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高频正弦波振动对失重性肌萎缩的对抗作用

发布时间:2018-03-07 14:32

  本文选题:模拟失重 切入点:高频振动 出处:《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正弦波振动对模拟失重条件下大鼠比目鱼肌萎缩的对抗作用。方法 将SD大鼠按体重匹配的原则随机分为同步对照 (CON)、模拟失重 (SUS)、模拟失重 +高频振动 (SUS +HFV) 3组。 7d后 ,取大鼠比目鱼肌(SOL)称其湿重 ,计算其湿重体重比。采用组织酶化学染色及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对大鼠比目鱼肌I、II型肌纤维比例、横截面积 (CS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与CON组对比 ,SUS组比目鱼肌湿重体重比、横截面积明显减小 ,同时I型纤维比例减少而II型纤维比例增加 (P 0 .0 5 )。SUS +HFV组比目鱼肌湿重体重比、横截面积及I、II型纤维的构成比与CON组对比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高频正弦波振动能有效地对抗模拟失重引起的大鼠比目鱼肌萎缩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atrophy effect of high frequency sine wave vibration on soleus muscle atrophy in rats under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Methods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body weight matching: conus,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and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High frequency vibration group (SUS HFV). 7 days later, The wet weight of soleus muscle was taken and the ratio of wet weight to weight was calculated. The proportion of Ig II muscle fibers in rat soleus muscle was determined by histoenzyme staining and computer image analysis. 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 group, the wet weight / body weight ratio of soleus muscle in Sus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portion of type I fibers decreased and the proportion of type II fibers increased. The wet weight / body weight ratio of soleus muscle was increased in the group of P0. 05 and Sus HFV.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ross sectional area and the ratio of type II fibers between the CON group and the CON group. Conclusion High frequency sine wave vibration can effectively combat soleus muscle atrophy induced by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in rats.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No .30 0 70 830 )
【分类号】:R85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翠香,徐广有,王嘉淇;组织制片中脱片的因素和防止方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李博;;制作冰冻切片的几点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3 何敏;方静;;重口裂腹鱼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形态学及分布规律的研究[J];水利渔业;2006年04期

4 马玉琼,廖大清,王蕾;肺教学标本制作的探索[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0年02期

5 王建新,王玮;恒冷切片箱对固定后组织的冷冻切片技术[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2年04期

6 李淑波,葛淑玲;地衣红显示肥大细胞的新方法[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4年01期

7 王立,袁芳;苯和二甲苯混合剂与单纯二甲苯对组织块透明效果的比较[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5年01期

8 周光德,陈瑞芬,刘国贞,张彤;一种改进的Weigert弹力液配制方法[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9 曾晓蓓,孙海梅,李宝红;2种骨切片硫堇-苦味酸染色法的比较[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程树军,黄韧,秦瑶;比格犬肝脏自发病变的组织学研究[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永烈,杨鸿慧,孙亚志;尾吊对大鼠骨骼肌力学特征的影响[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1999年02期

2 周继斌,邢东琦,冯鉴强,樊小力;模拟失重影响大鼠比目鱼肌梭内外肌纤维肌球蛋白重链的表达[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周继斌,樊小力,吴苏娣,许临平;模拟失重对大鼠比目鱼肌肌重和形态结构的影响[J];解剖学研究;1999年02期

4 雷浪伟,李培荣,李志霞,黄纪明,付元华,白树民;低聚木糖对模拟失重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年04期

5 李成林;张铭;周金莲;崔彦;余佩武;;模拟失重对大鼠肠黏膜NF-κB表达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年29期

6 袁明;姜世忠;李志利;袁敏;汪德生;;尾吊后ERK在大鼠股动脉的相性和紧张性收缩反应中的作用[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6年03期

7 石宏志,王宝珍,高建义,,钱锦康,范全春;中药对抗模拟失重引起的“脾气虚”的效应[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9年03期

8 孙平;蔡德鸿;黄震;陈宏;何雷;;模拟失重大鼠股骨远端松质骨的扫描电镜观察[J];广东医学;2007年04期

9 郑丽娟;刘立;张婷;吕伯昌;;模拟失重后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实验研究[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8年03期

10 张琳;王云英;余志斌;;模拟失重降低大鼠心肌细胞对异丙肾上腺素的反应性[J];生理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标;张乐宁;曹新生;马晓武;张立藩;;大鼠不同器官/组织对间断性站立作用响应存在较大差异性[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2003年中国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胡素敏;周鹏;佟海英;傅骞;杨佳佳;;尾吊模拟失重对大鼠不同阶段粪钙排泄规律的影响[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3 张红;陈斌;白树民;李红毅;朱德兵;董海胜;;活性水对模拟失重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第七届学术会议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4 李红毅;白树民;张红;朱德兵;雷浪伟;;叶酸、维生素B_6摄入水平对模拟失重大鼠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第七届学术会议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5 巴福森;武惠斌;吴元亮;张红;;模拟失重条件下微生物的变化[A];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马进;任新玲;程九华;张立藩;;模拟失重所致大鼠股动脉血管反应性变化与动脉收缩蛋白相关[A];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神经科学会2005年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马进;任新玲;程九华;张立藩;;模拟失重所致大鼠股动脉血管反应性变化与动脉收缩蛋白相关[A];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神经科学会2005年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马进;任新玲;程九华;马孝武;张立藩;;模拟失重对大鼠腹主动脉L-Arg-NO-cGMP通路的影响[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应用生理学委员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9 王宝珍;李勇枝;程张红;刘国印;辛冰牧;;观察中药对卧床模拟失重引起“血瘀”证的防治效果[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10 贾斌;郑琪;张卫菊;谢丽;骞爱荣;商澎;;亚磁场及中性悬浮模拟失重对MLO-Y4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A];2011年空间生命与生命起源暨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关木通对大鼠致癌性的实验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张中桥;“薄弱期”训练保护可防运动性肌肉损伤[N];中国医药报;2006年

3 刘霞;诱导多功能干细胞让小鼠长出大鼠胰腺[N];科技日报;2011年

4 ;丹参能加快放创复合伤大鼠创面愈合[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5 郑健刚;杜元灏;石学敏;针刺能增加脑缺血大鼠脑血流量[N];中国医药报;2005年

6 ;新抗病毒抗生素17997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刺五加皂甙对大鼠血管性痴呆有防治作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8 ;中药复方能逆转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心肌肥大[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9 孙忻;人类首次获得克隆大鼠[N];科技日报;2003年

10 阿胜;死亡阴影下孕育生机无限[N];医药经济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勇;模拟失重环境下BMP-2对成骨细胞诱导作用变化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2 王冰;模拟失重环境对大鼠骨肉瘤成骨样细胞MAPK信号转导功能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3 暴军香;模拟失重大鼠血管、心肌与肾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改变[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4 张林;模拟失重加辐射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变化和太空燮理汤的作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石菲;回转模拟失重对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及信号转导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6 章烨;模拟失重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7 张乐宁;模拟失重下脑血管的适应性变化及间断性重力作用的对抗效果[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8 孟庆军;模拟失重下血管分化性改变的局部调节机制—L-RAS与收缩蛋白[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9 付兆君;短、中期模拟失重大鼠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钾与钙离子通道功能的改变[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10 邹琳;模拟失重所致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雯;模拟失重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2 宫宇;模拟失重后大鼠血液细胞阻抗特及其模型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3 向芳;围产期大鼠血脂组成与乳腺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4 冷婧;限食下活性维生素D对大鼠寿命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5 孙超;硫化氢对烧伤大鼠肠道组织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研究[D];青海大学;2013年

6 张海祥;三种营养补剂对后肢去负荷大鼠比目鱼肌形态和功能影响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7 徐彭涛;NOS在骨骼肌萎缩中的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8 吴芳庚;环境温度变化致大鼠小肠黏膜免疫屏障损伤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9 张淑;模拟失重对比目鱼肌凋亡的影响及药物干预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2年

10 郭亚玲;LOX-1和VCAM-1在糖尿病肾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中的表达及普罗布考的影响[D];蚌埠医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5796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5796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8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