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项空间能力测验的结构效度分析
本文关键词: 空间能力 空间定向 空间视觉化 结构效度 出处:《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2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 :探讨常用的五项空间能力测验的结构效度 ,为空间能力评定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常用的五项空间能力测验对 84名健康男性大学生 (年龄 1 6~ 2 0岁 )进行测量 .用因子分析验证其结构效度 .结果 :定位测验测量的是空间定向能力 ,它在空间定向因子上的载荷为 85 .7% ;两维方格、木块连接、三维方盒测量的是空间视觉化能力 ,它们在空间视觉化上的载荷分别为 84 .6 % ,80 .7%和 81 .5 % ;而三维旋转测量了两种空间能力 ,在视觉化和空间定向两个因子上的载荷分别为 4 4 .7%和 6 0 .7% .结论 :目前应用的空间能力测验存在着一定的误用问题 ;需要编制能够独立测量两种空间能力的测验 ,为飞行员选拔、训练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idity of five common spatial ability tests,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assessing spatial ability. Methods: the five common spatial ability tests of 84 healthy male college students (age 16~20 years) were measured. The effect of structure analysis is verified by factor. Results: the positioning tests were spatial orientation ability in spatial orientation factor of load is 85.7%; two dimensional grid block connection, 3-dementional cube measuring spatial visualization ability, their spatial visualization on load were 84.6%, 80.7% and 81.5%; 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rotation measurements at two spatial ability, load in two factors of visual and the space orientation were 44.7% and 60.7%.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spatial ability test there are some misuse problems independently; the ne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wo kinds of measurement space The test of force for pilot selection and training to provide scientific theoretical basis
【作者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心理学教研室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心理学教研室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心理学教研室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心理学教研室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心理学教研室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心理学教研室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心理学教研室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心理学教研室
【基金】: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基金 (0 1L0 73)
【分类号】:R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建林;段丽娜;郭琳;周晓梅;候桂枝;;一种新型空间定向能力测验的结构效度分析[J];空军总医院学报;2009年04期
2 齐建林;段丽娜;郭琳;周晓梅;候桂枝;董燕;;图形透视测验的结构效度分析[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0年04期
3 晓雨;;美国新的国家航天政策[J];中国航天;2006年11期
4 韩学政;绘图和读图过程中的思维障碍分析[J];枣庄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吴永斌;;认知方式和空间能力与制图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6 吴楠;;中国空间能力的增强阻碍着美苏限制反卫星武器条约的签订[J];国际太空;1979年11期
7 王景泉;;空间系统用于战场战术的重要举措——美国“作战快速响应太空”计划正式出台[J];国际太空;2007年10期
8 辛宗艳;;关于提高《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J];成才之路;2008年06期
9 王家胜;石卫平;谷志刚;;解读美国新航天政策[J];航天工业管理;2007年06期
10 James A Vedda;张庆祥;;是分开月球和火星的时候了[J];航天器工程;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齐建林;刘旭峰;皇甫恩;苗丹民;邵永聪;王伟;刘练红;陈静;;五项空间能力测验的结构效度分析[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段文杰;白羽;唐小晴;王志章;张永红;;中国文化下优势行动价值问卷的结构效度——项基于中国大学生样本的分析[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3 王诗婷;林逸农;邱皓政;郑海莲;;空间能力的潜在类别分析:以台湾中学生为例[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邵永聪;皇甫恩;苗丹民;刘旭峰;齐建林;刘练红;王伟;陈静;倪晓慧;;不同表象旋转测验对空间能力预测性的比较研究[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钟霞;;不同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空间能力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6 蒋莉;姚树桥;谢家树;周永红;;中华成人智力量表结构效度的验证性因素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王海霞;徐建平;;对评价中心结构效度的检验[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王博;邵燕萍;;多元概化理论在评价中心测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王伟;刘旭峰;皇甫恩;苗丹民;陈足怀;齐建林;刘练红;邵永聪;陈静;;三维立方体测验的效标关联效度研究[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范方;苏林雁;耿耀国;王洪;;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量表父母版的结构效度[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空军指挥学院 苏恩泽;大国需要什么样的空间能力[N];中国国防报;2007年
2 苏恩泽;国家空间能力与国家科技战略[N];解放军报;2007年
3 记者 吴晶;天生我才:孩子成绩平平,潜能也非凡[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4 李大光;全球重大军事事态对2007年影响[N];北京日报;2006年
5 苏恩泽;新世纪国家安全:重视三大战略能力[N];中国国防报;2007年
6 张国平;印度着力打造航天实力[N];解放军报;2007年
7 本报评论员;拿什么打开汽车降价的空间?[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8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 打造飞天动力 托举嫦娥奔月[N];中国航天报;2007年
9 北京首证;千三仍是多空短线争夺的焦点[N];证券日报;2006年
10 北京首证;争夺五周均线 后市反复难免[N];证券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进礼;多项能力倾向测验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3年
2 刘晓玫;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规律及特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格;绝经综合征评定量表与KI、更年期生存质量量表的比较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薛晓琳;“疲劳”症状的规范化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谢高强;中国一般人群生活质量量表的编制及呼吸功能对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6 尹博;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罗健;中国癌症患者疼痛与生活质量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8 肖汉仕;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编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预[D];中南大学;2007年
9 祁乐瑛;表象表征:心理旋转的实证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姜小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证素评定量表的编制及其应用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冠男;广东省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结构效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范卫华;飞行员不同任务、体位和平面条件下的心理旋转及其与飞行错觉的相关[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3 乌日娜;高中生空间能力、认知风格与数学学习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广平;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因素结构探析[D];山西大学;2006年
5 张伟娜;空间能力对有机物分子结构学习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胡晓梅;初探完型填空在中学英语测试中的运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爱萍;以“回忆法”检验高考完型填空的结构效度[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邓育丹;CET-4听力试卷结构效度探索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卢忠耀;大学生压力应对人格的内隐词汇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张君梅;不同项目、运动水平运动员空间能力差异的比较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1507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507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