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高原野战增压帐篷对急进高原健康人运动后动脉血气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16 07:42

  本文关键词:高原野战增压帐篷对急进高原健康人运动后动脉血气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高原野战增压帐篷 血气分析 缺氧


【摘要】:
【作者单位】: 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武警总医院南楼特诊科;武警西藏总队卫生处;
【关键词】高原野战增压帐篷 血气分析 缺氧
【分类号】:R821.46
【正文快照】: 对于从海拔0~500m的平原急进海拔1000m以上的高原,尤其是到海拔3000m以上者,如何避免因大气氧分压降低而导致的头晕、乏力等缺氧症状,一直是高原医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研制开发了“野战增压帐篷”,并在高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以观察其对急进高原人员运动后动脉血气的影响。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旭萍;;急进高原幼猪吸入NO后的动脉血气及酸碱平衡变化[J];高原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2 王立祥;李春伶;郑静晨;刘亚华;付一登;蔡蓓蓓;孙鲲;;高原野战增压帐篷对急进高原健康人运动后动脉血气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3 陈慧卿;庄思齐;李易娟;李素萍;;血气分析对足月儿缺氧后颅内出血的评估价值[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年05期

4 邬国和;颜文盛;叶梅芳;朱年瑞;赵恒;;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铁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J];医学研究杂志;1996年02期

5 李秀霞,李肖静;单鼻塞与双孔吸氧管吸氧效果比较[J];医药论坛杂志;2005年20期

6 朱昭琼;魏蔚;薛富善;刘进;;经食管监测主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年10期

7 刘长庭;黄念秋;Baldi S;;不同量胸腔积液和纤维胸对肺功能及血气的影响[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8 李松柏;机械控制通气期间动脉血气分析探讨[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年05期

9 陈斌;郭志坚;黄慧群;马宝林;卓君联;陆保革;徐小云;;急进不同海拔地区健康成人动脉血气变化研究[J];高原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10 彭德珍;刘雪群;;两种动脉血气采血针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J];护理研究;2009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小斌;罗燕飞;李广华;龚彩平;谢红东;;血气分析检测的质量控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2 刘广振;;肺心病与三重酸碱失平衡——附24例分析(摘要)[A];全国首届急诊医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3 任迎春;;ICU的系统监护[A];全国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周夏飞;代祖荣;曾小川;周鹏;蔡国才;薛莹;;5-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心衰疗效观察[A];第五届全国老年医学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吴們;郑少斌;毛向明;谭万龙;左翼;;阴茎异常勃起的诊断和治疗(附17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徐凤英;高爱芝;;不同产程时间胎儿酸碱值变化与围产儿预后状况的评价[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7 何志锋;孙成超;程德志;王珏;;血气分析在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中的应用价值[A];2006年浙江省胸心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陈东宁;;呼吸衰竭[A];第二届全国变应性鼻炎诊疗技术学习班讲义汇编[C];2007年

9 赵梅兰;王英元;高彩荣;马良科;候养栋;姜树山;王志平;;家兔溺水的实验性研究[A];第四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1991年

10 焦志刚;;急进高原期间自主神经功能变化特征分析[A];2011年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同己;重视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与保存[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钱杰娜邋李叶刚;市三院一科研项目达到省内先进水平[N];蚌埠日报;2008年

3 鲁锡荣;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表现[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4 记者 杨霞;从害怕到相信可治愈[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5 新华社记者;李月梅阻击非典无怨无悔[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6 张纾难;中医临床禁忌系列讲座:肺胀[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7 ;关于格林一巴利综合征[N];健康报;2001年

8 朱立明;危重呼吸衰竭救治有了新方法[N];家庭医生报;2007年

9 朱立明;我国危重呼吸衰竭救治研究取得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7年

10 张晓颖;呼吸急促病例分析(三)[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永宏;脑脊液酸碱失衡在高原脑功能障碍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2 李志华;早产儿MLS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特点及缺氧对诱发电位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5年

3 王基野;低温低氧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及药物防护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4 孟繁平;Raf-1在胃癌及其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5 陈国柱;急性高原病诊断标准评价及吸入激素预防作用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6 林彦;急性肺损伤大鼠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及地塞米松保护作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7 付雪梅;AQP4在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调控机制[D];四川大学;2004年

8 张磊;长江口、东海的镭同位素及其在水团混合分析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马宏仲;急性过度通气对颅内高压犬脑功能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10 来滨;神经元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复合体抑制对持续和瞬态钠电流的影响及其机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军;急性超容血液稀释对机体安全缺氧时限影响的探讨[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2 李文斌;急进高原后药物药代动力学参数变化影响因素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3 刘曦;急进高原右心功能改变及其在AMS发病中的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4 邓昌磊;人工富氧环境对急进高原缺氧防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5 徐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二氧化碳气腹对动脉血气和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6 刘焕亭;重型颅脑损伤100例血氧饱和度和血气监测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7 方圆;COPD患者联合使用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的疗效评估[D];吉林大学;2007年

8 潘丽;健康青年急进高原早期心血管系统变化特点及对高原适应能力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9 马永芳;CoQ10对缺氧复合NaCN中毒家兔心脏功能保护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10 李东;动态血气分析对评估胸外科手术患者耐受力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414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0414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d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