业潜水员、海军岸勤人员及大学生中医体质的比较研究65-66
  • 2.1.3 海军职业潜水员、海军岸勤人员及大学生睡眠情况的比较研究66-67
  • 3 讨论67-69
  • 参考文献69-70
  • 临床研究三 海军职业潜水员的职业倦怠(心理疲劳)与疲劳的相关性研究70-75
  • 1 资料与方法70-71
  • 1.1 研究对象来源与选择70
  • 1.2. 研究方法70-71
  • 1.3. 统计学方法71
  • 2 结果71-73
  • 2.1 基本情况71
  • 2.2 海军职业潜水员的职业倦怠(心理疲劳)与疲劳的相关性研究71-73
  • 3 讨论73-74
  • 参考文献74-75
  • 临床研究四 海军职业潜水员的心理疲劳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75-91
  • 1 资料与方法75-76
  • 1.1. 研究对象来源与选择75
  • 1.2. 研究方法75-76
  • 1.3. 统计学方法76
  • 2 结果76-88
  • 2.1 海军职业潜水员的心理疲劳与中医五态人格的相关性研究76-82
  • 2.2 海军职业潜水员的疲劳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82-87
  • 2.3 海军职业潜水员的疲劳与睡眠情况的相关性研究87-88
  • 3 讨论88-90
  • 3.1 海军职业潜水员职业倦怠(心理疲劳)与中医五态人格相关研究88
  • 3.2 海军职业潜水员职业倦怠(心理疲劳)与中医体质的相关研究88-89
  • 3.3 海军职业潜水员职业倦怠(心理疲劳)与睡眠状况的相关研究89-90
  • 参考文献90-91
  • 临床研究五 海军职业潜水员的中医体质与睡眠状况的相关性研究91-100
  • 1 资料与方法91-92
  • 1. 研究对象来源与选择91
  • 2. 研究方法91
  • 3. 统计学方法91-92
  • 2 结果92-97
  • 2.1 基本情况92
  • 2.2 海军职业潜水员中医体质分布情况92
  • 2.3 婚姻、潜水史、BMI对海军职业潜水员体质的影响92-94
  • 2.4 海军职业潜水员与正常成人睡眠情况的比较94
  • 2.5 不同条件下海军职业潜水员的PSQI各因子得分比较94-95
  • 2.6 睡眠状况对海军职业潜水员体质的影响95
  • 2.7 睡眠质量差的海军职业潜水员(21名)PSQI得分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分析95-96
  • 2.8 睡眠与体质量表59项得分的研究96-97
  • 3 讨论97-99
  • 3.1 海军职业潜水员的体质状况初探97
  • 3.2 海军职业潜水员的睡眠状况研究97
  • 3.3 海军职业潜水员的体质与睡眠的相关性研究97-98
  • 3.4 小结98-99
  • 参考文献99-100
  • 临床研究六 海军职业潜水员疲劳的舌象与舌图像研究100-116
  • 1 资料和方法100-102
  • 1.1 1.研究对象来源与选择100
  • 1.2 研究方法100-102
  • 1.4 统计学方法102
  • 2 结果102-114
  • 2.1 海军职业潜水员受试者的一般情况102-103
  • 2.2 潜水员疲劳状况的研究103-105
  • 2.3 潜水员在不同疲劳状况下的中医舌象研究105-112
  • 2.4 潜水员不同疲劳状况下的舌图象色度值研究112-114
  • 3 讨论114-115
  • 3.1 海军职业潜水员疲劳的研究114
  • 3.2 海军职业潜水员疲劳的舌象与舌图像研究114-115
  • 参考文献115-116
  • 小结116-117
  • 致谢117-118
  • 个人简历118-120
  • 附录120-1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浩澜;张连成;;运动员心理疲劳与训练比赛满意感、自尊及心理控制源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2 吴岩印;唐艳超;苏倩;;潜水员睡眠质量的相关心理社会因素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11年03期

3 朱昭红;马骁;张俊峰;;心理疲劳对认知控制和动机影响的外周生理机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6期

4 杨阿丽;张涛;安林波;刘光途;来林;王楠;;冬季两项运动员射击目标取向、竞赛状态焦虑、运动心理疲劳的特点及其关系[J];冰雪运动;2013年06期

5 李四化;张力为;刘淑慧;;长期心理疲劳下射击运动员反应效果监控的ERP特征[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6 符方满;;带教医护人员疲劳和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J];海南医学;2012年07期

7 惠华强;刘锡丹;李建光;连玉龙;姜婧;白云峰;刘继文;;驻寒区军人心理疲劳状况的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1年02期

8 刘锡丹;惠华强;李建光;连玉龙;白云峰;刘继文;;驻干旱沙漠地区军人心理疲劳状况与特质应对方式的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1年02期

9 唐艳超;徐利平;林琳;;社会支持对潜水员应激与心理健康的作用[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0年06期

10 周喜华;;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与竞技动机、赛前心境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凤芝;长航人员心理疲劳的中医学认识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海军职业潜水员心理疲劳的问诊与舌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4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344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8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