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软组织厚度的超声测量和血痕RNA分析与面部软组织重建及死亡时间判断
发布时间:2022-08-07 15:27
在对现场发现的尸骨进行法医鉴定时,常需进行个人识别和死亡时间判断。为了对无线索尸骨进行个人识别,可尝试进行颅面重建。颅面重建包括面部软组织重建及五官重建,而面部软组织重建是五官重建的基础。为了研究中国人面部软组织厚度(FSTT)特征以指导颅面软组织重建工作,我们建立了骨性定位与软组织定位相对照的FSTT检测标志点系统。通过对153名健康大学生志愿者选定标志点FSTT的超声测量,发现检测体位会影响FSTT检测结果,左右侧FSTT无明显差异,大部分标志点FSTT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加,FSTT存在性别和种族差异。除了以颅面重建恢复死者容貌外,对尸骨死亡时间的推测也有助于为其身源认定提供时间线索。为了通过检测血痕陈旧度推断尸骨死亡时间,我们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了16名健康志愿者的血痕样品,分析的时间点为0、7、14、21、28天,发现血痕中18S rRNA与β-actinmRNA比值随着时间延长而上升,并表现为女性的比值略高于男性的。本研究的结果提示,将血痕RNA分析和颅面重建技术相结合可通过时间线索和恢复死者生前容貌两个方面提高对无线索尸骨个人识别的可靠程度。
【文章页数】:11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1 现场尸骨的预处理
2 现场尸骨的性别、年龄及种族等方面的检验和鉴定
2.1 现场尸骨的性别判定
2.2 现场尸骨的年龄判定
2.3 现场尸骨的种族判定
2.4 现场尸骨的身高判定
3 现场尸骨的颅面重建
4 现场尸骨的面部软组织重建
4.1 FSTT 研究的起源
4.2 对面部标志点的选择
4.3 对尸体的 FSTT 检测
4.4 对活体的 FSTT 检测
4.5 FSTT 研究仍然存在的问题和本研究的目标
5 现场尸骨的死亡时间与血痕陈旧度
6 基于红细胞改变的血痕陈旧度检测技术
6.1 HPLC 法研究血痕陈旧度
6.2 反射光谱法研究血痕陈旧度
6.3 氧电极法研究血痕陈旧度
6.4 EPR 法研究血痕陈旧度
6.5 AFM 研究血痕陈旧度
7 基于血浆改变的血痕陈旧度检测技术
8 基于 RNA 改变的血痕陈旧度检测技术
材料与方法
1 主要试剂
2 主要仪器
3 主要方法
3.1 志愿者信息采集
3.2 超声仪器的调试
3.3 志愿者正侧面照片拍摄
3.4 FSTT 测量
3.5 采集血液样本
3.6 在相同条件下对陈旧血痕与新鲜血痕对比拍照
3.7 制作血涂片镜下标本
3.8 RNA 提取
3.9 RNA 反转录为 cDNA
3.10 RT-PCR
3.11 统计分析
结果
1 FSTT 检测标志点系统的建立
1.1 FSTT 检测标志点的选择及定位
1.2 FSTT 超声检测误差
1.3 面部标志点分区
2 对中国北方汉族青年人 FSTT 的检测
3 FSTT 的影响因素
3.1 体位不同对 FSTT 检测的影响
3.2 FSTT 的左右脸对称性
3.3 BMI 对 FSTT 的影响
3.4 性别对 FSTT 的影响
3.5 FSTT 的种族差异
3.6 中国南北方青年人的 FSTT 差异
3.7 面部 19 个标志点的相互关系
4 血痕颜色随时间的变化
5 血痕中血细胞随时间的变化
6 血痕陈旧度的 RNA 分析
6.1 血痕 18S rRNA 与β-actin mRNA 比值随时间的变化
6.2 血痕 18S rRNA 与 GAPDH mRNA 比值随时间的变化
讨论
1 FSTT 检测标志点系统的建立
2 FSTT 检测数据的影响因素
2.1 不同体位检测对 FSTT 的影响
2.2 左右侧 FSTT 的对称性
2.3 BMI 对 FSTT 的影响
2.4 性别对 FSTT 的影响
2.5 FSTT 的种族差异
3 血痕陈旧度的 RNA 分析
3.1 血痕中 18S rRNA 和β-actin mRNA 比值的变化与陈旧度的关系
3.2 血痕 RNA 比值的变异
3.3 血痕 RNA 比值的性别差异
3.4 血痕 RNA 分析推断死亡时间的潜力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670569
【文章页数】:11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1 现场尸骨的预处理
2 现场尸骨的性别、年龄及种族等方面的检验和鉴定
2.1 现场尸骨的性别判定
2.2 现场尸骨的年龄判定
2.3 现场尸骨的种族判定
2.4 现场尸骨的身高判定
3 现场尸骨的颅面重建
4 现场尸骨的面部软组织重建
4.1 FSTT 研究的起源
4.2 对面部标志点的选择
4.3 对尸体的 FSTT 检测
4.4 对活体的 FSTT 检测
4.5 FSTT 研究仍然存在的问题和本研究的目标
5 现场尸骨的死亡时间与血痕陈旧度
6 基于红细胞改变的血痕陈旧度检测技术
6.1 HPLC 法研究血痕陈旧度
6.2 反射光谱法研究血痕陈旧度
6.3 氧电极法研究血痕陈旧度
6.4 EPR 法研究血痕陈旧度
6.5 AFM 研究血痕陈旧度
7 基于血浆改变的血痕陈旧度检测技术
8 基于 RNA 改变的血痕陈旧度检测技术
材料与方法
1 主要试剂
2 主要仪器
3 主要方法
3.1 志愿者信息采集
3.2 超声仪器的调试
3.3 志愿者正侧面照片拍摄
3.4 FSTT 测量
3.5 采集血液样本
3.6 在相同条件下对陈旧血痕与新鲜血痕对比拍照
3.7 制作血涂片镜下标本
3.8 RNA 提取
3.9 RNA 反转录为 cDNA
3.10 RT-PCR
3.11 统计分析
结果
1 FSTT 检测标志点系统的建立
1.1 FSTT 检测标志点的选择及定位
1.2 FSTT 超声检测误差
1.3 面部标志点分区
2 对中国北方汉族青年人 FSTT 的检测
3 FSTT 的影响因素
3.1 体位不同对 FSTT 检测的影响
3.2 FSTT 的左右脸对称性
3.3 BMI 对 FSTT 的影响
3.4 性别对 FSTT 的影响
3.5 FSTT 的种族差异
3.6 中国南北方青年人的 FSTT 差异
3.7 面部 19 个标志点的相互关系
4 血痕颜色随时间的变化
5 血痕中血细胞随时间的变化
6 血痕陈旧度的 RNA 分析
6.1 血痕 18S rRNA 与β-actin mRNA 比值随时间的变化
6.2 血痕 18S rRNA 与 GAPDH mRNA 比值随时间的变化
讨论
1 FSTT 检测标志点系统的建立
2 FSTT 检测数据的影响因素
2.1 不同体位检测对 FSTT 的影响
2.2 左右侧 FSTT 的对称性
2.3 BMI 对 FSTT 的影响
2.4 性别对 FSTT 的影响
2.5 FSTT 的种族差异
3 血痕陈旧度的 RNA 分析
3.1 血痕中 18S rRNA 和β-actin mRNA 比值的变化与陈旧度的关系
3.2 血痕 RNA 比值的变异
3.3 血痕 RNA 比值的性别差异
3.4 血痕 RNA 分析推断死亡时间的潜力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670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36705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