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运动性中枢疲劳与外周疲劳的生物反馈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8 17:25

  本文关键词:运动性中枢疲劳与外周疲劳的生物反馈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物反馈技术 运动性疲劳 心率变异性 脑电图 肌电图 皮肤导电水平


【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技术复合指标心率变异性(HRV)、表面肌电(s EMG)、皮电及脑电(EEG)在运动性中枢疲劳与外周疲劳发生时的变化规律,阐明中枢疲劳、外周疲劳包括心肌疲劳之间的关系及可能存在的时序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大学生运动员16名,分为男子组、女子组。采用Bruce方案,以跑台运动的方式,使运动员逐步达到深度疲劳。同时记录即刻心率、反应时、RPE,以确定中枢、外周与心肌疲劳的产生。自身前后对照与男女比较生物反馈技术复合指标在安静、疲劳、恢复时的不同变化特点,同时建立安静、疲劳、恢复的时序特征图。结果:疲劳时当HRV指数显著下降,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频域指标(LF功率值、HF功率值、LF\HF)及窦性心律不齐上升时,其s EMG振幅指标(IEMG、RMS)上升,频率指标(MPF、MF)下降;其皮电SCL值男子下降,女子上升;其EEG各脑波(α波、β波、SMR波、θ波)功率谱显著上升。生物反馈技术建立的运动性疲劳时序特征图,显示疲劳的时序为:心肌(HRV)→骨骼肌(s EMG)→脑(EEG)。结论:生物反馈技术可以实现运动性中枢疲劳与外周疲劳的联合监控,并可为运动性中枢疲劳与外周疲劳描绘出程序图。
【作者单位】: 泰国孔敬大学联合医学学院;赣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关键词】生物反馈技术 运动性疲劳 心率变异性 脑电图 肌电图 皮肤导电水平
【基金】:江西省体育局局管课题(2013025)
【分类号】:R87
【正文快照】: 运动性疲劳的时序性问题由于研究方法的限制仍值得探讨。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可反映中枢疲劳,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 EMG)和皮电可反映骨骼肌、皮肤等的外周疲劳,而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则可一定程度反映心肌疲劳。融合了EEG、s E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运健;心率变异性(HRV)在运动性疲劳诊断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春娟;;运动对心率变异性影响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09期

2 刘文举;;运动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山西体育科技;2011年02期

3 宋淑华;刘坚;高春刚;;心率变异性指标在体育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综述)[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马磊;黄文英;程其练;吉娜薇;尚金华;;心脏定量负荷试验对不同人群中老年女性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8年12期

5 黄建华;王健;;运动与心率变异研究进展[J];浙江体育科学;2008年02期

6 屈红林;刘瑞莲;;结合心率变异性分析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24期

7 刘瑞莲;;心率变异性对健身运动防治老年性心血管疾病的作用[J];宜春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史东林;王敬茹;史东琴;周君一;;对高原训练前后陈荣的OmegaWave机能监控初探[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四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雪兴;递增负荷运动下竞技健美操大学生运动员心率变异性特征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维臣;青少年运动员21公里跑心率变异性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春娟;第八套广播体操锻炼对健康女大学生心率变异性及心肺功能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凌宇;基于ARM的嵌入式虚拟智能健身系统[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5 马磊;运动模型下中老年女性HRV的测试及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冯静;极量与定量负荷试验中评价大学生心脏功能指标的筛选[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7 江海洋;赛艇运动员竞技能力信息的集成分析服务系统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8 赵莹;高压氧对中长跑运动员心率变异性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9 迟淑勋;生物反馈技术在运动性疲劳监控中的应用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旺才,,胡广书,杨福生,张利民;精神负荷对心率变异性影响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6年02期

2 白融,王铁锚,林立,刘晓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02年01期

3 白融;心率变异性分析临床应用的回顾与展望[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09期

4 胡桃红,宋有城,朱俊,万立礼,路黎明,王莉,尹彦玲,李晶,金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J];临床心电学杂志;1996年01期

5 周强;长跑运动至疲劳后血清酶活性变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6 卞继芳;健康司机的心率变异性分析[J];山西临床医药;2000年05期

7 高美雯,刘志华;昼夜因素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韩卫星,丁玉珍,胡华青;健康成人的心率变异性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1998年08期

9 李福敏,叶玉华,朱绍忠,潘早忠,查洪武,郭忠,印风俊;客运机车乘务员心率变异性探讨[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99年03期

10 宋玉娥,陆再英,张木勋;心率变异性测定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蒋碧艳,汪家春;生物反馈放松技术对射击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调控研究[J];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4期

2 ;[J];;年期



本文编号:9371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9371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2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