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肾静脉变异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24-11-19 12:43
   目的探讨肾静脉变异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CT增强和CTA检查确诊为肾静脉变异的153例患者的CT表现,通过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 153例肾静脉变异中,左肾静脉变异94例,右肾静脉变异66例。左肾静脉变异中,环主动脉左肾静脉18例,主动脉后左肾静脉6例,左肾静脉汇合过晚50例,脾肾分流11例,左下腔静脉4例,双下腔静脉5例。右肾静脉变异中,右肾静脉分为两支50例,右肾静脉分为三支5例,右肾静脉汇合过晚11例。右肾静脉分为两支合并左肾静脉汇合过晚3例,脾肾分流合并左肾静脉汇合过晚1例,右肾静脉分为两支合并双下腔静脉1例,环主动脉左肾静脉合并左肾静脉汇合过晚、右肾静脉分为两支1例,环主动脉左肾静脉合并脾肾分流1例。结论 CT可清晰显示肾静脉变异的各种类型并能明确诊断,对指导临床诊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图1 轴位MIP示环主动脉左肾静脉:左肾静脉出肾门后为两支,分别于腹主动脉前、后方向右走行汇入下腔静脉,两支粗细均匀(箭头为左肾静脉,星号为下腔静脉)

图1 轴位MIP示环主动脉左肾静脉:左肾静脉出肾门后为两支,分别于腹主动脉前、后方向右走行汇入下腔静脉,两支粗细均匀(箭头为左肾静脉,星号为下腔静脉)

环主动脉左肾静脉发生率约0.1%~10%[10]。本组病例中有约2%表现为环主动脉左肾静脉,与文献报道一致。根据肾静脉主干的数量及行程分为四种类型[11]:Ⅰ型表现为单支肾静脉出肾门后分为前、后两支,前支在正常水平汇入下腔静脉,后支在同水平或偏低水平经腹主动脉后方注入下腔静脉。本....


图2 轴位MIP示环主动脉左肾静脉:左肾静脉出肾门后为一支,分别于腹主动脉前、后方向右走行汇入下腔静脉,前支纤细,后支粗大(箭头为左肾静脉,星号为下腔静脉)

图2 轴位MIP示环主动脉左肾静脉:左肾静脉出肾门后为一支,分别于腹主动脉前、后方向右走行汇入下腔静脉,前支纤细,后支粗大(箭头为左肾静脉,星号为下腔静脉)

图1轴位MIP示环主动脉左肾静脉:左肾静脉出肾门后为两支,分别于腹主动脉前、后方向右走行汇入下腔静脉,两支粗细均匀(箭头为左肾静脉,星号为下腔静脉)图3冠状位VR示环主动脉左肾静脉:左肾静脉为两支,一支出肾门后经腹主动脉前方向右汇入下腔静脉,另一支从肾下极发出,与副肾动脉伴行....


图3 冠状位VR示环主动脉左肾静脉:左肾静脉为两支,一支出肾门后经腹主动脉前方向右汇入下腔静脉,另一支从肾下极发出,与副肾动脉伴行经腹主动脉后方汇入下腔静脉(星号为下腔静脉,黑箭头为左肾静脉上支,白箭头为左肾静脉下支)

图3 冠状位VR示环主动脉左肾静脉:左肾静脉为两支,一支出肾门后经腹主动脉前方向右汇入下腔静脉,另一支从肾下极发出,与副肾动脉伴行经腹主动脉后方汇入下腔静脉(星号为下腔静脉,黑箭头为左肾静脉上支,白箭头为左肾静脉下支)

图2轴位MIP示环主动脉左肾静脉:左肾静脉出肾门后为一支,分别于腹主动脉前、后方向右走行汇入下腔静脉,前支纤细,后支粗大(箭头为左肾静脉,星号为下腔静脉)图4冠状位VR示环主动脉左肾静脉:左肾静脉出肾门后为单支,一支经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向右汇入下腔静脉,另一支在稍偏低....


图4 冠状位VR示环主动脉左肾静脉:左肾静脉出肾门后为单支,一支经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向右汇入下腔静脉,另一支在稍偏低水平经腹主动脉后方汇入下腔静脉(星号为下腔静脉,白箭头为左肾静脉上、下支)

图4 冠状位VR示环主动脉左肾静脉:左肾静脉出肾门后为单支,一支经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向右汇入下腔静脉,另一支在稍偏低水平经腹主动脉后方汇入下腔静脉(星号为下腔静脉,白箭头为左肾静脉上、下支)

图3冠状位VR示环主动脉左肾静脉:左肾静脉为两支,一支出肾门后经腹主动脉前方向右汇入下腔静脉,另一支从肾下极发出,与副肾动脉伴行经腹主动脉后方汇入下腔静脉(星号为下腔静脉,黑箭头为左肾静脉上支,白箭头为左肾静脉下支)图5轴位MIP示主动脉后左肾静脉:左肾静脉为单支,从腹主动脉....



本文编号:4012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4012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5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