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FRET的PSA荧光探针的制备及法医学应用
发布时间:2022-01-02 12:48
目的设计合成靶向识别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探索荧光探针在生物物证精液斑确证试验上的应用。方法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机理设计合成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荧光探针,通过质谱、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对探针进行结构及纯度表征分析,采用荧光光谱法测试探针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荧光响应,制作不同附着物的精液样品检材,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记录荧光成像。结果成功设计合成了一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荧光探针,荧光光谱实验表明其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有较好响应,最低检测限为0.8μg/mL,不同附着物精液检材荧光成像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荧光探针在精液斑确证试验上的应用。结论本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种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响应灵敏的荧光探针,有望用于法医学领域精液斑的确证试验。
【文章来源】:中国法医学杂志. 2020,35(03)CSCD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在525nm处,不同浓度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存在下荧光探针(10μM)荧光强度随时间(30min)变化的函数图
图1 在525nm处,不同浓度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存在下荧光探针(10μM)荧光强度随时间(30min)变化的函数图图3 荧光探针对不同附着物上的精液样品中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的荧光成像图,精液样品组:(a)玻璃,(b)纸,(c)乳胶;对照组:(d)玻璃,(e)纸,(f)乳胶
图2 探针荧光强度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浓度Benesi-Hildebrand线性拟合图,S=0.0621,δ=0.01662,K=3,LOD=K×δ/S=0.8μg/mL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斑鉴别技术进展[J]. 文迎果,余浩,林俊生.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6(06)
[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探讨[J]. 王炜,李传刚,刘辉,杨玻.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6(01)
[3]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研究新进展[J]. 张顺超,沈国励,李合松. 分析科学学报. 2015(04)
[4]基于鲁米诺电化学发光成像的潜在指纹显现技术[J]. 许林茹,何亚芸,苏彬. 化学通报. 2014(01)
[5]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鉴定血痕性别[J]. 朱少华,FISCHER FRAUKE.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04(03)
[6]人类精浆特异性抗原P30的研究进展[J]. 侯一平,吴梅筠. 中国法医学杂志. 1988(04)
本文编号:3564205
【文章来源】:中国法医学杂志. 2020,35(03)CSCD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在525nm处,不同浓度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存在下荧光探针(10μM)荧光强度随时间(30min)变化的函数图
图1 在525nm处,不同浓度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存在下荧光探针(10μM)荧光强度随时间(30min)变化的函数图图3 荧光探针对不同附着物上的精液样品中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的荧光成像图,精液样品组:(a)玻璃,(b)纸,(c)乳胶;对照组:(d)玻璃,(e)纸,(f)乳胶
图2 探针荧光强度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浓度Benesi-Hildebrand线性拟合图,S=0.0621,δ=0.01662,K=3,LOD=K×δ/S=0.8μg/mL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斑鉴别技术进展[J]. 文迎果,余浩,林俊生.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6(06)
[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探讨[J]. 王炜,李传刚,刘辉,杨玻.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6(01)
[3]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研究新进展[J]. 张顺超,沈国励,李合松. 分析科学学报. 2015(04)
[4]基于鲁米诺电化学发光成像的潜在指纹显现技术[J]. 许林茹,何亚芸,苏彬. 化学通报. 2014(01)
[5]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鉴定血痕性别[J]. 朱少华,FISCHER FRAUKE.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04(03)
[6]人类精浆特异性抗原P30的研究进展[J]. 侯一平,吴梅筠. 中国法医学杂志. 1988(04)
本文编号:3564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35642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