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针刺、冷热和牵伸对运动后疲劳消除效果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5 18:11

  本文关键词:针刺、冷热和牵伸对运动后疲劳消除效果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力竭运动后施加冷热交替疗法、针刺足三里穴位以及主动牵伸的干预,通过测试血乳酸、相对峰力矩、平均功率、疲劳系数和右小腿围度的变化,探索施加冷热交替疗法、针刺足三里穴位以及主动牵伸干预后相对于试验对象在平卧休息时的运动疲劳消除情况的比较;研究冷热交替疗法、针刺足三里穴位方法和主动牵伸运动在促进运动疲劳消除方面的影响;对比探求冷热交替疗法与针刺足三里穴位以及主动牵伸方法对于促进运动疲劳消除的干预效果。为以后此类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试验以普通大学生(武汉体院健康科学学院大一学生)为受试对象,受试者12人。整个过程分为四个周期,每个周期在力竭运动后10min时施加不同的干预,分别为:运动后平卧休息、运动后进行自我牵伸、运动后针刺足三里穴位、运动后施加冷热交替疗法。分别称为:静卧休息、牵伸干预、针刺干预和冷热干预。每次试验12人全部参与,每次试验需要测定试验对象的血乳酸、相对峰力矩、平均功率、疲劳系数和右小腿围度。具体试验方法为试验对象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一次性大强度力竭运动,分别于安静情况下和运动后即刻、运动后5min、干预5min,干预20min测定试验对象的血乳酸含量,并且测定安静状态下、运动后即刻和干预20min的相对峰力矩、平均功率、疲劳系数和右小腿围度。其中静卧休息无干预,牵伸干预为运动后进行下肢的主动牵伸,时间为20min,冷热干预即在训练后用0°冰水混合物以及50°热敷袋分别敷于与大腿前侧股四头肌处,冷疗和热疗每次5min,然后交替,冷热交替治疗共20min。针刺干预用针刺足三里穴,针刺20min。研究结果:1.针刺足三里、冷热交替和牵伸三组试验结果在干预5min和干预20min相比于静卧休息组的血乳酸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干预20min针刺、冷热和牵伸三组数据在相对峰力矩、平均功率和疲劳系数的数据上与静卧休息结果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小腿围度上相比于静卧休息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2.针刺足三里干预、冷热交替干预和牵伸干预的三组测试指标数据的对比上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1.针刺足三里、冷热交替疗法和主动牵伸有助于运动后疲劳的消除。2.针刺足三里、冷热交替疗法和主动牵伸三种干预方法对促进运动后疲劳消除的效果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针刺足三里 冷热交替疗法 主动牵伸 运动疲劳消除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87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缩略词表11-12
  • 前言12-14
  • 1 文献综述14-28
  • 1.1 针刺足三里对促进运动后疲劳消除的影响14-16
  • 1.1.1 针灸概述14
  • 1.1.2 针灸的作用及作用机理14-15
  • 1.1.3 针灸对促进运动疲劳消除的研究15-16
  • 1.1.4 足三里的选穴依据:16
  • 1.2 冷热交替疗法对于促进运动后疲劳消除的影响16-19
  • 1.2.1 冷热交替疗法概述16-17
  • 1.2.2 冷热交替疗法的作用机理17-19
  • 1.2.3 冷热交替疗法对促进运动疲劳消除作用的研究19
  • 1.3 主动牵伸对促进运动疲劳消除作用的影响19-20
  • 1.3.1 主动牵伸简述19
  • 1.3.2 主动牵伸作用机制及其研究19-20
  • 1.4 运动疲劳20-28
  • 1.4.1 运动疲劳简述20-21
  • 1.4.2 运动疲劳的产生机制21-23
  • 1.4.3 运动疲劳与自由基代谢的关系23-24
  • 1.4.4 运动疲劳的恢复方法24-25
  • 1.4.5 运动疲劳的指标测定25-28
  • 2 实验研究28-32
  • 2.1 实验材料及对象28
  • 2.1.1 研究对象28
  • 2.1.2 实验材料28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28-29
  • 2.3 实验方法29-30
  • 2.3.1 实验准备29
  • 2.3.2 实验内容29-30
  • 2.4 实验步骤30-32
  • 2.4.1 血乳酸的测定30
  • 2.4.2 BIODEX测定相对峰力矩、平均功率和疲劳系数30
  • 2.4.3 小腿围度的测定30
  • 2.4.4 数据的统计处理30-32
  • 3 实验结果32-40
  • 3.1 不同干预方法对于试验对象血乳酸水平的影响32-33
  • 3.2 不同干预方法对于试验对象相对峰力矩的影响33-35
  • 3.3 不同干预方法对于试验对象平均功率的影响35-37
  • 3.4 不同干预方法对于试验对象疲劳系数的影响37-39
  • 3.5 不同干预方法对于试验对象右小腿围度的影响39-40
  • 4 分析与讨论40-46
  • 4.1 针刺足三里、冷热交替疗法和主动牵伸运动对于受试者血乳酸水平的影响40-42
  • 4.2 针刺足三里、冷热交替疗法和主动牵伸运动对于受试者相对峰力矩、平均功率和疲劳系数的影响42-44
  • 4.3 针刺足三里、冷热交替疗法和主动牵伸运动对于受试者小腿围度的影响44-46
  •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51
  • 致谢5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炜权;对运动疲劳机理的再认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贾天奇;常立云;宋佳霖;洪文学;樊凤杰;;中医艾灸疗法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3 顾一煌;金宏柱;史曙生;;艾灸对小鼠抗运动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张伟;;对冷疗在运动创伤恢复期应用的初步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8年04期

5 马桂芝;方剑乔;;针灸疗法抗运动疲劳的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2007年09期

6 张能谦,李云章;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研究[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7 夏建强;运动、自由基与抗氧化剂[J];龙岩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8 郭爱松;顾一煌;金宏柱;;艾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对照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9 欧阳紫蓉;丁秀娟;范黎;睢久红;陈恩萱;;电针小白鼠对化学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J];上海针灸杂志;1987年04期

10 殷劲,杨范昌;运动疲劳机理探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本文关键词:针刺、冷热和牵伸对运动后疲劳消除效果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3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483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9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