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我国体育院校优秀网球运动员损伤特点及预防措施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5 13:25

  本文关键词:我国体育院校优秀网球运动员损伤特点及预防措施的调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体育院校 优秀网球运动员 运动损伤 预防措施


【摘要】:随着中国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了解与参与网球运动中来,作为承担起国家未来重任的群体----大学生群体,也越来越了解、关注网球运动,并投身到网球运动中去。网球起源于法国,发展于美国,现在流行于全世界。网球运动在欧洲国家演变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是在网球场有效区域范围内,按照规则双方轮换进行发球,发球后进行底线的跑动与对球的击打,如有机会可上到半场或网前,通过截击、高压或半场抽击球的方式得分的一项即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的比赛项目。正因为网球的趣味性,让网球有“绿色鸦片”的称号,但也正是因为网球的挑战性,让网球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较高,需要参与者上下肢在短时间内快速进行协调、到位,同时要求参与者有很好的手眼脚配合能力、空间意识、预判能力、柔韧性、发达的骨骼肌、较广的关节活动范围、良好的有氧跑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即便在体育院校较优秀的网球专业学生和专业运动员身上,损伤也不可避免,也正因为如此,很多教练员、指导老师、运动员都产生不同程度的畏惧与懈怠情绪,这对高校培养优秀的、专业素质过硬的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不利的,因而本文针对性的通过对体育院校从事网球运动的优秀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部位、特征,以及损伤原因进行研究,发现体育院校从事网球运动的优秀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多发部位,损伤的主要成因,因而得出预防网球运动损伤的措施和建议,纠正认识上的误区,为从事网球运动的优秀网球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提供借鉴,为高校培养合格乃至优秀的体育人才提供知识储备。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观察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北京体育大学等4所院校进行了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预防措施。研究结论如下:1.体育院校优秀网球运动员在校期间的损伤概率较高,损伤易发部位有肘、腕、肩、膝等。损伤形式多为急性的轻中度损伤,损伤类型以闭合式关节扭伤为主,其次是肌肉拉伤和擦伤。2.体育院校优秀网球运动员的损伤多发生在比赛或高强度训练中,多发场地为室外硬地场与室外沙土场,多发季节为第一季度跟第四季度,即春季与冬季,损伤时期在比赛期跟技术训练期最常见。3.诱发体育院校优秀网球运动员在校期间的损伤因素很多,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后,主要有专选力量不足、带伤训练比赛、局部负荷过重、单次发力过大等因素造成。4.体育院校优秀网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部位与形式跟普通的网球爱好者有较大区别,优秀运动员损伤多集中在躯干,而非四肢,多为慢性损伤,而非急性损伤。针对影响大学生网球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现状的因素提出以下建议:1.提高高水平网球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在训练中不进重视优化技术动作,而且重视身体素质练习,充分锻炼躯干的核心力量,避免肩、肘、腕因负担过重而受伤。2.注重心理素质训练,在长期的艰苦训练中调节并保持积极健康的网球心态,体育院校可有针对性的对高水平运动员进行定期的心理辅导课程,消除运动员心理疲劳。3.进一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认真做好训练前的准备活动与训练后的放松活动,加强对容易运动损伤的部位进行运动前针对性护理。4.体育院校网球教师或教练员应进一步改变训练思路,在抓优秀网球运动成绩的同时注重义务监督,重视培养运动员训练及比赛后的积极恢复习惯。体育院校网球教师或教练员应加强理论学习,熟练掌握运动相关理论,了解运动损伤相关知识。5.体育院校应进一步加强对网球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确保优秀网球运动员有专业化的热身放松场所、专业体测仪器,以满足高水平运动的放松需求。
【关键词】:体育院校 优秀网球运动员 运动损伤 预防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45;R873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1 前言13-15
  • 1.1 选题依据13-15
  • 1.1.1 研究内容14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4-15
  • 2 文献综述15-19
  • 2.1 运动损伤概述15-16
  • 2.2 国内外运动损伤的研究现状16-19
  • 2.2.1 国外研究现状16-17
  • 2.2.2 国内研究现状17-19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9-23
  • 3.1 研究对象19
  • 3.2 研究方法19-23
  • 3.2.1 文献资料法19-20
  • 3.2.2 问卷调查法20-21
  • 3.2.3 访谈法21-23
  • 4 结果与分析23-37
  • 4.1 体育院校优秀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23-29
  • 4.1.1 运动损伤的发生率23
  • 4.1.2 运动损伤的类型23-24
  • 4.1.3 运动损伤的部位24
  • 4.1.4 优秀网球运动员与网球爱好者损伤类型与部位的区别24-25
  • 4.1.5 运动损伤的性质25-26
  • 4.1.6 运动损伤发生的阶段时间特点26-27
  • 4.1.7 运动损伤对优秀网球运动员的影响27-28
  • 4.1.8 优秀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场所28-29
  • 4.2 体育院校优秀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原因29-34
  • 4.2.1 优秀网球运动员与网球爱好者损伤原因对比29-30
  • 4.2.2 因带伤训练比赛导致优秀网球运动员的损伤30
  • 4.2.3 因专项力量不足导致优秀网球运动员的损伤30-31
  • 4.2.4 因运动性疲劳导致优秀网球运动员的损伤31-32
  • 4.2.5 因训练条件不够好导致优秀网球运动员的损伤32-33
  • 4.2.6 因局部负荷过重导致优秀网球运动员的损伤33-34
  • 4.3 体育院校优秀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34-37
  • 4.3.1 做好准备活动,加强对损伤部位的保护34
  • 4.3.2 根据损伤部位,,加强素质练习34-35
  • 4.3.3 进一步细化技术动作35
  • 4.3.4 强调心理练习35-36
  • 4.3.5 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护意识36-37
  • 5 结论与建议37-39
  • 5.1 结论37
  • 5.2 建议37-39
  • 致谢39-40
  • 参考文献40-43
  • 附件 143-46
  • 附件 246-48
  • 附件 348-50
  • 附件 450-51
  • 附件 551-52
  • 附件 6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锡全,徐国琴,孙世明,林文_",夏卫智;2003年全国青少年网球集训队运动员身体机能调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杜长亮,王福秋;“网球肘”的成因、预防与治疗[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黄s

本文编号:7982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7982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b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