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长效制剂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长效制剂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3年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长效制剂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
宋媛媛
【摘要】:第一部分: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I期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PEG-rhG-CSF)注射液在接受常规化疗后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中的I期临床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临床安全性,为II期临床试验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入组27例初治的肿瘤患者接受2个周期剂量相同的化疗方案(紫杉醇+卡铂)。第1周期为空白对照周期,只给予化疗药物,不给予受试药物,第2周期为受试周期,于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48h皮下注射PEG-rhG-CSF一次,初始剂量为30μg·kg-1,剂量递增依次为60、100、和150μg·kg-1。60、100和150μg·kg-1每组受试患者8例,30μg·kg-1每组受试患者3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患者血清浓度,观测药代动力学特征,同时监测受试患者血常规及CD34+细胞,并评价其疗效。 [结果]PEG-rhG-CSF的30μg·kg-1剂量组为预实验组,主要对60、100和150μg·kg-1三个剂量组共24例病人进行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分析和安全性评价。三个剂量组主要药代参数如下:t1/2分别是:(37.5±7)、(40.8±12)、(80.7±48)h;CL分别是:(17±9)、(9±4)、(7±2)L·h-1·g-1; AUC0-t,分别是:(5,593.6±5,435)、(14,651.3±12,183)、(23,002.5±6,655) mg·h·L-1。第2周期三个剂量组嗜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 ANC)均比第1周期有所提高,且ANC值的变化与剂量呈现一定程度的量效关系。第2周期给予PEG-rhG-CSF后能有效预防Ⅳ度嗜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减少症的发生。同时第2周期不良反应与第1周期相仿。 [结论]在60~150μg·kg-1给药剂量范围内PEG-rhG-CSF在体内呈现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且其在体内表现良好的耐受性,在体内维持药效时间长,1次注射即可达到较好疗效。Ⅱ期临床试验的推荐剂量为100μg·kg-1。 第二部分:Y型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I期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 [目的]评价Y型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Y-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YPEG-rHuG-CSF)注射液单次给药在预防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中的I期临床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探索其各个剂量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uG-CSF,特尔津⑧)疗效的对应关系。 [方法]入组30例肿瘤患者接受3个周期剂量相同的化疗方案。第1周期为空白周期(即筛选周期),只给予化疗不给予受试药物,当患者的嗜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 ANC)1.5×109cells·L-1于第2周期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48h皮下注射不同剂量YPEG-rHuG-CSF一次,分为5个剂量组(10、20、30、45和60μg·kg-1),逐组爬坡进行试验,第3周期为对照周期,于化疗药物开始给药结束后48h,随机每日一次皮下注射150μg或300μg对照药物(rHuG-CSF,特尔津⑧)直到ANC≥5.0×109cells·L-1.分析药物安全性、有效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 [结果]YPEG-rHuG-CSF的10μg·kg-1剂量组为预实验组,主要对20、30、45和60μg·kg-1四个剂量组共27例病人进行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分析和安全性评价。四个剂量组主要药代参数如下:tl/2分别为:(56.9±11)、(71.7±23)、(73.9±23)、(77.4±14)h;CL分别为:(19.7±5)、(19.5±9)、(21.6±9)、(12.4±4) mL·h-1·kg-1;AUCo_t分别为:(1,009.8±245)、(1,844.8±1,111)、(2,342.2±1,029)、(5,332.6±2,120)ng·h·ml-1。本研究在试验药物给药前及给药20天内未检测到抗G-CSF抗体。第2周期四个剂量组ANC最低点均值分别为3.43×109cells-L-1、3.0×109cells·L-1、2.96×109cells·L-1、3.0×109cells·L-1,均比第1、第3周期有所提高,且ANC升高作用呈现一定程度的量效关系。 [结论]当给药剂量在20~45μg·kg-1范围内,药物在人体内呈现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在给药剂量增加到60μg·kg-1时,药物在人体内呈现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YPEG-rHuG-CSF1次给药可以有效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5μg·kg-1剂量组疗效与常规rHuG-CSF (150μg-300μg)多次给药后疗效相近。Ⅱ期临床试验的推荐剂量为45μg·kg-1.每个化疗周期给药一次。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96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石远凯;刘鹏;杨晟;韩晓红;何小慧;艾斌;秦燕;李博;黄鼎智;张长弓;孙燕;;注射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I期临床耐受性试验[J];癌症;2006年04期
2 石远凯,孙燕;造血生长因子在肿瘤化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2003年Z1期
3 韩晓红;张春玲;刘鹏;宋媛媛;姚嘉瑞;秦燕;唐乐;张淑香;李丹;冯云;石远凯;;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2年05期
4 李静;陶维良;魏世东;孙劲文;张藜莉;;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的安全性与临床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年07期
5 蔡永明;陈拯民;李铭;刘昌孝;刘鹏;韩晓红;石远凯;;酶联免疫法研究注射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临床药动学[J];中草药;2009年08期
6 石远凯;何小慧;杨晟;王华庆;江泽飞;朱允中;克晓燕;张阳;刘云鹏;张伟京;王昭;石庆芝;谢晓冬;张贺龙;王杰军;罗德云;郑青山;孙瑞元;;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多中心随机对照Ⅱ期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6年48期
7 杨晟;石远凯;刘鹏;韩晓红;何小慧;蔡永明;陈拯民;;注射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Ⅰ期临床药效学[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宋媛媛;石远凯;张春玲;周生余;姚嘉瑞;桂琳;张淑香;唐乐;李丹;吴荻;冯云;韩晓红;;Y型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远凯;刘鹏;杨晟;韩晓红;何小慧;艾斌;秦燕;李博;黄鼎智;张长弓;孙燕;;注射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I期临床耐受性试验[J];癌症;2006年04期
2 周长华;张青;欧瑞明;杜苑苑;谭友平;郑丽玲;;rhG-CSF对健康供者外周血粒细胞形态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0年06期
3 刘浩;任浩洋;孙纯广;李然;刘哲元;赵振满;王睿;;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9年06期
4 郭玲玲;邢爽;李明;熊国林;谢玲;赵燕芳;黄岩山;王玉姣;罗庆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对急性放射病小鼠的治疗作用[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1年04期
5 王培;管云枫;徐添颖;缪朝玉;;G-CSF对大鼠烧伤合并海水浸泡后内皮祖细胞的影响[J];东南国防医药;2013年01期
6 李华芳;;1例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致严重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年04期
7 戈长征;任贻军;胡传杏子;张定富;徐炎华;;参芪补血糖浆防治肿瘤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年01期
8 詹灵凌;吕小平;唐劲光;黄建敏;;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粒细胞形态变化[J];内科;2011年02期
9 汪笑秋;江锦红;曲志刚;马光丽;刘永华;王晓丽;方炳木;;吉粒芬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并发败血症50例临床分析[J];海峡药学;2013年05期
10 任素梅;徐惠;马洪杰;沈权;;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含漱预防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口腔溃疡的效果[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浩;任浩洋;孙纯广;李然;刘哲元;赵振满;王睿;;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回顾性分析[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2 刘浩;任浩洋;孙纯广;李然;刘哲元;赵振满;王睿;;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回顾性分析[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玉晶;针灸对环磷酰胺化疗小鼠骨髓组织中粘附分子ICAM-1、VCAM-1蛋白表达的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0年
2 俸艳英;改良ProMACE-CytaBOM方案治疗复发、难治侵袭性NHL的初探[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胡宝情;名老中医米逸颖应用扶正固本法治疗肿瘤之经验总结[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武迎喜;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NSCLC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效应[D];郑州大学;2011年
5 钱丹萍;养血生白糖浆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李娜;长效造血生长因子HHPG-19K非临床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7 张兵;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克隆、表达、纯化和PEG单修饰以及修饰前后的体内外生物学活性[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8 张雅雯;健脾补肾化瘀法化疗后骨髓抑制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盖冠华;吉赛欣治疗儿童感染相关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观察[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10 赖米林;补肾健脾方对乳腺癌CE(A)T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非,管忠震,黄河,周清华,易成,张力健,朱军,李蓉,周娟,张梅,郭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预防和治疗血小板降低的临床研究报告[J];癌症;2002年08期
2 石远凯;刘鹏;杨晟;韩晓红;何小慧;艾斌;秦燕;李博;黄鼎智;张长弓;孙燕;;注射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I期临床耐受性试验[J];癌症;2006年04期
3 石远凯,孙燕;造血生长因子在肿瘤化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2003年Z1期
4 廖国清,戴海峰,王红梅,邹建军,解国清;国产GCSF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疗效观察[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0年02期
5 樊娟,徐功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其受体[J];临床血液学杂志;1999年03期
6 王存邦;欧英贤;白海;欧建锋;王晓静;张茜;葸瑞;;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不同人群CD_(34)~+细胞及T细胞亚群影响的动态变化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年07期
7 杨方红,方秀容,王先敏,周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引起失眠4例[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1年05期
8 陈芳源;国产与进口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比较[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9年05期
9 邸雅南;彭德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致急性肾衰竭[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7年05期
10 李静;陶维良;魏世东;孙劲文;张藜莉;;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的安全性与临床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衍霖;药代动力学(续完)[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85年03期
2 蒋学华,廖工铁;碳铂的临床药代动力学[J];华西药学杂志;1993年01期
3 程志坚,蒋文平,王声愿,陈幼亭,张志兰,项苏留;二氢奎尼丁抗心律失常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1999年01期
4 汤仲明,刘秀文,宋海峰,朱宝珍;重组蛋白多肽药物的临床药代动力学[J];中国新药杂志;2002年10期
5 周美华;甲氨蝶呤在儿童的临床药代动力学[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5年05期
6 李高;稳定同位素标记药物在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0年01期
7 陈芝喜;林炳流;郭兴伯;符林春;李国桥;;青蒿酯钠Ⅱ期临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87年01期
8 范国荣,李珍,胡晋红,林梅,安登魁;奥美拉唑血药浓度的毛细管电泳测定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9 楼雅卿;英译本“临床药动学”(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阅后感[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0年03期
10 周仲达;;临床药代动力学与血药浓度监测[J];皖南医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佳;南峰;沈奇;秦永平;王颖;余勤;郑莉;向瑾;张辉明;梁茂植;;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10:1)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陈拯民;蔡永明;李丽庆;;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D3a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A];中国制药工业药理学会20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廖日房;梁丹;温预关;;氨酚曲马多胶囊的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A];广东省药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任斌;元刚;傅晓华;;肾移植受者霉酚酸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A];共铸医药学术新文明——2012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陈汇;;药代动力学研究在新药评价中的应用[A];2008第十一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胡蓓;江骥;;临床药代动力学规范化研究的探讨与应用[A];第七届全国生化药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7 赵立波;刘心霞;徐戎;崔晓宇;李方方;顾世芬;陈汇;曾繁典;;盐酸非洛普缓释片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A];2008第十一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Sandra Allerheiligen;Jenny Chien;;临床前与临床药代动力学分析中的方法学[A];药物非临床安全性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付良青;郭军华;高洪志;梁月琴;李傑;吴德政;;一类新药肿瘤放疗增敏药甘氨双唑钠(CMNa)的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A];海峡两岸三地药理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2001年
10 施耀国;武晓捷;郁继诚;曹国英;张菁;;比阿培南注射剂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化疗药理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铮;[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贺军成;[N];大众卫生报;2009年
3 翟晓伟 特约记者 杨好雨;[N];解放军报;2010年
4 ;[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5 编译 王迪 姚立新;[N];医药经济报;2010年
6 ;[N];浙江日报;2010年
7 河南省平顶山市平煤医疗集团总医院临床药学室 王秋冬;[N];中国医药报;2009年
8 记者 李凤英 通讯员 任丽莉;[N];人民政协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白毅;[N];中国医药报;2009年
10 王宝龙 余飞;[N];中国医药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闻俊;生物样品高通量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学研究及其药代动力学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2 阎昭;天然抗肿瘤药物熊果酸脂质体早期临床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王筱婧;SHR116958的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4 刘云英;国产卡铂在肿瘤患者的临床药理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1年
5 于欢;人参皂苷Rg3脂质体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王佳静;基于毛细管电色谱技术的药物复杂体系分离分析方法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7 赵斌;螃蟹甲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宋乃宁;抗癌药物溴泰君的药代动力学和毒代动力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黄巍;中药新药XE治疗阴虚热盛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试验研究及其与药效学试验相关指标的对比[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10 徐雄良;可血管注射用胰岛素PELGE三嵌段共聚物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媛媛;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长效制剂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2 钱振宇;HPLC-MS/MS技术在环苯扎林和来托司坦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郭婷婷;HPLC-MS/MS技术在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D];武汉工业学院;2011年
4 刘萍;抗老年痴呆寡糖类药物971临床药代动力学方法学的建立[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林波;骁悉药代动力学参数与肾脏移植临床效应相关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沈悦;维胺酯胶囊的临床药代动力学及代谢产物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7 单悌超;重症患者万古霉素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胡咏梅;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2年
9 曹伟;静脉全麻药HX0507的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及氙在不同浓度脂肪乳中分配系数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李新艳;两剂量重组人源化抗CD25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健尼哌)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长效制剂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0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50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