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骨骼肌钝挫伤后线粒体内氧化应激相关酶活性变化

发布时间:2017-10-02 09:03

  本文关键词:骨骼肌钝挫伤后线粒体内氧化应激相关酶活性变化


  更多相关文章: 骨骼肌 钝挫伤 线粒体 氧化应激


【摘要】:研究目的:运动损伤在业余体育锻炼及专业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均比较常见,而骨骼肌钝挫伤又是其中一类主要的损伤类型。骨骼肌钝挫伤常造成受损骨骼肌肌纤维溶解、DNA损伤、炎症反应、组织疤痕、骨骼肌应力下降等,严重者可以造成人体运动能力的下降甚至丧失。本研究组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骨骼肌损伤自体修复过程中,在组织学角度线粒体的数量和质量可能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从蛋白质组表达角度分析得到有氧代谢相关酶类的表达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可能对骨骼肌损伤自体修复有一定的影响。骨骼肌钝挫伤后损伤部位线粒体的损伤致使有氧代谢能力下降以致恢复速度缓慢,而线粒体内部氧化应激状态的变化,对线粒体功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本实验通过测试大鼠小腿腓肠肌钝挫伤后线粒体内CK和SOD、MDA、CAT、GSH-Px、LDH、ALP等指标变化,对钝挫伤后骨骼肌线粒体内部氧化应激状态等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各指标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探讨是否有利于运动损伤后的恢复,为机体因运动产生的钝挫伤及其恢复过程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54只Wistar大鼠,均由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分为预实验组,打击钝挫伤组和未打击组。购买后,按照标准条件进行适应性饲养一周,利用钝挫伤打击器进行模型构建。钝挫伤后,分别在30天、15天、10天、7天、5天、2天、12小时对大鼠进行断头处死,取大鼠小腿腓肠肌,提取线粒体进行指标测定。各测试指标试剂盒采用南京建成制备试剂盒,实验所用其他仪器设备由山东体育学院实验中心和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提供,本实验数据统计均通过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20.0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碱性磷酸酶(ALP)于钝挫伤后12h酶活性明显上升并达到峰值(P0.01)。2d时酶活性下降,与对照组(CON)相比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钝挫伤后5d—30d酶活性呈恢复趋势,与对照组(CON)相比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2、过氧化氢酶(CAT)于钝挫伤后12h酶活性呈上升趋势,明显升高并达到峰值(P0.01),钝挫伤后2d时酶活性有所下降,与对照组相(CON)比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钝挫伤后5d—30d酶活性下降呈恢复趋势,与对照组(con)对比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3、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于钝挫伤后12h酶活性呈上升趋势,明显升高并于钝挫伤后2d达到峰值,钝挫伤后5d酶活性呈下降趋势,三者与对照组(con)相比,差异均极具显著性(p0.01),钝挫伤后7d—30d酶活性呈恢复趋势,与对照组(con)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4、肌酸激酶(ck)钝挫伤后12h酶活性明显升高,钝挫伤后2d酶活性达到峰值,钝挫伤后5d酶活性有所下降,三者与对照组(con)相比,差异极具显著性(p0.01)。至钝挫伤后7d、10d酶活性与对照组(con)相比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至钝挫伤后15d、30d酶活性有所上升,与对照组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于钝挫伤后12h酶活性呈上升趋势,明显升高,至钝挫伤后2d达到峰值,此后钝挫伤后5d—30d酶活性虽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con)比差异全部极具显著性(p0.01)。6、丙二醛(mda含量)于钝挫伤初期(12h)变化不明显(p0.05),钝挫伤后2d活性开始上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钝挫伤后5d活性明显升高,于钝挫伤后7d活性达到峰值,二者与对照组(con)相比,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钝挫伤后10d、15d、30d活性有所下降但不明显,三者与对照组(con)相比,差异仍具有极显著性(p0.01)。7、乳酸脱氢酶(ldh)酶活性于钝挫伤后12h呈上升趋势,明显升高并达到峰值(p0.01),钝挫伤后2d酶活性显著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钝挫伤后5d—30d酶活性呈恢复趋势,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结论:1、alp、cat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于钝挫伤后12h-2d差异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此阶段活性氧代谢增强,细胞膜受到损害,过氧化氢反应作为细胞损伤的重要因素。2、gsh-px于钝挫伤后12h-5d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此阶段线粒体内过氧化氢反应和脂质过氧化反应比较活跃,细胞处于氧化应激适应阶段。3、ck、ldh酶活性变化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钝挫伤后2d、12h,酶活性达到峰值,但ck在钝挫伤后5d酶活性开始下降,而ldh酶活性与2d后出现显著下降,表明细胞内供能相关酶类受到显著诱导,膜通透性出现显著变化。4、SOD变化趋势表明损伤后12-2d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度最快,此后逐渐下降,但是至30d时,仍显著高于对照;而MDA显示出一定的滞后性、延迟性,含量于钝挫伤初期(12h)变化不明显,钝挫伤后2d后酶含量呈显著性上升,至7d后含量达到峰值,至10d含量逐渐下降,表明机体对损伤表现出一定的适应阶段。
【关键词】:骨骼肌 钝挫伤 线粒体 氧化应激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873
【目录】:
  • 摘要6-9
  • Abstract9-13
  • 1 前言13-20
  • 1.1 问题的提出13-14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14
  • 1.3 文献综述14-20
  • 1.3.1 氧化应激状态下SOD、MDA、CAT、GSH-PX的研究15
  • 1.3.2 骨骼肌损伤后CK、LDH、ALP的研究15-16
  • 1.3.3 骨骼肌钝挫伤与自由基16-17
  • 1.3.4 自由基作用机制17-18
  • 1.3.5 脂质过氧化作用引起自由基损伤的机理18-19
  • 1.3.6 脂质过氧化对线粒体的损伤引起机体疲劳19
  • 1.3.7 抗氧化系统对机体的保护19-20
  • 2 实验对象与方法20-31
  • 2.1 实验对象20
  • 2.2 实验方法20-31
  • 2.2.1 实验技术路线20-21
  • 2.2.2 动物随机分组21
  • 2.2.3 动物饲养21-22
  • 2.2.4 骨骼肌钝挫伤模型的建立22
  • 2.2.5 骨骼肌钝挫伤打击器的制作22-23
  • 2.2.6 腓肠肌的提取23
  • 2.2.7 组织匀浆及线粒体的提取23-25
  • 2.2.8 线粒体的破碎25-26
  • 2.2.9 指标测定与方法26-31
  • 2.2.10 统计学处理31
  • 3 研究结果31-39
  • 3.1 大鼠行为学观察31-32
  • 3.2 骨骼肌钝挫伤后线粒体中SOD、MDA、GSH-PX、CAT变化情况32-36
  • 3.3 骨骼肌钝挫伤后线粒体中CK、LDH、ALP变化情况36-39
  • 4 讨论39-41
  • 4.1 骨骼肌钝挫伤后大鼠腓肠肌MDA变化39
  • 4.2 骨骼肌钝挫伤后大鼠腓肠肌SOD、GSH-PX、CAT变化39-41
  • 4.3 骨骼肌钝挫伤后大鼠腓肠肌CK、LDH、ALP变化41
  • 5 结论41-43
  • 6 主要参考文献43-46
  • 致谢46-47
  • 附录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竹叶;;眼部钝挫伤100例临床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1993年S1期

2 丁梅林;77例眼钝挫伤治疗体会[J];云南医药;1995年06期

3 何雷,庞秀琴;眼钝挫伤[J];中国医刊;2000年02期

4 侍丛祥,李秀君;足球训练致眼钝挫伤21例临床分析[J];海军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5 郎卫华,徐深,安铭辉,张朋利,赵俊华;钝挫伤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的治疗[J];中国医刊;2001年11期

6 叶玲,施天严,苏浩;钝挫伤眼伪视现象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4年03期

7 熊新星;;眼钝挫伤性近视一例报告[J];实用临床医学;2005年12期

8 张彬;尚志红;;钝挫伤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J];医学信息;2006年05期

9 张效;;迈之灵治疗眼钝挫伤的临床观察[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于红海;;中西医结合治疗眼钝挫伤房角后退性青光眼[J];黑龙江中医药;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可峰;;磷脂对大鼠腓肠肌钝挫伤收缩力、松弛特性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2 张宗端;;钝挫伤致高度近视眼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1例[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3 葛新发;董贵俊;潘卫东;王超;;ELFMFs诱导大鼠腓肠肌钝挫伤恢复的组织学、超微结构及血清酶活性的影响[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丛贵年;仇凤玖;;左眼钝挫伤眼球破裂致右眼继发性视网膜脱落一例[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赵桂秋;刘建伟;杜兆东;张振华;张丽娜;;大鼠眼钝挫伤后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凋亡及Survivin基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朱文辉;陈世益;李云霞;任惠民;;活血生肌类中药对大鼠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肌肉Ⅱb型MHC及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A];第五次全国创伤康复暨第七次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期;眼部钝挫伤如何急救[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2 张中桥;眼底钝挫伤研究获进展[N];健康报;2000年

3 张中桥;四医大眼底钝挫伤研究取得重要成果[N];中国医药报;2001年

4 其木格;眼睛钝挫伤的急救方法[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丹;骨骼肌钝挫伤后线粒体内氧化应激相关酶活性变化[D];山东体育学院;2015年

2 亓玉娟;腓肠肌钝挫伤对大鼠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Ⅱ、Ⅲ的影响[D];山东体育学院;2015年

3 王春源;实验性兔眼球钝挫伤视网膜抗氧化酶类变化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4 杨瑶华;大鼠钝挫伤白内障模型的建立及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D];浙江大学;2003年

5 龚敏;钝挫伤对视网膜及体外培养Müller细胞谷氨酸含量的影响[D];昆明医学院;2005年

6 黄金峰;BN52021对猫眼钝挫伤后视网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7 金尚丽;高原低氧环境下兔眼球钝挫伤后NGB及TGF-β_2的表达及意义[D];兰州大学;2007年

8 魏常虹;高原、平原环境下兔眼球钝挫伤后视网膜NGB、角膜TGF-β_2的表达[D];兰州大学;2008年

9 刘建伟;大鼠眼钝挫伤后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凋亡及Survivin基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7年

10 刘敬美;高原环境下兔眼球钝挫伤后视网膜NGF、Nogo的表达[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58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958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4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