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超声波促进大鼠骨骼肌挫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1 23:21
  背景:肌肉损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其发生率占持续运动损伤的10-55%,根据不同的损伤机制可分为挫伤(contusion)、牵拉伤(strain)和撕裂伤(laceration)等,其中90%以上的损伤是挫伤或牵拉伤。无论何种类型的肌肉损伤其愈合方式相同,包括炎症坏死、再生修复、组织重塑三个时期。成体骨骼肌细胞的数量基本保持恒定,骨骼肌的再生主要依赖肌卫星细胞(muscle satellite cell,MSC)的增殖与分化,MSC存在于骨骼肌基底膜下,是具有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的成肌前体细胞。肌肉损伤一直是创伤治疗的一大难题,肌肉损伤修复较慢,且功能往往恢复不完全,常因为瘢痕组织的形成而导致其愈合延迟,且增加再次损伤的可能性。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热疗、固定、被动活动训练、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肌注皮质激素及手术治疗等,但疗效均不十分肯定。超声波治疗具有方便、价廉、安全和非侵袭性等特点,可用于炎症坏死、再生修复、组织重塑三个时期的治疗,是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组织损伤的方法之一。目前关于超声波治疗肌肉损伤的确切效果仍没有一致的意见,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超声波是否用...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超声波促进大鼠骨骼肌挫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骨骼肌挫伤模型打击装置示意图

腓肠肌,外观图,大鼠,实验大鼠


实验大鼠造模后,挫伤处皮肤保持完整,挫伤区域局限在一定范围内,胫腓骨无骨折。造模后即刻大鼠双侧后下肢挫伤区域的皮肤轻度青紫,并伴有局部肿胀,但实验大鼠间无明显差异,(见图2)。图 2 挫伤即刻大鼠腓肠肌外观图二、损伤前后大鼠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变化情况损伤后2h血清CK活性迅速升高,是损伤前的5.37倍(P<0.05),24h后CK活性迅速下

酒精,中腹部,石蜡包埋,腓肠肌


21图 4 US-700 超声波治疗仪图及处理于损伤后 4 天、7 天、14 天,用过量 2.5%戊巴比后肢腓肠肌中腹部取材,大小约 1.0cm×1.0c与方法石蜡包埋、切片,具体步骤如下:用 4%甲醛固定 24h 后,取出标本,用流水冲酒精 40min,85%酒精 40min,95%酒精(I)30min,,100%酒精(Ⅱ)30min;苯(I)1h、二甲苯(Ⅱ)1h;


本文编号:3489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3489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7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