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能谱CT低浓度对比剂最佳单能量成像显示胃肠道恶性肿瘤供血动脉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2 15:08

  本文关键词:能谱CT低浓度对比剂最佳单能量成像显示胃肠道恶性肿瘤供血动脉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能谱CT低浓度对比剂最佳单能量成像技术对胃肠道恶性肿瘤供血动脉血管成像质量的影响,以期合理降低对比剂浓度,减少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资料与方法前瞻性将71例经能谱CT扫描、体重指数25 kg/m2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分成两组,高浓度对比剂常规扫描组:33例,对比剂浓度350 mg I/ml;低浓度对比剂能谱成像组:38例,对比剂浓度270 mg I/ml。机器生成动脉期最佳单能量图像,比较两组肿瘤细小供血动脉图像的主观质量评分、肿瘤细小动脉CT值、图像噪声、对比噪声比(CNR)及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结果低浓度组最佳单能量ke V值为51~60 ke V。低浓度组肿瘤细小供血动脉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高于高浓度组(Z=-4.280,P0.01),2名观察者对两组图像的评价结果一致性很好(Kappa=0.824、0.843,P0.05)。2名观察者获得两组的肿瘤细小供血动脉的CT值、右侧竖脊肌的CT值、图像噪声与CNR的结果一致性均良好(ICC高浓度组=0.998、0.968、0.959、0.990,ICC低浓度组=0.988、0.981、0.969、0.937)。低浓度组肿瘤细小供血动脉CT值、CNR均高于高浓度组,图像噪声低于高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937、4.263、-17.264,P0.01);两组CTDIvo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8,P0.05)。结论对于高体重指数患者,能谱CT低浓度对比剂最佳单能量成像技术能够提高胃肠道恶性肿瘤供血动脉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且不增加辐射剂量。
【作者单位】: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胃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造影剂 血药浓度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分类号】:R735;R730.44
【正文快照】: 目前CT血管成像(CTA)已逐步成为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前常规检查,可以明确肿瘤供血动脉的相关信息并有效指导手术。影响CTA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是血管内的碘含量,而对比剂浓度、用量及注射速度与血管内碘含量密切相关。随着CT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防护观念的提高,对比剂引起的不良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成巧梅;吴青霞;孙亚平;孙明华;史大鹏;;宝石能谱CT在降低肾动脉成像对比剂浓度和用量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年08期

2 高飞;董江宁;韦树华;韦超;李乃玉;;能谱CT单能量技术对胃腺癌供血动脉CT血管成像质量的优化[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年04期

3 杨春燕;侯新川;梅友泉;;低剂量对比剂在64排CT头颈部血管联合成像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年05期

4 吴青霞;朱绍成;谢瑞刚;文泽军;孙明华;孙亚平;史大鹏;;应用低管电压能谱CT成像降低肾动脉CTA对比剂用量[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冰心;陈兴灿;;能谱CT在肿瘤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年06期

2 卢光明;张龙江;;双能量CT:何去何从[J];放射学实践;2014年09期

3 王勇;成瑶;张晓勇;;螺旋CT血管成像和灌注成像技术对胃癌血供和血流动力学评价[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4年05期

4 侯新民;胡俊;王海涛;;双源CT双能量扫描对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5年01期

5 张龙敏;刘爱连;刘义军;佟梓滨;浦仁旺;刘晓峰;;低浓度对比剂能谱CT单能量成像对提高门静脉图像质量的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5年04期

6 杨帆;林伟;陈卫霞;;CT双能量扫描模式在腹部应用的研究进展[J];放射学实践;2015年04期

7 陈靖;郑邵微;苗延巍;刘爱连;刘义军;;能谱CT定量钙(水)密度技术对腰椎椎体内及椎体间骨密度差异的研究[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8 刘琴;侯阳;郭启勇;;迭代重建技术在低剂量CT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年11期

9 叶达林;温平贵;;低剂量对比剂在64排CT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4年02期

10 廖海;邓德茂;黄增超;万荣超;陈燕静;袁捷;陈加军;李敏;何欣;;CT能谱单能量成像用于提高脑血管CTA成像质量[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4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任庆国;GE HDCT自适应迭代重建和能谱成像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万娅敏;双能量CT对胃癌患者术前病理分级及分期的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3 潘召城;CT能谱成像在肾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初探[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范雪丽;双源CT双能量扫描对肺病变鉴别能力的初步探讨[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2 杨传红;CT能谱成像在肝细胞癌与肝转移瘤鉴别中的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3 石梦昀;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颈部淋巴结病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4 唐亮;能谱CT最佳单能量图像在头颈CTA检查中的应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5 张迎;能谱CT成像技术分析血液成分的应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6 田士峰;能谱CT低浓度对比剂最佳单能量成像显示胃肠道恶性肿瘤供血动脉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7 袁军辉;能谱CT成像对肺癌和乳腺癌脊柱成骨性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8 袁张强;DSCT对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D];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

9 刘超;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评价冠状动脉钙化性斑块管腔狭窄程度的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素艳;桑雅荣;李卫民;;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9年03期

2 宁殿秀;李智勇;王克礼;苗延巍;伍建林;郎志谨;杜敏安;;CT血管成像诊断脑动脉瘤的漏诊原因分析[J];放射学实践;2007年04期

3 王礼同;李澄;刘淑惠;徐文娟;;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胆囊动脉的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0年11期

4 谢伟;吴强;王辉;;脑血管造影螺旋CT扫描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7年04期

5 邓凯;张成琪;李伟;王君君;王广丽;王新怡;庞涛;柳澄;;宝石能谱CT在手足肌腱显示中的初步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年10期

6 王君君;张成琪;邓凯;;宝石能谱CT显示肌腱的最佳单能量[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年08期

7 谭四平;沈比先;陈丽兴;薛水培;楚二伟;刘康;汪春荣;罗玉娟;;低剂量与常规剂量对比剂双能量肺灌注图像质量对比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年01期

8 宋少娟;王巍;刘传亚;;多层CT螺距与辐射剂量的关系探讨[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6年05期

9 段少银,黄锡恩,康江河,张丹彤,林清池,蔡国祥,许美心,庞瑞麟;容积重建法CT脑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年02期

10 姜保东;冯晓源;柳澄;李克;于富华;;颅颈联合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扫描技术探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再元,张成武;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诊治进展[J];浙江医学;2003年01期

2 季加孚;胃肠道恶性肿瘤外科的无瘤技术和原则[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年04期

3 肖隆斌;王文卫;吴文辉;龙硕;;胃肠道恶性肿瘤合并肺结核的治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年01期

4 廖斌;李念;徐尔侃;何山;艾元斌;黄纪伟;解小宏;沈健;张明哲;;碘-125粒子组织间植入配合手术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J];四川医学;2007年02期

5 兰明银;周猛;符湘云;狄茂军;;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复发所致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分析[J];腹部外科;2007年01期

6 陈萍;刘新兰;;胃肠道恶性肿瘤微转移的临床研究进展[J];宁夏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7 孟春风;戴冬秋;;组蛋白修饰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关系[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7年05期

8 罗金键;;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临床观察[J];医学综述;2007年23期

9 刘新兰;陈萍;;腹腔温热灌注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临床研究[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刘卓然;;胃肠道恶性肿瘤外周血骨桥蛋白检测的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家骅;孙敏;郭永章;;抗癌平丸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周荣耀;吴丽英;束家和;;百令胶囊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和化疗后的应用——附50例病例临床观察[A];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叶再元;张成武;张勤;;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诊治进展[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7年

4 叶再元;;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诊治进展[A];2008年浙江省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白雪凤;杨立勇;沈喜妹;;胃肠道恶性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的病理特征与血清CEA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6 曾家耀;兰碧洋;李振洪;黄绍华;黄显实;罗强;农文伟;钟醒能;;岩舒(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A];第七届广西肿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刘星;张祥福;郑知文;卢辉山;吴心愿;黄昌明;王川;官国先;;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甘雨良;焦丹;刘文峰;;四君子汤加减联合化疗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多药耐药基因阳性病例的临床研究[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张通通;袁向亮;李美星;薛剑;沈立松;;CD3 Bright淋巴细胞群在胃肠道肿瘤的表达及其与γδT细胞的关系[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陆燕蓉;林苹;张洁;黄孝忠;宁其志;;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EA水平的动态分析[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尚志文 胡晓震;便血消瘦拉响直肠癌“警报”[N];沈阳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文见;术前口服去氧氟尿苷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2 陈文军;胃肠道恶性肿瘤微转移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萍;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临床研究[D];宁夏医学院;2008年

2 李瑞中;化疗对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3 王骏扬;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照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赵俊卿;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病因分析和免疫状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5 王延刚;ω-3鱼油脂肪乳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应激反应及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黄河;围手术期肠内营养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7 杜新明;鱼油脂肪乳剂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8年

8 闫晓枫;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COX-2表达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许峰;血清IGF-1在肺癌和胃肠道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10 赵林;NRS2002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营养筛查中的应用[D];青岛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能谱CT低浓度对比剂最佳单能量成像显示胃肠道恶性肿瘤供血动脉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5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415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c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