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战伤5要素诊断谱及编码标准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6 23:32

  本文关键词:战伤5要素诊断谱及编码标准化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标准化 战伤诊断 战伤要素 分类 编码


【摘要】: 随着人类步入信息化社会,战争形态也随之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信息化战争是以信息和统一的信息技术平台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战争工具的战争。信息化战争要求军事及军事后勤诸方面,必须以标准化为基础、数字化为手段、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实现战争的网络化、智能化。 信息化的卫勤保障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适应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战伤救治所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在卫勤信息化过程中,战伤诊断信息的标准化、数字化,是整个信息化进程中最基本且必然经历的一项研究工作。 战伤诊断源于对战伤信息的归纳和总结,其直接的目的是为战伤救治提供指导依据。随着战争的形态不断变化,战争中战伤发生的形态也随之不断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必须对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所发生的战伤信息进行系统的研究。 任何战伤诊断都有其时效性,同时由于战场环境的特殊性,战伤分级救治的客观性,在构建战伤诊断时就要充分考虑到战伤诊断的实用性、适需性,即战伤诊断的构建应符合时效救治、分级救治、模糊救治的客观救治需求。 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及专家咨询的方法,对战伤诊断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战伤诊断体系包括:战伤要素诊断、战伤并发症诊断、战伤疾病诊断。将由伤部、解剖结构、伤类、伤型、损伤程度所构成的战伤诊断方法定义为:战伤5要素诊断方法,并对上述5个要素中的子要素进行了分类及标准化研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战伤5要素诊断的诊断编码谱。
【关键词】:标准化 战伤诊断 战伤要素 分类 编码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82
【目录】:
  • 英文摘要5-6
  • 中文摘要6-7
  • 论文正文 战伤5要素诊断谱及编码标准化的研究7-53
  • 前言7-9
  • 资料来源9-11
  • 第一部分 战伤诊断的信息化需求分析11-17
  • 一、现代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11-12
  • 二、信息化战争军事后勤信息化的发展方向12-13
  • 三、信息化战争卫勤保障信息化的建设要求13-14
  • 四、信息化战争战伤诊断信息化需求分析14-17
  • 第二部分 战伤诊断体系的系统分析17-28
  • 一、医学诊断体系研究17-19
  • 二、战伤诊断的系统分析19-28
  • 第三部分 战伤要素诊断的标准化构建28-42
  • 一、战伤要素诊断的回顾分析28
  • 二、战伤要素诊断的应用研究28-31
  • 三、战伤要素诊断中的要素及诊断方法31
  • 四、战伤5要素诊断中的子要素研究31-42
  • 第四部分 战伤要素诊断编码方法研究42-48
  • 一、战伤诊断要素编码概述42-43
  • 二、战伤诊断要素编码原则43
  • 三、战伤诊断要素编码方法43-44
  • 四、战伤诊断要素编码44-46
  • 五、战伤5要素诊断编码46-48
  • 第五部分 战伤5要素诊断及编码谱48-50
  • 讨论50-52
  • 一、战伤诊断标准化的目的50
  • 二、战伤诊断编码方法选择50-52
  • 全文总结52-53
  • 致谢53-54
  • 附录 1 专家咨询函54-57
  • 附录 2 战伤伤部代码表57-60
  • 附录 3 解剖结构类别代码表60-61
  • 附录 4 伤型代码表61-62
  • 附录 5 伤类(致伤因素)代码表62-63
  • 附录 6 损伤程度代码表63-64
  • 附录 7 战伤5要素诊断谱代码表64-182
  • 参考文献182-188
  • 文献综述 新概念及核、化、生武器的致伤特点分析188-196
  • 一、战伤概念188
  • 二、导致战伤发生的因素分析188-190
  • 三、新概念武器所致的战伤特点190-191
  • 四、核、化、生武器所致战伤特点191-195
  • 参考文献195-196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19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骈涛;周世伟;游海燕;;战伤要素诊断谱的构建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07年05期

2 ;护理学[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2年06期

3 李金学,孙树椿,刘秀芹,蔡静怡,谢纳尔;中医正骨推拿手法名称标准化英译的研究[J];中国骨伤;2005年10期

4 李方玲;梁嵘;;对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04期

5 王成锋;赵平;;应重视恶性肿瘤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07年05期

6 匡金枝;杨智;聂同钢;朱巍;邸选民;;法庭科学DNA实验室规范化建设的初体验[J];刑事技术;2007年05期

7 杜建;;耐多药结核病标准化教材试点培训在杭州举行[J];结核病健康教育;2008年01期

8 邱戌旦;杜娟;;医学科技查新中常用词的CBM检索策略标准化实现及应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9年07期

9 唐新华;;高血压社区防治的标准化和个体化[J];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年06期

10 潘志英;王祥瑞;;麻醉安全体系构建中系统性差错的预防[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敏;王殷;;钢铁ERP数据元素标准化与应用探索[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朱方石;;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法现状的分析与研讨[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3 张宜权;;标准助推低碳经济[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4 ;标准化术语选编[A];2000上海科技论坛BIO-X研讨会暨中德医学生物物理和上海流变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周长吉;;中国温室的发展与标准化进程[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赵建荣;王慧敏;赵加蔷;;北方标准日光温室高效白灵菇栽培技术[A];中国菌物产业与科技研讨会暨展览会论文集[C];2005年

7 高力明;;陶瓷原料标准化和坯釉料商品化及其在我国的进展[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5年

8 许元美;;推进品牌和标准化两大发展战略 实现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A];山东省老科技工作者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建设创新型省份建言献策研讨会论文选[C];2007年

9 郭斯旭;张延明;李军;朱士祥;;实施安全标准化 强化双基建设 持续改进 建立企业长效安全机制[A];冀晋琼粤川鲁六省金属学会第十五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林;宋峥嵘;李淑民;;浅谈海洋工程吊点设计[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IEEE在RPR标准化上又迈出一步[N];计算机世界;2003年

2 通讯员 马玲玲;浚县公司“双百工程”强电网[N];中国电力报;2006年

3 杨杰;标准化可能令中医药误入歧途[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4 李志云;标准化让故城大蒜火了[N];河北农民报;2007年

5 夏有良;玉山创全国首家油茶标准化基地[N];上饶日报;2006年

6 叶平;句容启动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N];新华日报;2006年

7 记者 耀辉;巍山啤酒大麦丰收[N];云南经济日报;2006年

8 刘晓亮;小店区推进和谐标准化社区建设[N];太原日报;2008年

9 张元勋;宝马推出标准化保养服务 服务再树里程碑[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蒋宝霞 通讯员 孟庆广;推进标准化 提高农产品质量[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丽平;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估理论与标准化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2 周鹏;标准化、网络效应以及企业组织的演进[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3 马雷;稻米与小麦质量标准的中外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4 康晓玲;技术性贸易壁垒经济分析[D];西北大学;2006年

5 李昊e,

本文编号:1100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100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2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