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VEGF与b-FGF在海水浸泡大鼠烧伤皮肤组织中的表达

发布时间:2017-10-17 19:05

  本文关键词:VEGF与b-FGF在海水浸泡大鼠烧伤皮肤组织中的表达


  更多相关文章: 内皮生长因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烧伤 基因表达 流式细胞术 大鼠 Sprague-Dawley


【摘要】:目的:研究海水浸泡大鼠皮肤烧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普通级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制作烧伤模型,将鼠背部褪毛并用酒精灯蓝色火焰烧灼局部皮肤7~8s,造成深Ⅱ度烧伤(病理证实),面积约3cm×3cm×4cm,然后将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海水浸泡)和对照组(生理盐水浸泡),每组30只。每组又分为损伤后2h和1、3、5、7、14d共6个时点,每个时点5只大鼠。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VEGF与b-FGF在2组烧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2组大鼠皮肤烧伤组织伤后1~14d,实验组VGEF、bFGF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VEGF与b-FGF在海水浸泡大鼠皮肤烧伤组织中表达增高,与皮肤烧伤严重程度及愈合有一定关系。
【作者单位】: 白求恩军医学院外科学教研室;白求恩军医学院科研科;白求恩军医学院附属第260医院普外科;白求恩军医学院外语教研室;白求恩军医学院继续教育科;
【关键词】内皮生长因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烧伤 基因表达 流式细胞术 大鼠 Sprague-Dawley
【分类号】:R82
【正文快照】: 现代海战中海水浸泡伤的发生率很高[1]。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海水浸泡大鼠皮肤烧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探讨两者在病变发展和恢复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与分组实验选用普通级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菲菲;米立国;隋鸿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皮肤血管生成影响的研究进展[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2 蒋建新;王正国;尹志勇;;战创伤研究进展[J];人民军医;2007年01期

3 沈宏亮,王强,钱方,李扬,范列英;左氧氟沙星壳聚糖缓释微球对海水浸泡创伤的初期治疗结果[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5年01期

4 刘霞,高峰,谷振勇;创伤愈合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5年03期

5 毛光华;韩存芝;张俊萍;张毅勋;冯慧晶;;血清中VEGF,VEGFR_1与VEGFR_2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年2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爱群;孙富国;陈录庭;张斌;孙奇;闫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海水浸泡伤[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张红叶;冯正直;赖西南;康建毅;张军;;舱室内爆炸对大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J];创伤外科杂志;2008年04期

3 张平;肖南;张治纲;李曙光;;战创伤止血敷料的现状及展望[J];创伤外科杂志;2009年04期

4 黄英;郭凯;杨婷;贺宇;欧晓翼;刘洁;包旭;许银德;余军桥;;独一味胶囊对大鼠机械性皮肤损伤的促愈合作用[J];华西药学杂志;2008年03期

5 张敬;洪月光;翟鑫宏;李丽清;张毅鹏;何宁一;;中药芪柏制剂对化疗性静脉炎模型兔耳缘静脉血管内皮ICAM-1和VEGF表达的影响[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0年04期

6 黄伟峰;付勇;张东辉;曾利洪;许琴;赵海华;张培谊;;常温下兔肢体火器伤后器官功能变化的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09年03期

7 付勇;苏雪梅;刘振祥;张培谊;赵海华;邹赛英;;低温环境下放射性与火器复合伤后细菌学改变的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0年06期

8 刘敏;洪建明;;开放外伤海水浸泡后感染及修复的研究进展[J];江西医药;2011年08期

9 黄金林;李川;苑同业;;海水浸泡伤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药杂志;2008年02期

10 程敬民;顾建文;李兵仓;马原;康建毅;屈延;匡永勤;;大黄素对大鼠颅脑爆炸伤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9年1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骨髓来源细胞促进创面修复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2 宁浩勇;海水浸泡延迟伤口愈合的机制及救治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3 雷少榕;BMP-2反义寡核苷酸对皮肤疤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及胶原合成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敬民;大鼠颅脑爆炸冲击伤模型的建立及大黄素干预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2 苏长辉;局部应用丝裂霉素C在预防硬膜外粘连的安全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3 周云峰;蜕皮甾酮对兔实验性皮肤伤口的促愈合作用及其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4 刘庆圣;中药浴液不同温度对混合痔术后相关影响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张彦旭;猪后肢枪弹伤所致心肺远达效应的VCT表现与应激反应关系的对比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6 程琦;对比超声造影与增强CT评价射频消融治疗闭合性肝外伤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7 杨春霞;羊肺脏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在冲击波作用下的仿真分析[D];重庆大学;2010年

8 高志明;猪坐骨神经高速三角破片伤损伤特点与早期影像学诊断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9 吴同亮;颅脑火器伤临床救治研究(56例分析)[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陆丹;海水浸泡开放性犬颅脑爆震伤影像学变化及机制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辉,邢新,倪灿荣,欧阳天祥,文军慧,郭恩覃;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角朊细胞VEGF的表达[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沈宏亮,王强,钱方,刘皋林,李扬;左氧氟沙星羧甲基壳聚糖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3 范子锋,邱学文,王甲汉;烧伤后海水浸泡对机体基本病理生理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5年03期

4 李晓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肿瘤血管形成[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7年01期

5 蒋建新,王正国,IboljaCernak,苄修武,刘大维;冲击伤后大鼠海马及脑干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及其与肺冲击伤伤情的关系[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1年01期

6 李刚 ,夏照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实验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3年05期

7 杨志焕,朱佩芳,蒋建新,王正国,李晓炎,宁心,尹志勇,周继红,冯刚,刘大维,肖凯;水下冲击伤的量效关系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8 李晓炎,杨志焕,朱佩芳,蒋建新,尹志勇,周继红,冯刚,刘大维,张良,肖凯;水下冲击波和空气冲击波传播速度及物理参数的对比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9 虞积耀,赖西南;海战伤合并海水浸泡伤的伤情特点及救治技术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年12期

10 赖西南,陈蕾,王丽丽,陈志强;海水浸泡弹道伤骨骼肌组织TNF含量变化及意义[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黄苏宁,刘亚平;航空转运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1996年06期

2 刘杰,鲁华玉,王德文;大鼠光辐射烧伤后早期组织器官功能指标变化[J];现代康复;2001年20期

3 苏军凯,郑庆亦,夏一军,韩淑芬;烧伤军人早期心理咨询模式探讨[J];东南国防医药;2003年02期

4 陈旭林,贲道锋,廖和根,陈新龙,黄几平,郇京宁,夏照帆;31例海上油船烧伤船员内脏并发症的防治[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5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J];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2009年03期

6 闫红,赖西南,葛衡江;犬烧冲复合伤后海水浸泡对酸碱平衡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02期

7 肖庆发,吴守义;MEBO在野战条件下治疗烧伤46例临床总结[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1年02期

8 王会平;龙贤辉;徐勤枝;白贝;隋建丽;周平坤;;基因芯片技术分析20 cGy γ射线照射人淋巴母细胞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谱[J];辐射防护;2006年03期

9 谢安红;李春福;;防御阵地汽油和煤油烧伤54例[J];人民军医;1992年04期

10 陈幸华,罗成基,郭朝华,王苹;放烧复合伤对小鼠骨髓基质祖细胞体外集落生成能力的影响[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子清;张晓东;李寒松;依伟力;;炎症因子在损伤修复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及推断损伤时间可能性的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黄丽英;林文;税小娟;;长期游泳运动对高脂膳食大鼠CuZn-SOD及Mn-SOD基因表达的作用[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3 王瑞元;;大负荷运动后骨骼肌蛋白代谢和基因表达的变化以及针刺对其影响[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4 傅春玲;童建;江伟威;张军宁;洪承皎;;X射线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GADD45和p21基因表达上调[A];全国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及防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付鹏;赵长久;韩巍;姜廷军;盛云霞;李忠源;;MDM2反义寡核苷酸的~(99)Tc~m标记及其对目的基因表达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中青年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李蓉;冷言冰;艾国平;徐辉;粟永萍;程天民;;长期摄入贫铀对大鼠睾丸StAR,P450scc基因表达的影响[A];中国毒理学会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刘明;程震龙;孙野青;;模拟微重力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效应[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8 胡红梅;;有氧运动和胰岛素增敏剂对PPARγ、GULT4和FABP基因表达的影响[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9 李俊平;王瑞元;;低氧、低氧运动对骨骼肌Titin蛋白含量和基因表达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陈衍;杨岚;于文强;田琼;张绍章;朱帮福;陈苏民;;rhBMP-2m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中c-myb基因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三次全中国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毛黎;遨游天宇的特殊客[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立青;运动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基因表达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2 丁桂荣;极低频电磁场对细胞基因突变及基因表达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3 李燕玉;高+Gz致肺损伤机制及黄芪保护作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4 朱广迎;脑放射损伤及中药978-1防治机理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5 闫红涛;乙醇对血管内皮细胞及家兔血液流变学等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王恬;评估运动员免疫机能的指标与方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7 孔彦平;1.骨钙素放射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初步临床应用 2.17-β雌二醇对去卵巢大鼠小肠粘膜钙结合蛋白(CaBP 9K)基因表达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4年

8 艾国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合并局部放射损伤创伤愈合作用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1年

9 代金明;小鼠骨髓辐射后基因表达差异分析及SIRT1功能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10 沈艳霞;GGC肽/hSSTr2a融合受体核素报告基因显像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贤辉;电离辐射对connexin43基因表达水平的研究[D];南华大学;2006年

2 袁恒荣;氦氧饱和环境对小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3 李义杰;热休克蛋白70过表达对淋巴细胞辐射损伤的保护效应[D];苏州大学;2009年

4 王芹;电离辐射诱发IRM-2小鼠及其亲本小鼠基因表达的差异[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5 孟祥阁;抗阻、耐力及混合运动对C57小鼠股四头肌MHC各亚型基因表达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倪冠英;DNA损伤反应相关分子表达作为电离辐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庞轶兵;2450MHz微波辐照所致小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8 韩瑞刚;IL-11对中子辐射后小鼠骨髓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9 高U,

本文编号:10505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0505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c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