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现代战创伤致脊髓损伤患者的三维步态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05 17:20

  本文关键词:现代战创伤致脊髓损伤患者的三维步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现代战创伤 脊髓损伤 三维步态分析 动力学 改良往复式步行矫形器


【摘要】:目的通过对现代战创伤致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配戴改良往复式步行矫形器(Advanced reciprocating gait orthosis,ARGO)进行三维步态分析,比较分析SCI患者的脊髓损伤平面与其步行能力(下肢关节运动学、动力学及时空参数等)之间的关系,探讨重建SCI患者步行能力的方法。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且配戴ARGO进行步行训练的完全性SCI患者15例,采用Vicon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步态检测与分析。应用Spearman秩和相关性检验对SCI患者的不同脊髓损伤平面与其步态的运动学、动力学和时空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例患者的步频和跨步长分别为(34.9±1.97)step/min和(95.7±10.39)cm。髋关节摆动角度及髋关节伸展和屈曲时相的角速度分别为(45.28±4.84)°、(22.34±1.96)°/s和(121.35±10.54)°/s。SCI患者的步速(rs=0.914,P0.001),跨步长(rs=0.926,P0.001),助行架的压力均值(rs=-0.877,P=0.001),骨盆的旋转角度(rs=-0.926,P0.001)和髋关节摆动角度(rs=0.963,P0.01)与SCI平面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结论骨盆的异常运动、髋关节摆动幅度的受限及上肢的过度负载是完全性SCI患者步行能力受限的主要原因。SCI患者应接受一些能够降低其过度生理负荷的康复训练方法,从而改善其重建的步行功能。
【作者单位】: 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研究所;
【基金】:全军医学科研“十二五”课题重点项目(BWS11J003)
【分类号】:R82
【正文快照】: 步态(gait)是人类步行的行为特征,包括中枢命令、身体平衡与协调等多种因素参与其中;涉及下肢各关节和肌肉的协同运动,同时也与上肢和躯干的姿势有关,任何环节的失调都有可能影响到步行和步态[1]。SCI患者配戴ARGO进行步行训练是其康复训练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2]。本研究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嘉利;黄东锋;欧阳亚涛;毛玉tb;钟世镇;;胸段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三维步态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光远;刘存斌;;推拿头部和脊椎对脑瘫的康复治疗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2期

2 张慧;肖洪波;陈朝晖;;作业治疗学教学初探[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4期

3 郭庆军;李佩芳;;脑卒中后平衡障碍的康复治疗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6期

4 沙承承;;髌骨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J];安徽医学;2009年09期

5 汪丹颖;高晓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评定及非手术治疗进展[J];安徽医学;2012年06期

6 张文;;综合治疗肩周炎98例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药;2008年02期

7 张金平;崔明;江世标;张子军;赵霆;汤永祥;钱振;高萍;;多穴位电针刺激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对脑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监测[J];安徽医药;2009年06期

8 杜华;袁芳臻;赵春菊;杨英珍;;护理干预减轻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J];安徽医药;2010年04期

9 于其华;刘旭;徐军辉;;温经养荣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22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李旭红;廖遇平;唐劲天;周菊梅;王桂华;;早期康复训练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的防治效果[J];癌症;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芳;朱世琼;何锦华;艾艳;;40例地震截肢患者的院外康复护理[A];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康复护理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C];2011年

2 解益;董安琴;;踝足矫形器矫治52例脑瘫患儿异常步态的疗效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康复辅助器具学组成立暨全国康复辅助器具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李静;陆瑾;丁勤能;段光宇;童凯;周玉艳;董勤;;浮针结合针刺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时效的临床观察[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4 唐志岚;刘天君;;郭林新气功干预恶性肿瘤验案2例[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5 姚云海;顾旭东;傅建明;李亮;;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早期脑卒中偏瘫的临床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张爱萍;耿新娥;王小军;;康复护理干预对女性脊髓源性肌痉挛患者导尿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雷虹;艾双春;;针灸推拿为主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肢肩关节活动度的临床研究[A];二○○九年重庆市针灸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吴霜;张继荣;黄宇;龙燕;马丽;冯丽丽;李玫;陈庭凤;王莲芳;李玲;冯晓敏;;脑卒中偏瘫上肢并发症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翁浩;刘先虎;刘e,

本文编号:1145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145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d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