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宝石CT低剂量扫描结合低浓度对比剂行门静脉血管成像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4 18:03

  本文关键词:宝石CT低剂量扫描结合低浓度对比剂行门静脉血管成像的初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宝石能谱CT 双低扫描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摘要】:目的:评价宝石能谱CT低剂量扫描及低浓度等渗对比剂在CT门静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探索CT血管门静脉成像中,在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浓度的同时,获得临床可接受的图像质量。方法:收集2013年11月到2015年1月期间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可疑肝脏病变行肝脏三期扫描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分为双低组及常规组行能谱CT增强扫描,每组30例。双低组行宝石CT低剂量与低浓度对比剂的“双低”扫描模式,采用浓度为270mgI/ml的碘克沙醇对比剂;常规组行常规120kVp混合能量的扫描模式,采用浓度为350mgI/ml的碘佛醇对比剂。双低组图像在能谱扫描数据的基础上应用能谱CT软件包先重建出140kV的混合能量图像,应用能谱分析软件,测得门静脉主干与肝实质的最佳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 CNR)在50keV水平左右,将所有的图像均进行50keV及70keV单能处理,其中50keV单能图像采用ASIR(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将ASIR权重分别设为30%、50%、80%进行薄层重建;常规组采用FBP(filtered back projection,滤波反射投影技术)进行薄层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等图像重建技术进行门静脉成像。由2名资深放射科医师采用量化评分制度独立对各组图像的门静脉显示清晰度按5个等级进行主观评分。通过计算客观指标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及噪声来比较图像质量。CT容积剂量指数(volune CT Dose Index, CTDI)、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 DLP)由机器自动计算生成。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及剂量长度乘积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 ED)。对所得的数据资料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病人之间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质量指数(BMI)均没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对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进行统计,两组的CTDI、DLP、ED均有显著差别。双低组的平均CTDI、平均DPL、平均ED明显低于常规组的平均CTDI、平均DLP、平均ED(P均0.01)。双低组的CTDIvol为7.95±2.31(mGy),常规组的CTDIvol为9.28±1.37(mGy);双低组的DLP为250.86±33.79(mGy.cm),常规组的DLP为209.96 ±66.94 (mGy.cm);所得双低组的有效辐射剂量较常规组减低(3.57±1.14 mSv vs 4.26±0.57mSv,p小于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双低组50kev单能量图像分为30%、50%及80%ASIR权重进行重建。随着ASIR权重的增大,图像的噪声逐渐减少,CNR及SNR逐渐升高。主观评分中50%ASIR权重的图像清晰度比30%、80%的清晰。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ASIR权重为50%时,具有最高的主观评分,是较理想的重建参数。(4)双低组50kev单能联合ASIR技术重建的图像SNR、CNR均比70kev单能图像高,噪声比70kev单能图像低,主观质量评分优于70kev单能图像,两两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在使用270mgI/ml相同浓度对比剂的条件下,使用最佳CNR单能图像能够更好地显示门静脉血管。(5)双低组50kev单能联合50%ASIR重建的图像SNR、CNR均比常规组高,噪声比常规组低,而质量评分两者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这说明在使用低浓度对比剂及低剂量扫描的条件下,门静脉最佳CNR单能图像结合ASIR重建技术能够获取与常规剂量扫描结合高浓度对比剂一样满足临床诊断的图像。结论:在CT门静脉血管成像中,宝石能谱CT使用双低扫描(低剂量扫描及低浓度等渗对比剂),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可以在得到满足临床诊断图像信息的同时,显著降低了有效辐射剂量及碘对比剂的摄入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宝石能谱CT 双低扫描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75;R816.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2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2-19
  • 1.1 低剂量扫描技术的应用及研究现状12-15
  • 1.1.1 放射线对机体的损伤及放射线的防护12
  • 1.1.2 低剂量扫描的概念与方法12-14
  • 1.1.3 低剂量扫描技术的应用与研究现状14-15
  • 1.2 低浓度等渗对比剂的临床价值和优势15-17
  • 1.2.1 对比剂反应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15-16
  • 1.2.2 低浓度等渗对比剂的临床价值和优势16-17
  • 1.3 CTPV的临床应用17-18
  • 1.4 双低技术在CTPV中的应用现状18-19
  • 第二章 临床研究19-25
  • 2.1 病例来源19
  • 2.1.1 研究对象19
  • 2.1.2 纳入标准19
  • 2.1.3 排除标准19
  • 2.2 研究方法19-21
  • 2.2.1 研究仪器19
  • 2.2.2 扫描方法19-20
  • 2.2.3 图像重建与质量评价20
  • 2.2.4 辐射剂量评估20
  • 2.2.5 统计学分析20-21
  • 2.3 研究结果21-25
  • 2.3.1 病人一般情况21
  • 2.3.2 辐射剂量21-22
  • 2.3.3 图像质量22-25
  • 第三章 讨论25-30
  • 3.1 宝石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CTPV中的应用25-26
  • 3.2 低浓度对比剂在CTPV中的应用26-28
  • 3.3 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的评价方法28-29
  • 3.4 研究不足之处29-30
  • 结语30-31
  • 参考文献31-37
  • 附录37-42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42-43
  • 致谢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丛;柳澄;王道平;黄杰;王立君;;多层螺旋CT低剂量高浓度对比剂腹部血管成像应用研究[J];放射学实践;2007年03期

2 齐琳;毛定飚;李铭;任庆国;杨艳丽;高丰;滑炎卿;;冠状动脉支架内腔的可视度:64层螺旋CT与宝石CT的比较[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年07期

3 陈盈;米玉成;曾春光;李欠云;朱华勇;何海青;樊树峰;许骅;;HDCT能谱技术提高肝脏门静脉血管成像质量的可行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年01期

4 赵素琴 ,吴江 ,李红梅;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的应用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2004年11期

5 赵志勇;赵彦梅;;浅谈X线对人体的损伤及其防护[J];中国乡村医药;2006年05期

6 王贵生;高建华;李剑颖;叶道斌;张如意;李娜;;64层螺旋CT心脏检查中体重指数与射线剂量关系的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年05期

7 刘昌盛,李茂进,郑晓华,魏文洲,童四平,潘鄂武,唐兴桥;儿童肺部CT曝光参数及其辐射剂量的比较分析[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5年05期

8 刘爱芹;;儿童在CT检查中的辐射防护[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17期

9 陈青华;腹部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年04期

10 李秋芬;李保银;袁卫国;张富生;;低剂量螺旋CT对有症状患者胸部检查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542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542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3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