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卫生科技装备发展优先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军队卫生科技装备发展优先度研究
【摘要】:目的探索卫生装备发展论证方法,为决策者提供辅助决策平台。方法基于卫生装备的效能研究,建立卫生装备发展优先决策支持系统,采用最小方差法研究卫生装备体系发展优先度,采用模糊模式识别的模糊综合评估法研究单件卫生装备发展优先度,采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度法研究卫生装备指标发展优先度。结果通过卫生装备九类体系进行验证,"三防装备"体系具有较高发展优先度,其中"生物侦察车"与美军具有较大差距,"信息化水平"指标制约了生物侦察车的效能水平,与我军卫生装备客观实际相符。结论该方法能够客观地反映制约卫生装备发展的体系、单件装备和效能指标,所建立的决策支持系统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全军野战卫生装备论证中心;
【关键词】: 卫生装备 效能 发展优先度
【分类号】:R821
【正文快照】: 我军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卫生装备形成了一套以舱、车、箱、囊为主体的装备体系,为实现卫勤保障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随着新军事革命的兴起,我军卫生装备研究、开发、管理、使用的内在机制和外部环境,已经或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卫生装备发展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泽水;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最小方差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10期
2 徐泽水;一种改进的模糊一致性判断矩阵构造方法[J];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199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周新;模糊综合评判在建筑设计方案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03年05期
2 张恒;用大蒜及其提取物保鲜蔬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3 李茂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工业企业电气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安全;2004年03期
4 唐祥胜;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水利工程方案选择中的运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孙赤梅;模糊综合评价的改进[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奚立平;;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大坝渗流量预测模型研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马枚,李强华,王荣桥;航空发动机转子动力优化设计软件工具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8 孙震,罗嗣怀;建筑企业项目管理能力的模糊数学评审方法[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金鑫,张之敬,卢玉波,浦海平;火箭弹发射器设计方案评判的改进AHP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杨智,万后芬;基于相对熵的营销机会模糊评价[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泽水;;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最小夹角法[A];第四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1年
2 戴祯平;;贵州省县级供电企业综合能力模糊评判应用[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1—2004)[C];2005年
3 杨红玲;吴建军;;应用模糊综合法评析企业财务结构状况[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孙烈英;;模糊控制过程中参数自调整的方法[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5 郝艳红;王灵梅;;生态型火电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宋杰鲲;张宇;张在旭;;基于模糊集和粗糙集理论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于文爽;李晓奇;;基于层次分析的企业人才资源评判[A];第六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支旭东;吴金妹;范峰;沈世钊;;模糊综合判别在网壳失效模式判别中的应用研究[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建峰;董玉革;高亮;;重要抽样法在模糊可靠性设计中的应用[A];2006年全国机械可靠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章军;叶燎原;;岩体稳定性评价的模糊概率方法[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立成;船舶避碰决策数学模型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2 宋志刚;基于烦恼率模型的工程结构振动舒适度设计新理论[D];浙江大学;2003年
3 戚蓝;初始地应力场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徐泽水;几类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3年
5 陈彦如;ITS指挥系统的满意优化理论及列车运行调整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6 王小林;农业项目投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7 金朝光;船舶建造工程管理及供应链一体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8 付景广;指纹识别中若干关键算法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3年
9 郑丽颖;混沌神经网络及模糊混沌神经网络的研究与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10 高双林;木工宽带砂光机人机界面优化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兵;模糊错误逻辑研究及其在防范证券投资风险中的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00年
2 曾珞亚;模糊神经网络的应用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孙志英;模糊控制策略及其在火电机组中的应用与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4 刘毓;基于GIS的面向对象大气环境信息系统[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5 李艳军;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大型水利工程工期风险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6 赵秀平;虚拟制造系统及虚拟产品性能的分析评价[D];四川大学;2001年
7 张冀;循环流化床控制的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02年
8 李伟;船舶最晚施舵点数学模型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9 母智弘;模糊模式识别在储层精细评价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10 杨芳;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鹏,崔靖;室内空气品质综合评价的灰色物元分析法[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姚敏,张森;模糊一致矩阵及其在软科学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1997年02期
3 张桂芳,汤广发,李念平,张泠,黄宇;室内空气品质的灰色综合评判[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4 李念平,朱赤晖,文伟;室内空气品质的灰色评价[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5 初春玲,曹叔维,周俊彦;室内空气品质的模糊性综合评判[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1999年03期
6 沈晋明,,毛继传,孙光前;上海办公大楼空气品质客观评价[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1995年04期
7 徐泽水;关于层次分析中几种标度的模拟评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年07期
8 赵艳林,梅占馨;模糊灰关联模式识别方法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06期
9 徐泽水;AHP中两类标度的关系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07期
10 徐泽水;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一种实用方法[J];运筹与管理;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通今;;关于加强军事医学建设的若干设想——为纪念军事医学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而作[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1年03期
2 ;卫生装备研究所召开一九八一年年会[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2年01期
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2年第1—6期 总目录[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2年06期
4 钟毅;;FSXI-50型制液机研制成功[J];医学研究杂志;1982年11期
5 贾清璋;;努力发挥军事医学研究中心的作用——试论我院的性质和办院方针[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3年06期
6 叶远统;;野战卫生装备专业组第二次学术会议在成都召开[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3年01期
7 葛炽义;;引滦入津工程隧洞施工部队给水卫生调查及其改善措施[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83年02期
8 杨华明;消毒与灭菌中文文献索引[J];中国消毒学杂志;1984年01期
9 贾清璋;;保证重点,搞活科研是课题管理的重要原则[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4年01期
10 李殿华;;一种骨折外固定新材料研制成功[J];药学实践杂志;198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红明;郭振荣;;新型塑性夹板在烧伤整形领域的应用[A];全国第三届烧伤外科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摘要[C];1991年
2 陈慧敏;金伟兰;周正荣;;新型塑性夹板研究[A];全国第三届烧伤外科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摘要[C];1991年
3 刘洪琪;邢玉玺;李卫华;;急救烧伤敷料临床应用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4 陈海峰;薛冠群;;加入WTO后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对策分析[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全国现代医疗仪器设备计量管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路群苍;王健琪;;医工结合,造就复合型人才[A];第六次全国生物医学工程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李艳娟;张武琼;廖凌丽;;新形势下军队疗养院医疗设备管理实践[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全国医疗器械应用技术评价暨医学影像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生物医学工程在军事医学领域的应用——军事生物医学工程[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董秀珍;;我军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现状与发展的思考——在军事医学工程分会第二次学术大会的报告[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军事医学工程分会(全军医学工程与卫生装备研究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王政;伍瑞昌;;生物医学工程促进了军队卫生装备的研究与发展[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建伟 通讯员 李亚平;我军卫勤保障科技水平跃升[N];健康报;2000年
2 谭凤旭 王羽 张青之;红十字大检阅(上)[N];科技日报;2000年
3 王武选 姚军;中国“红十字方舱”启航[N];解放军报;2001年
4 记者 邢远翔 吴志军;我国研制出高纯水设备[N];健康报;2001年
5 记者 赵彦;我国电去离子技术步入实用阶段[N];科学时报;2001年
6 记者郭姜宁;平时保健康 战时保打赢[N];科技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陈梓萱;负压净化技术与救护车速配姻缘[N];中国汽车报;2003年
8 本报通讯员 吴志军 李新成;非常时期的“非常人”[N];科技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陈杰 傲腾;津门高奏同心曲[N];人民日报;2003年
10 驻京记者 王勇;医护人员有了新“装甲”[N];文汇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汪峰;眼部伤主要战伤救治措施时效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2 王兴永;军队卫生装备配备标准查询系统设计与开发[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3 冯昕;关于SARS隔离病房及负压隔离救护车内气流组织状况的数值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陈宏光;扩大卫生员急救技术范围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5 法云智;防化医学现场应急救援信息系统的构建[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6 李晗;基于USB接口的便携式温度记录仪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11017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101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