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右乳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X线和后程电子线补量调强放疗剂量学比较

发布时间:2017-10-05 15:36

  本文关键词:右乳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X线和后程电子线补量调强放疗剂量学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乳腺癌 保乳术 银夹标记 瘤床同步补量 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学


【摘要】:目的:探讨右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银夹标记条件下瘤床同步X射线补量调强放疗(SIB-IMRT)和后程电子线补量调强放疗(IMRT+E)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右乳腺癌保乳术中放置银夹标记患者15例,采用Pinnacle39.6计划系统分别设计SIB-IMRT和IMRT+E两组计划,比较两种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参数。结果:两组计划比较全乳和瘤床靶区的最大剂量、最小剂量、平均剂量(D_(mean))以及剂量均匀性和适形度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危及器官右肺V_5、V_(10)、V_(20)、D_(mean),左肺D_(mean),全肺V_(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IB-IMRT组右肺V_(20)明显低于IMR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D_(mean)、左乳腺D_(mean)、瘤床前缘的皮肤组织D_(mean)的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IB-IMRT组瘤床后缘1 cm厚的肺组织D_(mean)高于IMR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乳癌保乳术后瘤床银夹标记调强放疗的两种补量方式大多数剂量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保证全乳和瘤床靶区覆盖率的条件下,虽然SIB-IMRT组瘤床后缘1 cm厚的肺组织D_(mean)偏高,但对肺、心脏和左乳腺等保护整体上明显优于IMRT+E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SIB-IMRT也比IMRT+E更加简单方便,既提高工作效率又减少总的治疗时间,省时又省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放射治疗中心;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乳腺外一科;
【关键词】乳腺癌 保乳术 银夹标记 瘤床同步补量 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学
【分类号】:R737.9;R730.55
【正文快照】: 前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保乳手术加放疗的综合治疗成为早期乳癌的标准治疗方法,它既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和降低局部复发率,同时对患者心理影响和体型美观等明显优于根治术。瘤床同步整合补量(SIB)作为术后放疗的一种特殊模式,既改善乳腺靶区剂量的均匀性,又降低肺和心脏等危及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欧阳淑玉;贺礼理;谢小雪;周琴;匡韦陆;申良方;;左侧乳腺癌两种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比较[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10期

2 魏贤顶;赵于天;金建荣;丁阳;崔强亮;杨波;;乳腺癌保乳术后外照射内侧和外侧瘤床两种加量方法的剂量学比较[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3年03期

3 白雪;杜向慧;王升晔;陈维军;王彬冰;狄小云;;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计划的剂量学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2013年02期

4 包虹;;33例Ⅰ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放射治疗方式的剂量学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1年04期

5 李楠;李光;赵欣宇;张硕;夏兵;王志宇;;乳腺癌保乳术后切线野照射与瘤床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区别[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6 李建彬;马志芳;卢洁;王永胜;于金明;刘娟;姚春萍;;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瘤床同步X射线和电子线整合补量调强放疗剂量研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6年05期

7 李建彬,徐敏,于金明;乳腺癌放射治疗研究现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彪;潘香;杨毅;张凯恋;唐一吟;;右乳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X线和后程电子线补量调强放疗剂量学比较[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6年06期

2 肖绍文;李运华;蒋静;孙艳;郑宝敏;张珊文;;局部复发老年鼻咽癌再程调强放射治疗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年12期

3 崔芹玲;孙岩;钟文;郭根燕;陈延治;赵玉霞;;Meta分析保乳术后三维适形与调强技术剂量学比较[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16年03期

4 张凯恋;张芬;林菲;赵彪;潘香;杨毅;;右乳癌保乳术后X线瘤床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研究[J];吉林医学;2016年04期

5 赵金;吴文安;廖娟;雎岩;梁静;宋丽萍;;保乳术后全乳照射VMAT与IMRT的计量学比较[J];现代肿瘤医学;2016年09期

6 张凯恋;林菲;张芬;潘香;赵彪;杨毅;;右乳腺癌保乳术后留置银夹对后程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射治疗瘤床靶区作用[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6年02期

7 姚晔;胡杰;;真空定位袋和热塑面膜固定技术对皮肤辐射剂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5年06期

8 陈志军;谭丽玲;孙正魁;周爱清;刘洁;王文俊;沈军瑾;许波;粟宇;吴真;;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核素显像的的影响因素[J];实用癌症杂志;2015年10期

9 李冰;谢斌;;乳腺X线摄影评价原发性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效果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年09期

10 郭云鹏;;左乳癌改良根治术后三维适型调强放疗与电子线放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年2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俊林;李国庆;陈志萍;;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放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2年10期

2 张洁;赵纯亮;谭坚文;钟玲;王华;;呼吸门控对呼吸运动引起组织位移造成靶区精度复位差的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43期

3 彭世义;胡海芹;李国庆;邬蒙;;呼吸门控加调强放疗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的应用[J];肿瘤防治研究;2011年07期

4 杨振;张红;井建国;王学伟;刘归;;局部晚期和晚期肺癌混合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研究(英文)[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年09期

5 陈维军;狄小云;王彬冰;白雪;;乳腺癌保乳术后两种逆向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0年05期

6 王斌梁;曾昭冲;刘娟;张宏伟;陈君雪;;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疗技术和适应证[J];中国临床医学;2010年02期

7 王书文;和新盈;何海涛;;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对病人心肌钙蛋白的影响[J];现代肿瘤医学;2009年06期

8 黄晓波;蒋国j;陈佳艺;陈兰飞;胡伟刚;;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和常规切线野治疗的三维剂量学研究[J];癌症;2006年07期

9 金大伟;戴建荣;余子豪;惠周光;王淑莲;耿辉;;乳腺癌五种照射技术比较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06期

10 徐晓娜;吴昊;韩树奎;;左侧乳腺癌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研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树德,郑广钧,毛玉权,闫卫亮,杨景魁;~(125)I粒子块瘤床种植控制术后局部复发的观察[J];天津医药;2005年10期

2 马士英;颅内瘤床置~(32)P内照射的术中配合[J];齐鲁护理杂志;1999年03期

3 陈亚雄;陈才伟;陈显钊;张坚;;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瘤床加量野的研究[J];海南医学;2011年20期

4 魏贤顶;赵于天;金建荣;丁阳;崔强亮;杨波;;乳腺癌保乳术后外照射内侧和外侧瘤床两种加量方法的剂量学比较[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3年03期

5 张志强,刘献志,冯祖荫;脑瘤切除术后瘤床积液五例[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6 孙艳;;瘤床效应:肿瘤的发生、生长率和转移对照射和肿瘤种植间隔时间的依赖关系[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88年02期

7 李建彬;马志芳;卢洁;王永胜;于金明;刘娟;姚春萍;;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瘤床同步X射线和电子线整合补量调强放疗剂量研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6年05期

8 吴剑秋,冯继峰,戴爱娣,曹国春;乳腺癌大面积瘤床感染治疗二例报告[J];河南肿瘤学杂志;1998年02期

9 陈昊;王凡;;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放疗期间的瘤床体积变化及摆位误差的研究[J];安徽医学;2014年02期

10 金冶宁,王雅杰,孟岩,施俊义,马大烈,申功恩,方国恩;乳腺癌瘤床插植(保乳)放射治疗59例[J];中国癌症杂志;1999年Z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智刚;保乳术后不同分割剂量放疗的近期疗效观察及瘤床体积变化对放疗剂量体积分布影响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2 杨昭志;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提高瘤床照射精确性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776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9776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3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