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正常胸腺的MDCT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5 18:06

  本文关键词:正常胸腺的MDCT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 每个人胸腺的大小、形态及内部密度各不相同,随着年龄的增长,胸腺组织逐渐被脂肪组织所替代。有时由于人们对正常胸腺CT表现的认识不足,导致判断错误,给患者增加了不必要的检查或手术。因此,正确认识正常胸腺的影像表现是诊断胸腺疾患的基础。本研究的目的是系统地分析正常胸腺MDCT表现,以此为有效区分正常和异常的胸腺提供参考。 方法: 从上海长征医院PACS系统中,随机选取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拍摄胸部增强CT的697个病例,排除相关因素后,得到215例(男124例,女91例)正常胸腺CT增强病例,其年龄区间为6~78岁。本研究主要比较不同脂肪含量(1~3级)、不同年龄组(1~4)、不同性别正常胸腺之间影像特征。胸腺的形态学特征及内部结构研究主要在脂肪含量为1~3级的110例中进行。研究的相关指标包括:正常胸腺的形状,左、右叶厚度,边缘形态,前后径、内部CT值。研究的统计学方法包括:Kappa一致性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四格表卡方检验,列联表分析,协方差分析等。 结果: 本研究中正常胸腺形状呈“三角形”的多于“四边形”,不同形状对左、右叶厚度有一定影响,但对前后径没有影响。正常胸腺左、右叶的边缘形态分布存在差异,“平直”为最常见的边缘形态,除此之外,左叶“外凸”者多于“内凹”,而右叶“内凹”者大于“外凸”。本研究中年龄大于54岁者胸腺内没有见到明显的软组织成分,均处在4级。 不同脂肪含量(1~3级)正常胸腺的形状,左、右叶厚度,边缘形态,前后径没有明显差异。1~3级正常胸腺内部CT值随脂肪含量的增高而降低,且两者呈负相关。 不同年龄组(1~4)正常胸腺的形状,边缘形态,前后径没有明显差异,但左、右叶厚度有差异,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内部CT值则呈现递减的趋势,并存在线性关系(p㩳0.001)。 不同性别正常胸腺的形状,左、右叶厚度,边缘形态没有明显差异,但其前后径(AP)存在差异,男性正常胸腺的前后径(AP)大于女性。扣除年龄因素的影响后,不同性别正常胸腺内部CT值无差别。在男性和女性中,年龄和正常胸腺内部CT值之间均存在线性关系(p㩳0.001),但年龄对正常胸腺内部CT值的影响不随性别的不同而不同,即两回归方程之间的斜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854㧐0.05)。 结论: 本研究为正常胸腺的形状,左、右叶厚度,边缘形态,前后径、内部CT值等影像表现提供了有价值的统计数据,为准确区分胸腺是否正常提供参考。
【关键词】:正常胸腺 MDCT 脂肪含量 年龄 性别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816.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缩略词表9-10
  • 前言10-13
  • 前言参考文献12-13
  • 研究背景13
  • 材料与方法13-17
  • 一、临床资料13
  • 二、CT检查方法13-14
  • 三、观察和测量方法14-15
  • 四、统计学方法15-17
  • 结果17-22
  • 一、不同脂肪含量正常胸腺之间影像特征统计结果17-18
  • 二、不同年龄组正常胸腺之间影像特征统计结果18-20
  • 三、不同性别正常胸腺之间影像特征统计结果20-22
  • 附表与附图22-35
  • 讨论35-38
  •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1
  • 附录41-54
  • 附录 参考文献49-54
  • 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如恒,汪灏,葛棣,乔玉磊;原发性胸腺癌15例外科治疗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04年05期

2 潘永成;孟利峰;王建军;;原发性胸腺癌的外科治疗(附八例报告)[J];临床外科杂志;2007年02期

3 奚小祥;;胸腺癌5例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08期

4 孔素霞;王素真;;儿童胸腺癌1例报道[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年07期

5 张强;;14例胸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J];人人健康(医学导刊);2008年04期

6 王志立;化召辉;;以手术为主综合治疗胸腺癌临床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15期

7 李廷海;赵东勇;王兰朋;;胸腺癌2例[J];河北医药;2009年20期

8 张国军;;原发性胸腺癌的外科治疗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年09期

9 赵怡卓;隋丹;朱蕾;姜丽岩;;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胸腺癌的疗效[J];中国临床医学;2012年06期

10 周宗虎;屓廉;;胸腺癌死亡一例报告[J];山西医学杂志;196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志庸;陈涛;崔玉尚;李单青;李力;徐晓辉;郭峰;李泽坚;;胸腺癌的外科治疗和预后[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胸外科分册)[C];2006年

2 宋正波;张沂平;;可手术胸腺癌的预后分析—来自单中心的数据[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3 郭峰;张志庸;崔玉尚;李单青;李力;徐晓辉;;胸腺类癌外科治疗长期结果[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胸外科分册)[C];2006年

4 印洪林;孟奎;陆珍风;周晓军;;EGFR,Survivin,P53蛋白和PCNA在胸腺癌中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杜俊;刘东戈;杨丽;韦嘉瑚;王向阳;;胸腺上皮性肿瘤WHO分类与预后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王妍;谢成耀;王恩华;;proMMP-2的活性与MMP-14mRNA的表达在胸腺上皮肿瘤中的相关性[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洪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胸腺辐射凋亡的作用及其成瘤过程中机制的探讨[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a\;眼肌型和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不同分子的表达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3 刘广志;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活性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兆义;胸腺癌14例临床报道[D];山东大学;2007年

2 汪大伟;胸腺癌外科治疗预后分析及中晚期患者治疗模式的探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3 王帅;胸腺癌的诊断及治疗策略:附29例报告[D];山东大学;2013年

4 罗城;胸腺上皮肿瘤MSCT表现与病理分期及WHO组织病理学分型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5 袁东风;D2-40在胸腺上皮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12年

6 张晓瑞;螺旋CT对胸腺上皮肿瘤的诊断价值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7 杜俊;不同类型胸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周期相关蛋白、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和细胞增殖蛋白Ki67的免疫组化表达与预后的关系[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8 梁红;正常胸腺的MDCT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9 房建伟;ERα蛋白在胸腺上皮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王妍;MMP-2活性与MT1-MMPmRNA表达在胸腺上皮肿瘤中的相关性[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正常胸腺的MDCT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8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3684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d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